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3, Vol. 8 ›› Issue (02): 135-136.doi: 10.16138/j.1673-6087.a0888
张莉, 董平,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病例:女,63岁,上海人,退休工人。因"反复呕吐伴发热3 d"入院。患者入院前3 d出现恶心、呕吐,伴发热、寒战,在外院对症处理后发热不退,体温达40℃,急诊入我院。病程中患者无双侧肢体乏力、抽搐,无感觉减退,无大、小便失禁,无胸闷、心悸,无气促,无腹痛、腹泻等。既往有脑囊肿手术史。否认其他基础疾病。
张莉, 董平,.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血行感染1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02): 135-136.
[1] | 吴浩, 房华, 汪瑞忠, 瞿静华, 沈孝峰, 陈华萍, 顾文超. 抗菌药物管理协作干预改进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1): 93-97. |
[2] | 李欣欣, 肖淑珍, 谭希婧, 倪语星, 韩立中. 评估新型奈瑟嗜血杆菌药敏试剂盒测试流感嗜血杆菌药敏结果[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5): 526-531. |
[3] | 陆炎, 杨民, 吴小忠, 强济华.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 23(01): 72-74. |
[4] | 郑宇, 李啸扬, 任雨虹, 李军民,. 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化学治疗后并发血流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 10(05): 359-363. |
[5] | 邓正泊,. 阴沟肠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4): 448-451. |
[6] | 和丽琴, 左毕, 童永保,. 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 7(02): 121-122. |
[7] | 秦坚, 徐晓波, 刘文勇,. 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17(01): 65-67. |
[8] | 刘瑛, 倪语星,.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 5(06): 547-550. |
[9] | . 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和细菌耐药性监测试题答案[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1(04): 370-372. |
[10] | . 2006年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函授继续教育——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和细菌耐药性监测[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1(03): 285-286. |
[11] | 洪秀华,. 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和细菌耐药性监测(4)[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1(02): 181-184. |
[12] |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1(01): 82-85. |
[13] | 洪秀华,. 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和细菌耐药性监测(3)[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1(01): 89-92+100. |
[14] | 洪秀华,. 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和细菌耐药性监测(2)[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 10(06): 589-590+596. |
[15] | 洪秀华. 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和细菌耐药性监测(1)[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 10(05): 493-499+50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