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08, Vol. 3 ›› Issue (06): 435-.doi: 10.16138/j.1673-6087.a1385
蒋方云, 陆志刚, 魏盟,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患者:女,21岁,未婚,学生。因2周内反复发作晕厥3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周在乘地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黑矇,继之摔倒,1min左右清醒,1周后在家中再次晕厥,发作前有胸闷、乏力,无心悸,发作时伴牙关紧闭,双上肢抽搐,
蒋方云, 陆志刚, 魏盟,. 以肺动脉高压首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8, 3(06): 435-.
[1] | 张璐璐, 武倩男, 霍如婕, 田新瑞. 微RNA-206与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413-417. |
[2] | 史曼曼, 王语欣, 马毓华, 王朝晖.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3): 267-272. |
[3] | 王建丽, 张立强. 睡眠呼吸障碍与肺动脉高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2): 80-83. |
[4] | 陈纯娟, 张曹进.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治现状及治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1): 28-33. |
[5] | 魏晓敏, 张媛媛, 董樑, 夏敬文, 龚益, 喻永平, 李圣青. 真实世界中肺栓塞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1): 37-43. |
[6] | 葛建华, 龚文, 施新明, 巩惠芸, 马龙新, 周劲峰, 石慧. ELISA法联合CLIFT法检测抗双链DNA-IgG抗体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6): 658-663. |
[7] | 董芳, 张益辉, 郭健, 刘锦铭.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营养风险与运动耐量间相关性的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6): 664-669. |
[8] | 奚慧琴, 金艳, 潘蕾, 沈晓炜.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性评估及监测[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5): 616-619. |
[9] | 张莉莉, 朱洁.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4): 396-402. |
[10] | 扶琼, 吕良敬. 1971年到2017年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的发展和比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3): 249-253. |
[11] | 卢红娟, 吴歆, 周凌, 赵娟, 徐沪济.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报告1例[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3): 341-343. |
[12] | 杨敏, 范湄妲,. 狼疮肠系膜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43-346. |
[13] | 武丽君, 石亚妹,. 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应给予重视及正确管理[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39-342. |
[14] | 陈怡,.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急诊诊疗策略[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61-365. |
[15] | 滕佳临, 杨程德,.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56-36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