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2, Vol. 7 ›› Issue (05): 394-396.doi: 10.16138/j.1673-6087.a1130
• 论文 • 上一篇
孙清海, 那宇,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脓毒症、外伤、近期手术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时,全身性抗凝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所以体外局部抗凝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20年,CRRT中关于全身和局部抗凝人们尝试了很多药物,比如低分子肝素、前列环素、丝氨酸蛋白酶抑
孙清海, 那宇,. 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优越性和局限性[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 7(05): 394-396.
[1] | 尹翔, 郑良荣. 经皮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卒中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92-395. |
[2] | 白英, 刘心遥, 张溪林, 高兆芳, 史旭波, 邓可武. 规范抗凝对心房颤动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6): 409-412. |
[3] | 赵英妹, 聂红明, 张珏, 黄燕. 肝硬化患者凝血五项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480-483. |
[4] | 术超, 管甲亮, 李喆, 刘禹, 王学锋, 武文漫. 稀释蝰蛇毒时间试验与混合试验在狼疮抗凝物检测中的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1): 28-31. |
[5] | 武冬冬, 胡夏生, 刘银红, 蒋景文. 脑微出血的临床意义及其伴心房颤动时的抗凝治疗决策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5): 534-539. |
[6] | 康凯, 曹久妹. 利伐沙班抗凝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2): 218-222. |
[7] | 毛毅敏, 黄伸伸, 和雪改. 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风险评估及抗凝药物管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1): 16-20. |
[8] | 许梦阳, 何斌, 华宝来, 吉薇, 沈连军, 施青青, 孙幸, 余菊, 谢晓艳, 孙梅, 顾健. 类肝素样抗凝物引起不同凝血仪间凝血筛查试验结果差异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6): 707-710. |
[9] | 郑良荣,.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在心房颤动卒中预防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1): 10-14. |
[10] | 蒋超, 郭雪原, 马长生,.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合并瓣膜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1): 70-72. |
[11] | 马长生, 郭雪原,. 心房颤动治疗:抗凝、左心耳封堵还是导管消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1): 1-2. |
[12] | 陈松文, 刘少稳,. 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指南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3): 204-207. |
[13] | 吴炳祥, 孙娜,.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4): 251-255. |
[14] | 费奇力, 王维维, 袁向亮, 张良,. 标本前处理因素对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3): 325-328. |
[15] | 王海嵘, 李滨, 胡晓峰, 刘佳福, 李浩军, 潘曙明, 刘鸣,. 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出凝血变化的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05): 354-35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