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1998, Vol. 3 ›› Issue (02): 63-5.doi: 10.16139/j.1007-9610.a0063
殷保兵,蔡端,张群华,张延龄,郑颂国,沈兆忠,罗建民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本实验主要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鼠经生长抑素治疗后血TNF-α、内毒素以及肝脏TNF-α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进一步阐明ANP时肝损伤的机制.
殷保兵,蔡端,张群华,张延龄,郑颂国,沈兆忠,罗建民. 生长抑素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内毒素和肝TNF-αmRNA的变化[J].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8, 3(02): 63-5.
[1] | 张俊, 姜毓, 沈柏用.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3): 208-211. |
[2] | 朱巍巍, 万颖蕾, 刘锦燕, 张华, 陈华, 项明洁. 内毒素的检测方法与临床应用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6): 668-671. |
[3] | 孔雷, 包皙婷, 胡皆乐, 李军, 李佑, 吴庆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水通道蛋白4与脑损伤关系探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02): 139-142. |
[4] | 徐玮, 燕敏, 刘文韬,.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 21(05): 434-438. |
[5] | 陈旭君, 黄溢华, 黄文侨, 林勇, 黄建隆, 崔会芳, 舒逸, 陈明红, 吕黎松, 夏爱芳, 卢晔,. 生长抑素治疗大咯血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评价[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04): 287-288. |
[6] | 杨娴娴,Jodie T Hatfield,Susan J Hinze,穆雄铮,Peter J Anderson,Barry C Powell. 新致病基因在颅缝早闭CROUZON综合征中的初步机制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2, 8(5): 256-263. |
[7] | 王为幸, 李晓永, 苏青,. 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肠源性内毒素水平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 7(04): 293-296. |
[8] | 田锐, 雷若庆, 张圣道,. 肠源性内毒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多脏器功能障碍中的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6): 656-659. |
[9] | 程留芳, 贾继东, 徐小元, 令狐恩强, 刘玉兰, 冷希圣, 王茂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2008,杭州)[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 4(02): 152-158. |
[10] | 吴云林, 吴巍,. 药物控制门静脉高压症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及疗效[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1): 93-. |
[11] | 孔雷, 谢爽, 杨华丽, 奉典旭, 韩天权, 姜志宏, 计骏, 雷若庆, 张圣道,.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脑髓鞘损伤的初步观察[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 13(05): 435-438. |
[12] | 蒿汉坤, 陈宗祐, 蔡端, 华鲁纯, 龚佳蕾, 张延龄,. 生长抑素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1(05): 421-424. |
[13] | 殷保兵,马保金,蔡端,任惠民,张延龄. 内皮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脑损伤发病过程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 10(03): 245-247+251. |
[14] | 孔雷,韩天权,计骏,姜志宏,雷若庆,张圣道.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水平变化的初步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9(05): 414-416+419. |
[15] | 冯刚,唐伦先,惠小平. 现代急诊症状学和鉴别诊断(2)[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 3(03): 93-9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