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0, Vol. 5 ›› Issue (01): 37-38.doi: 10.16139/j.1007-9610.a0293
吴国豪,Connie Jarstrand,Jorgen Nordenstrom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测定Intralipid在体外是否影响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所致的巨噬细胞的一氧化氮自由基的产生。方法:采用腹腔灌洗收集20只SD大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外置37℃、5%CO培养箱中孵育,应用大肠杆菌脂多糖和γ-干扰素刺激巨噬细胞。实验分单纯巨噬细胞组和加用Intralipid组,采用Griess反应测定NO的产生量。结果:经LPS、IFN-γ刺激后,巨噬细胞的NO产生量明显增高(P<0.05);脂肪乳剂可明显降低各种状态下巨噬细胞的NO产生量(P<0.05)。结论: Intra-lipid在体外可抑制巨噬细胞介导的一氧化氮自由基的产生。
吴国豪,Connie Jarstrand,Jorgen Nordenstrom. Intralipid对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 5(01): 37-38.
[1] | 李士杰 姜爱莉 刘宇 王召旭 韩倩倩. 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中的意义[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2, 18(5): 436-. |
[2] | 贾卓璇 张文杰. 巨噬细胞在骨关节炎中的调控机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5): 442-. |
[3] | 陈华, 刘锦燕, 李文静, 赵珺涛, 项明洁. 新型咪唑类药物2-咪唑-2,4-戊二烯酮19和44对白念珠菌抗菌效果和作用机制初步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4): 356-361. |
[4] | 周艺, 杨莉.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4): 407-413. |
[5] | 安晓宁, 魏兆楠, 沈艳, 史浩, 张文, 陈永熙. 耗竭巨噬细胞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肾脏及全身炎症损伤的作用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2): 195-200. |
[6] | 刘冰滢, 王文波, 黄佳, 高振, 武晓莉, 刘伟. 积雪草酸葡糖胺盐凝胶通过调节巨噬细胞迁移和极化促进创面愈合及表皮再生[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 16(2): 112-118. |
[7] | 王紫,孙婷也,陶筱婷,王昕,庄美婷,李海洲,李青峰. M2型巨噬细胞调控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3): 146-151. |
[8] | 张慜晨,综述,高伟成,审校. 创面愈合过程中巨噬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3): 204-207. |
[9] | 宋丹丹, 常春康, 郭娟, 许峰, 赵佑山, 吴凌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巨噬细胞百分比异常及其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4): 439-443. |
[10] | 毛敏静, 张斌斌, 叶廷军, 王学锋. 巨噬细胞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的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1): 56-59. |
[11] | 汪正财,顾子春,李奕润,李华. 基质血管片段促进脂肪移植后再血管化的机制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 13(6): 349-353. |
[12] | 宋倩, 王燕萍, 吴舒窈, 陈媛媛, 曹丽娟, 查晴, 杨克, 刘艳,. 卵泡抑素样蛋白1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6): 386-390. |
[13] | 王唯一, 章永平, 袁耀宗, 吴云林, 陈平. 活化STAT蛋白抑制剂1调控巨噬细胞迁移能力及机制的实验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1): 60-65. |
[14] | 郭煜,欧阳火牛,程志华,罗聪,郭智霖. 大鼠面神经挤压缺血损伤对巨噬细胞募集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 12(2): 102-106. |
[15] | 余跃天, 毛恩强, 吴璟奕, 刘春艳, 朱琤,. 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价值[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86-39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