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1, Vol. 6 ›› Issue (04): 258-261.doi: 10.16139/j.1007-9610.a0577
王辉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王辉. 放射性探头在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应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 6(04): 258-261.
[1] | 侯筱飒, 杨振江. 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发生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3): 284-289. |
[2] | 陈小松, 李帅, 吴佳毅, 黄欧, 柴维敏, 姚洁洁, 朱樱, 许赪, 陈佳艺, 瞿晴, 费晓春, 丁晓毅, 林琳, 张男, 方琼, 何建蓉, 朱丽, 李亚芬, 陈伟国, 沈坤炜. 基于大型综合医院单中心乳腺癌手术病人10年诊治和生存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2): 149-158. |
[3] | 温涛, 方珍, 王科, 佘秋熳, 郑晶燕, 黄凯明, 施勇. 前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病人腋窝低位淋巴结清扫[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5): 434-439. |
[4] | 潘红, 周文斌, 王水. 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关系[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5): 384-386. |
[5] | 陈小松, 吴佳毅, 黄欧, 何建蓉, 朱丽, 李亚芬, 陈伟国, 沈坤炜. 乳腺癌病人前哨淋巴结1~2枚转移、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影响因素和预后[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5): 428-433. |
[6] | 高卫奇, 陈伟国,. 前哨淋巴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腋窝淋巴结的外科处理[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05): 380-383. |
[7] | 黄佳慧, 陈小松, 黄欧, 吴佳毅, 朱丽, 何建蓉, 陈伟国, 李亚芬,. 前哨淋巴结1~2枚转移乳腺癌病人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05): 417-422. |
[8] | 宗瑜, 吴佳毅, 陈伟国,.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外科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 21(04): 356-360. |
[9] | 方莉, 阎九亮,. 胰腺癌淋巴转移示踪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6): 535-537. |
[10] | 左文述, 于志勇, 郑刚,.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 16(01): 14-18. |
[11] | 许啸声, 郑民华,.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应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 15(02): 194-196. |
[12] | 冯润华, 朱正纲, 燕敏, 陈军, 项明, 尹浩然, 林言箴,. 胃癌单个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价值[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 13(01): 40-43. |
[13] | 李迅庚, 马宏岩, 金星,. 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5): 431-433. |
[14] | 倪金迪, 尹路, 林谋斌,. 应用纳米碳混悬液研究结肠癌前哨淋巴结的初步报道[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 12(02): 174-175. |
[15] | 高友福, 姜波健,. 胃癌前哨淋巴结研究现状及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1(04): 361-36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