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2, Vol. 7 ›› Issue (04): 280-282.doi: 10.16139/j.1007-9610.a0790
赵红,刘永锋
发布日期:2020-07-25
Published:2020-07-25
摘要: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近期及远期胃动力。方法 :选择 41例研究对象 ,均无糖尿病 ,分 5组 ,分别为正常对照 1 0例 ,手术对照组 6例 ,术前组 1 0例 ,术后近期 8例 (术后 2周~ 6个月 ) ,术后远期 7例 (术后 7个月以上 )。各组病人行胃电图检查 ,胃排空时间测定及胃液pH值测定 ,术后近期组胃排空延迟并有症状者给吗丁啉 1 0mg每日 3次餐前 30min及 1 0mg睡前口服 ,1个月后重新行消化道症状评分。 结果 :术后两组胃电节律紊乱率较正常均明显增大 ,术后两组胃电频率较正常无差异。术后近期组胃液 pH值较正常明显升高 ,术后远期组胃液 pH值较正常无差异。术后近期组胃半排空时间较正常明显延长者占 80 % ,有症状者服胃动力药后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下降 ;术后近期组胃半排时间较正常缩短者占 2 0 %。断流术后远期组胃半排时间较正常无明显差异。结论 :断流术后近期大多数病人胃排空延迟 ,胃动力药物可缓解症状。断流术后远期胃排空接近正常。断流术不必常规行幽门成形术
赵红,刘永锋.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后近期及远期胃动力的临床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 7(04): 280-282.
| [1] | 马洋, 孙星,. 腹腔镜选择性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06): 504-508. |
| [2] | 陈涛, 李奇为, 王坚,. 腹部非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治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 19(03): 243-246. |
| [3] | 沈红波, 傅德良, 蒋永剑, 狄杨, 李骥, 姚冽, 杨峰, 金忱, 罗剑锋,. 胰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因素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17(05): 481-485. |
| [4] | 李彤, 宋加友, 何伟, 张彤彦, 许媛,. 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对重症病人胃排空功能判断的价值[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6): 619-622. |
| [5] | 王跃东, 占小莉,. 如何微创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1): 92-. |
| [6] | 潘万能, 张清华, 张雪峰, 徐刚, 叶宇,. 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1): 21-23. |
| [7] | 罗蒙,. 何为“选择性断流术”?“选择性断流”后胸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是否会加重?与改良Sugiura及联合断流术有何区别?[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01): 86-87. |
| [8] | 吕婵, 吴云林, 梁丽, 史琲, 杨卫平,. 门静脉高压脾切除门奇静脉离断术后再出血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分类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 4(01): 45-48. |
| [9] | 袁建明, 沈健康, 顾贤, 王天翔,. 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2例临床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 13(04): 369-370. |
| [10] | 吴性江, 韩建明, 曹建明, 黎介寿,. TIPS加断流术与脾肾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 13(03): 205-209. |
| [11] | 孙勇伟, 罗蒙, 陈炜, 徐庆, 周鸿, 张军峰, 顾磊, 吴志勇,.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1(03): 198-200. |
| [12] | 徐庆,花荣,曹晖,吴志勇. 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和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9(04): 286-288+291. |
| [13] | 李志伟,张珂,洪智贤,孙文兵. 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76例体会[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2): 151-152. |
| [14] | 谭毓铨,陈光.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综合评估[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 7(04): 256-257+260. |
| [15] | 李宏为,周光文.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方案的选择[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 7(04): 261-262.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