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7, Vol. 12 ›› Issue (04): 348-352.doi: 10.16139/j.1007-9610.a1853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纳米磁小体靶向药囊治疗人胆管癌细胞株移植瘤实验研究

唐滔, 郑建伟, 李曦, 艾星, 邹声泉,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深圳北大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 湖北武汉430030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普外科,广东深圳5181162,湖北武汉430030,广东深圳518000,湖北武汉430030,湖北武汉430030
  • 发布日期:2020-07-25

  • Published:2020-07-25

摘要: 目的:将纳米磁小体靶向药囊(TM5-FUNC)经尾静脉注射入胆管癌荷瘤裸鼠体内,通过埋植在移植瘤内的磁化支架所产生的磁靶向引导作用,TM5-FUNC选择性地聚集于裸鼠胆管癌移植瘤组织内;探讨此装置对人胆管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成6组,通过尾静脉按分组方案给药,分别将TM5-FUNC 250mg/kg、200mg/kg和150mg/kg组列为高、中、低剂量组。计算各组裸鼠肿瘤体积、抑瘤率和肿瘤生长曲线。处死裸鼠后,将肿瘤标本置电镜下观察肿瘤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结合内置支架的TM5-FUNC高、中剂量组的移植肿瘤体积在治疗后35d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高剂量组39.6%、中剂量组14.6%、低剂量组7.9%。从高、中、低剂量TM5-FUNC干预组中可见,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肿瘤生长越缓,高剂量组肿瘤生长曲线变化最为缓慢,中剂量组次之,其余组曲线变化较为一致。电镜结果显示,TM5-FUNC对荷瘤裸鼠的肿瘤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越为明显。结论:本课题组所研制的TM5-FUNC新剂型,在内磁场的导向作用下,能有效抑制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关键词: 纳米磁小体靶向药囊, 药物载体, 胆管癌, 药物疗法, 小鼠,

Key words: TM5-FUNC, Drug carriers, Bile duct carcinoma, Drug therapy, Mice, n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