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14, Vol. 19 ›› Issue (05): 432-437.doi: 10.16139/j.1007-9610.a3190
邓华云, 杨杰, 赵克温, 黄雷, 廖晓东,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研究黏蛋白1(mucin1,MUC1)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寻找食管癌发病的新机制。方法 :采用MUC1-siRNA和CTL-siRNA质粒转染Ec1.71细胞获得MUC1稳定沉默细胞系,分别通过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检测下调MUC1对鳞状上皮细胞食管癌细胞生长、克隆形成能力和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建立Ec1.71/MUC1-siRNA-A/B稳定沉默MUC1细胞系和Ec1.71/CTL-siRNA-A/B对照组细胞系各两株。与对照组Ec1.71/CTL-siRNA-A/B细胞系相比,MUC1沉默组Ec1.71/MUC1-siRNA-A/B细胞的生长速度显著减慢,软琼脂克隆数目明显减少,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肿瘤体积更小。结论:MUC1与食管癌的形成密切相关,抑制其表达,可显著降低食管癌细胞的恶性程度。本研究为食管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邓华云, 杨杰, 赵克温, 黄雷, 廖晓东,. MUC1在食管癌成瘤中的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 19(05): 432-437.
[1] | 郑磊, 赵胜光, 许赪, 蒋徐铭, 曹璐, 吴华玲, 陈佳艺. 食管鳞癌调强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的临床和剂量学相关因素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1): 66-71. |
[2] | 胡琰霞, 吴蓓雯, 李鹤成, 方琼. 食管癌术后症状的混合方法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 23(03): 279-285. |
[3] | 吴乾, 詹维伟, 杨敏, 周建桥,.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下腔静脉内径变化与中心静脉压的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2): 146-149. |
[4] | 王杰, 奉典旭, 陈超, 左青松, 陈亚峰, 王旭, 张勇, 陈腾,. 蟾毒灵对裸鼠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 18(01): 58-63. |
[5] | 周平红, 蔡明琰, 姚礼庆, 执笔,. 消化道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专家共识意见[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5): 531-535. |
[6] | 杨杰, 廖晓东, 闫铮, 张丽君, 叶清, 徐明, 黄雷,. 人食管鳞癌细胞系RJEC-2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17(03): 233-237. |
[7] | 李百文, 倪培华,. 三元复合因子Ne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1): 62-66. |
[8] | 李春光, 李志刚, 陈和忠, 苏长青,. 食管癌诊断治疗的重要靶标Survivin[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6): 571-574. |
[9] | 杨茂梧, 孙甲君, 敬长春, 杨辉,. 食管癌275例误诊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02): 130-132. |
[10] | 翟瑜,苏力,杜权,杨月卿,郭贵军,李保庆,单保恩,王桂琦. 食管癌组织3p、18q位点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的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 4(02): 145-149. |
[11] | 张晓青,朱正纲,林言箴. 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转移模型的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9(04): 337-339. |
[12] | 胡鸿,朱瑜,张亚伟,相加庆,缪珑升,马龙飞.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腹1例[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4): 344-. |
[13] | 唐文皓,袁胜涛,王炳生,陆丽娟,丁健. 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2): 111-113+117. |
[14] | 王学锋,王鸿利. 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 1(02): 53-56. |
[15] | James C Thompson,张俊 ,林言箴. 与青年医师谈科研工作的起步[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 5(02): 65-6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