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17, Vol. 22 ›› Issue (04): 327-330.doi: 10.16139/j.1007-9610.a3574
阎九亮, 李宁, 杜卫东, 黄捷, 叶志鹏, 傅永清,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建立T细胞免疫功能重建模型,研究免疫与胰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探讨免疫的影响因素。方法 :建立裸鼠胰腺癌淋巴转移模型及T细胞免疫功能重建的模型。将裸鼠分为免疫功能重建组(R1)和免疫功能未重建组(R2)。比较两组成瘤时间差异。病理切片观察淋巴结转移程度。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裸鼠外周血及脾脏CD3+CD4+、CD3+CD8+细胞百分比。结果 :R1组成瘤时间(8.5±0.6)d,R2组成瘤时间(6.4±0.8)d,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1组胰腺癌淋巴转移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髂总动脉旁淋巴结的转移率明显低于R2组(P<0.05)。R1组裸鼠外周血以及脾脏CD3+CD4+、CD3+CD8+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R2组。结论:T细胞免疫功能重建裸鼠模型较好地模拟免疫环境,为胰腺癌淋巴转移的免疫相关研究提供动物实验平台。
阎九亮, 李宁, 杜卫东, 黄捷, 叶志鹏, 傅永清,. T细胞免疫功能重建影响裸鼠胰腺癌淋巴转移的实验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04): 327-330.
[1] | 何敏, 刘颖斌. 可切除胰腺癌的判断标准与治疗及其争议[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1): 6-10. |
[2] | 吴莉莉, 许耀麟, 楼文晖. 放射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1): 25-29. |
[3] | 王冲, 程石. 可切除胰腺癌术前减黄的共识与争议[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1): 30-33. |
[4] | 卫积书, 黄诗朦. 胰腺癌嗜神经侵袭与神经重塑的研究历史和治疗现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1): 42-45. |
[5] | 冯国伟, 张晓娟, 郭睿, 关哲, 王越. 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判断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33-539. |
[6] | 王柔嘉, 常春康. 调节性T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2): 221-224. |
[7] | 李晓丽, 李为光, 钱爱华, 曹国良. 胰腺癌血清微RNA-486-3p的异常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2): 121-125. |
[8] | 罗丹阳, 高益鸣. 口腔菌群与胰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1): 84-86. |
[9] | 沈小雁, 郑捷. 2005年至2018年皮肤淋巴瘤WHO-EORTC分类标准的发展与比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1): 15-20. |
[10] | 李芹芹, 金晓龙, 袁菲. 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一例及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1): 63-68. |
[11] | 丁方谜, 刘振东. 叉头盒蛋白D1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促进胰腺癌侵袭转移[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6): 486-492. |
[12] | 钱梨寒, 沈柏用.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5): 442-446. |
[13] | 吴璟奕, 李国静, 费健. 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胰腺癌(附17例报告)[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4): 326-330. |
[14] | 孙文韬, 邓侠兴. 胰腺癌与乙型肝炎感染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2): 171-173. |
[15] | 张超, 王伟艺, 唐文皓. 自噬在胰腺癌及其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6): 555-55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