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7, Vol. 12 ›› Issue (05): 472-476.doi: 10.16139/j.1007-9610.a1890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硝普钠对大鼠植入小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

陈桂明, 尹路, 李克, 陈春球, 施敏敏, 颜召文,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上海200025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80,上海200025,上海200080,上海200025,上海200025,上海200025
  • 发布日期:2020-07-25

  • Published:2020-07-25

摘要: 目的:探讨硝普钠(SNP)对移植小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以单袖套法构建SD大鼠节段小肠移植模型为研究对象,用硝普钠作为外源性一氧化氮(NO)供体,分成缺血再灌注(I/R)前SNP注射组(A1)、SNP灌注组(A2)、I/R后SNP注射组(A3)与对照组(不用SNP组),观察受体植入肠造口变化情况,并获取植入肠标本,检测黏膜Na+-K+-ATP酶及细胞凋亡情况,初步分析SNP在不同干预时机对植入小肠黏膜的保护机制。结果:A1、A2组较对照组造口坏死及不良发生率低(P<0.05)、移植肠及受体生存率高(P<0.05)、黏膜组织Na+-K+-ATP酶含量高(P<0.05)、黏膜上皮及腺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结论:利用外源性NO供体SNP进行供肠I/R前预处理与灌注,能够提高大鼠植入肠黏膜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完整,而I/R后注射SNP是无效的。

关键词: 硝普钠, 小肠移植, 黏膜屏障, 凋亡, 大鼠

Key words: Nitroprusside, Small intestine transplantation, Mucosal membrane barrier, Apoptosis,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