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1999, Vol. 4 ›› Issue (01): 144-5.doi: 10.16139/j.1007-9610.a0144
朱雷明,蔡端,张延龄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在Small的胆汁热力学体系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游离胆红素(UCB)在内的更完善的热力学体系。方法:研究胆汁中胆固醇、磷脂、胆汁酸盐、pH和总脂浓度等因素对UCB溶解平衡的影响,制作UCB在胆固醇饱和指数(CSI)1.0的模拟胆汁中的饱和溶解度表,并建立描述UCB饱和程度的指标,评估其临床意义。结果:磷脂能抑制UCB溶解;胆固醇则增溶UCB,但随着胆固醇饱和指数的增高,UCB溶解度又呈反比例下降;总脂浓度(TL)越高,UCB的溶解度也越高;在Carey表格的基础上,任何一份饱和模拟胆汁中(pH 7.0,TL
朱雷明,蔡端,张延龄. 模拟胆汁体系中游离胆红素的热力学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9, 4(01): 144-5.
[1] | 张磊, 毛家玺, 李涛, 滕飞, 孙克彦. 术前免疫炎症反应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移植病人预后影响的双中心回顾性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2): 158-164. |
[2] | 陆伦根. 重视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管理[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1): 1-3. |
[3] | 蔡晓波, 王建香, 陆伦根. 胆汁淤积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1): 11-14. |
[4] | 汪佩文, 董育玮. 胆汁淤积的定义、病因及分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1): 15-23. |
[5] | 杨玲, 范慧倩, 严胜琦. 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1): 29-37. |
[6] | 曲颖, 陆伦根. 胆汁淤积性疲劳评估和治疗[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1): 38-42. |
[7] | 潘琼, 李明巧, 谭雅, 余思睿, 柴进. 胆酸转运蛋白调控胆汁酸代谢的分子机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1): 4-10. |
[8] | 鲁晓岚, 夏巧云. 胆汁淤积性瘙痒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1): 43-47. |
[9] | 宁玲, 刘贞君, 李伟, 刘雯, 李卫, 张振华, 方卫东, 高有方, 郑晓玮, 李磊. 安徽地区胆汁淤积性肝病病理学病因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1): 53-57. |
[10] | 傅小霜, 李磊. 胆汁淤积性肝病与脂溶性维生素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1): 84-87. |
[11] | 林美举, 张诚, 杨玉龙, 马跃峰, 张洪威, 祁春春. 正常胰胆管合流病人胆汁淀粉酶升高的病因分析及内镜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1): 54-57. |
[12] | 李广明, 刘嘉悦, 张桂信, 李诗洁, 尚东, 陈海龙, 杨玉龙. 保存时间及离心速度对胆汁α淀粉酶活力影响的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6): 473-476. |
[13] | 陈超波, 蒋兆彦. 胆汁酸代谢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4): 371-374. |
[14] | 陆伦根, 胡江峰,.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6): 329-333. |
[15] | 李妍, 陆伦根,. 胆汁酸信号通路在慢性肝病中的治疗意义[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6): 394-39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