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10, Vol. 15 ›› Issue (01): 51-55.doi: 10.16139/j.1007-9610.a2423
孙广涛, 邱伟华, 施敏敏, 陈皓,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索拉菲尼(Sorafenib)对肝癌细胞HepG2自噬的作用及自噬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常规细胞培养,以10μmol/L的索拉菲尼作用不同时间,采用MDC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噬泡的情况;用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的动态变化;用3-MA抑制肝癌细胞中自噬的表达,并用CCK8法检测索拉菲尼及其联合3-MA对细胞生存率的影响,用AnnexinV/PI流式细胞仪检测抑制自噬后凋亡的变化。结果:HepG2经索拉菲尼作用后,自噬泡明显减少,LC3蛋白尤其是LC3-Ⅱ随着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减弱;索拉菲尼联合3-MA可进一步抑制HepG2细胞中自噬的表达,抑制自噬后细胞死亡明显增加,特别是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索拉菲尼抗肝癌作用可能与抑制肝癌细胞自噬有关。
孙广涛, 邱伟华, 施敏敏, 陈皓,. 索拉菲尼对肝癌细胞HepG2自噬的抑制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 15(01): 51-55.
[1] | 陈聪燕, 王俊青, 陈拥军. 肠道菌群与肝癌的发病机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3): 256-260. |
[2] | 汤钊猷. 中华哲学思维对肝癌治疗的启迪[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2): 93-94. |
[3] | 朱鹏, 廖威, 张必翔, 陈孝平. 机器人肝癌肝切除应用现状与前景[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2): 95-99. |
[4] | 曹君, 陈亚进.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癌的规范与思考[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2): 123-127. |
[5] | 任家俊, 陈拥军. 肝脾联合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2): 139-144. |
[6] | 陆伟辉, 刘威, 王聪, 王正林. CXCR2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及凋亡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5): 430-436. |
[7] | 苏长青.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应用谈肝癌的诊治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427-433. |
[8] | 吴冬梅, 吴丽莉, 陈佳, 刘坤. 淋巴上皮样肝细胞肝癌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498-501. |
[9] | 常宇宸, 宋陆茜. 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在髓系肿瘤治疗中的机制研究及应用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4): 272-275. |
[10] | 朱莹莹, 张姣姣, 孙俊楠, 王海嵘. 氯喹对脂多糖诱导的Ⅱ型肺泡细胞损伤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3): 197-201. |
[11] | 李晓丽, 李为光, 钱爱华, 曹国良. 胰腺癌血清微RNA-486-3p的异常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2): 121-125. |
[12] | 查晴, 于晨溪, 刘亚, 杨玲, 叶佳雯, 刘艳. miR-1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1): 82-87. |
[13] | 汪楠, 郝风节, 王俊青. 肝细胞多倍体发生机制及其与肝细胞癌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6): 618-621. |
[14] | 陈鹏, 李涛. 胞外囊泡携带的非编码RNA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5): 447-451. |
[15] | 王宁, 朱莹莹, 张姣姣, 周罗成, 康健, 王海嵘,. 氯喹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 15(02): 111-11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