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苏阳, 郝亮, 李扬欣, 曾小勤
    空天防御    2024, 7 (6): 1-11.  
    摘要2767)      PDF(pc) (2081KB)(1068)    收藏
    镁合金作为目前实际工程应用中密度最低的金属结构材料,在轻量化需求迫切的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绝对强度偏低”“变形能力偏弱”和“耐蚀性能不足”三大瓶颈问题极大限制了传统镁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范围。本文简要梳理镁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详细介绍高强韧、高耐蚀镁合金目前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航空航天领域用高性能镁合金的研发趋势进行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附壁射流式多金属结核采集装置几何参数优化
    张栢源, 赵国成, 肖龙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8): 1059-106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70
    摘要2497)   HTML22)    PDF(pc) (3985KB)(594)    收藏

    采集海底矿石颗粒是开发深海矿产资源的核心技术.基于康达效应的附壁射流式集矿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工程应用潜力的集矿方法.基于实验验证的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CFD-DEM)数值模拟方法,以提高矿粒采集率为优化目标,开展集矿装置几何参数优化研究.探究集矿装置凸曲壁曲率半径与矿粒直径之比(R/d)、射流切向弧度(θ)和射流厚度与矿粒直径之比(b/d)对临界无因次射流流量(q0)的影响规律,并对各参数影响的显著性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集矿流场流速分布特征阐释矿粒受力运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b/d对集矿效率的影响最大,R/d次之,θ的影响最小.对比工况中,当R/d = 9、θ = 1.05 rad、b/d = 0.26时,矿粒采集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设计研发高效低扰动集矿装置提供理论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基于改进MCMC算法和代理模型的结构仿真模型更新
    缪季, 段立平, 刘吉明, 林思伟, 赵金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8): 1114-112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584
    摘要2333)   HTML7)    PDF(pc) (9290KB)(388)    收藏

    为提高有限元模型仿真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模型更新框架,并利用改进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算法和代理模型提升了更新效率.以待更新参数为输入、有限元模型模态响应为输出构建径向基函数(RBF)代理模型,将鲸鱼优化算法(WOA)引入MCMC算法,更新有限元模型的不确定参数.最后,通过一例简支梁数值算例和三层钢框架的试验研究证明了该算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WOA可以明显改善MCMC算法的采样平稳性和收敛速度,更新效率最高可提升13.9%,基于鲸鱼优化的Metropolis-Hastings(WO-MH)算法更新的简支梁模型和三层钢框架模型最大频率误差分别为0.009%和2.41%.所提模型更新方法在二维输入和八维输入的情况下均能有效提升有限元模型的仿真精度,为建筑结构的精益化仿真和优化设计提供技术参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杀伤链到杀伤网的演进:建模、评估与优化研究综述
    王超尘, 姜鸿儒, 王步历, 夏巧伟, 张贤椿
    空天防御    2025, 8 (4): 1-8.  
    摘要2328)      PDF(pc) (992KB)(387)    收藏
    通过系统性综述,全面解析杀伤链与杀伤网的理论演进历程、模型构建机理、效能评估及优化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概念对比分析,揭示杀伤链与杀伤网的本质差异。其次,基于结构化信息表征、协同体系优化、动态适应性与智能化决策四大建模难点,剖析各类模型构建机理与技术突破;立足评估维度总结抗毁性、韧性与节点重要性定量化评估方法,并探讨动态重构优化与多目标冲突消解策略。最后,展望杀伤链与杀伤网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自适应双稳态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在不规则波中的参数控制
    李扬, 张显涛, 肖龙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3): 293-30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09
    摘要2326)   HTML22)    PDF(pc) (4987KB)(466)    收藏

    自适应双稳态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虽然解决了双稳态系统在入射波的振幅较小时可能难以跨越势垒的问题,但其效率仍有提升空间.既往研究已证实装置参数改变会对装置性能造成较大影响,而且最优装置参数均与此时的谱峰频率有较大关联.因此,对装置进行控制研究时,在假定一段时间内谱峰频率可预测的前提下设计控制方案,相应调节装置参数可实现提高效率的目的.选取3个控制参数,通过仿真计算确定不同谱峰频率下最优装置参数库;然后,在仿真计算程序中加入控制模块,利用插值法对参数进行控制.结果表明:施加可变参数控制的装置可获得更好的能量捕获效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均匀流作用下并联悬垂双取水管涡激振动载荷特性试验研究
    赵光义, 张萌萌, 付世晓, 许玉旺, 任浩杰, 白英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8): 1067-108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539
    摘要2241)   HTML6)    PDF(pc) (32003KB)(539)    收藏

    悬垂取水管作为温差能发电平台等生产设施的核心部件,日益受到关注.悬垂连接双管结构较之单管有着更高的输送效率与更低的制造工艺要求,但是其涡激振动特性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悬垂连接双管模型试验,提出了一种针对大位移、小变形问题的涡激载荷识别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双管与单管的涡激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速和流向条件下,悬垂双管和悬垂单管的涡激振动位移幅值在低流速时相似,但在高流速下存在差异;悬垂双管更易表现出涡激振动不稳定性,包括行波和多频响应等;双管结构可以采用与单管相同的斯特劳哈尔数进行涡激振动预报;此外,悬垂双管与悬垂单管在横向流动方向上的附加质量系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起到调节固有湿频率的作用,以使得双管发生涡激振动共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轻量级梯度提升树组合模型的电力行业短期以电折碳方法
    曾金灿, 何耿生, 李姚旺, 杜尔顺, 张宁, 朱浩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6): 746-75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82
    摘要2236)   HTML9)    PDF(pc) (6089KB)(3278)    收藏

    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重点控排行业,准确、实时的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是支撑其降碳减排的基础.目前,电力行业的碳排放计量主要基于实测法或核算法,难以很好地兼顾低计量成本与实时计量能力.为此,充分考虑电力行业良好的电力数据基础,挖掘电-碳间的相关关系,以电力历史数据为基础,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一种电力行业短期以电折碳方法,实时估算电力行业短期碳排放情况.该方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并采用轻量级梯度提升树算法开展基于特征提取值的碳排放测算.此外,为了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在模型训练中采用K折交叉验证技术,在模型参数优化过程中采用网格搜索技术.最后,为了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对比所提模型和其他机器学习模型在同等数据集划分条件下分别基于日度数据集与小时数据集中进行训练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效果评估和测算值与目标值分布分析中均优于其他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电力行业的短期碳排放情况.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大规模电网机组组合状态迭代路径搜索优化方法
    崔一阳, 潘斗南, 黎灿兵, 刘健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6): 711-71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4.301
    摘要2221)   HTML22)    PDF(pc) (1544KB)(155)    收藏

    针对大规模电网机组组合问题中传统分支定界法计算量随计算规模指数级增长的“维数灾”问题,提出一种机组组合状态迭代路径搜索优化方法.为避免简化问题和缩减可行域导致最优解丢失,将机组状态方案的确定划分为深度遍历与广度迭代双阶段进行;在优选初始解的基础上,以机组动态优先顺序表作为机组状态迭代路径的搜索方向,通过深度遍历确定最佳关停冗余机组及对应关停时刻,并利用广度迭代拓展问题可行域以提高解的最优性.IEEE 118和ACTIVSg10k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缩小问题规模,减少机组状态尝试数,实现机组状态的高效搜索迭代,计算速度快、效率高,对大规模机组组合优化问题求解具有一定实用性和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基于数字孪生的防空反导数智平行战场构建方法研究
    王刚, 杨科, 权文, 郭相科, 赵小茹
    空天防御    2025, 8 (3): 1-13.  
    摘要2218)      PDF(pc) (1209KB)(588)    收藏
    构建“研、战、试、实、训”一体化功能的数字化平行战场,是提升作战指挥与联合训练能力、应对未来大国智能化高端战争的有效支撑手段。针对防空反导领域数字化平行战场构建时所面临的复杂场景难构设、虚实兵力难交互、作战行为难仿真等难题,本文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 MBSE)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实现复杂场景精确构设;建立基于LVC(Live-Virtual-Constructive)的虚实结合分布式仿真体系架构,实现虚实交互与高效协同;提出规则与数据双驱动的Agent模型建模方法,实现防空反导作战智能行为仿真;构建面向平行战场的多分支仿真推演与辅助决策框架,实现战场态势分析、方案生成及评估优选的有机统一;运用软件定义方法完成系统开发,实现系统资源动态调度、灵活重构与敏捷部署。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孪生理念构建的防空反导新型数智化平行战场,可为防空反导领域装备试验、作战实验、联合训练及指挥决策等多场景仿真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用户-基站-充电站能量互动和储能共享优化方法
    胡龙, 方八零, 樊飞龙, 陈达伟, 李新喜, 曾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7): 877-888.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07
    摘要2188)   HTML14)    PDF(pc) (5843KB)(377)    收藏

    园区工业用户、基站和充电站单一主体内部能量优化时,受其本地功率供给和需求限制,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利用率低,能量利用效率不足.基于工业用户、基站和充电站互补性量化,提出一种基于博弈定价激励机制的工业用户、基站和充电站能量共享、互动优化方法.通过工业用户、基站和充电站特性分析,构建以系统净负荷标准差为互补性指数的量化模型;考虑空调和电动汽车的可调节能力,以及工业用户、充电站与基站的主动决策能力,建立了激励工业用户、充电站和基站储能共享及能量互动的主从博弈定价模型;针对模型中存在0-1整数变量的特点,提出基于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和混合整数优化理论的求解方法.基于园区实际数据构建算例,对所提模型与方法进行验证,算例分析表明,优化工业用户、基站和充电站各时段储能和能源调度可有效利用其互补性,提高各主体的经济效益和闲置灵活性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提升系统整体的能源自洽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海洋风电场尾流荷载作用下水平轴风力机结构动力响应
    祝怡情, 吴锋, 周岱, 韩兆龙, 卓杨, 朱宏博, 张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8): 1081-1091.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76
    摘要2187)   HTML7)    PDF(pc) (12106KB)(348)    收藏

    研究串列布置水平轴双风力机动力响应对保障风力机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分析处于上游风力机近尾流区的下游风力机尾流场特性,获取双风力机气动荷载时程曲线.进而结合结构动力学与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上、下游风力机结构的风致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发现:近尾流区尾流速度亏损显著,导致下游风力机的推力和扭矩分别减少54.94%和91.89%;同时,尾流湍流加剧了下游风力机的气动荷载的周期性波动.气动荷载波动性对下游风力机动力响应影响较小,其整体动力响应较弱,表现为塔顶推力方向的位移减小50.79%.研究成果可为海洋风电场风力机群结构气动响应分析提供技术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直流电压控制对跟网型并网变换器的影响机理
    司文佳, 陈俊儒, 张成林, 刘牧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3): 313-32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21
    摘要2170)   HTML9)    PDF(pc) (2943KB)(355)    收藏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增大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跟网型并网变换器(GFL)在电力系统的稳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并网变换器的暂态同步稳定性分析假设直流侧为恒压源,忽略了直流电压控制.本文旨在考虑直流电压控制,更好地揭示并网变换器的暂态失稳机理.先建立考虑直流电压控制的暂态同步稳定模型,然后分析直流电压控制对GFL的暂态同步稳定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流电压控制会使有功电流参考值变大,使GFL的等效阻尼减小,降低GFL的暂态同步稳定性.通过增大直流电压控制的比例系数或减小其积分系数,可以使暂态同步稳定性适当提高.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耐高温透波氮化硅基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姚冬旭, 余兴, 顾昊, 李嘉豪, 刘雯, 李睿
    空天防御    2024, 7 (6): 46-57.  
    摘要2134)      PDF(pc) (2858KB)(721)    收藏
    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抗热震和低介电等优异的综合性能,是高温透波天线罩的主要候选材料,目前氮化硅基陶瓷及其复合材料是高温透波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近5年来氮化硅陶瓷、塞隆陶瓷、氮氧化硅陶瓷、氮氧化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材料设计与不同成型工艺的结合,包括3D打印、化学气相渗透(CVI)、先驱体浸渍裂解(PIP)等,实现高强度-低介电氮化硅基陶瓷材料的制备,可为高马赫数飞行器透波部件提供选材及设计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轻质树脂基防隔热一体化材料研究进展
    李亮, 任智毅, 王鹏, 罗艺, 苏哲, 蔡宏祥, 田浩, 牛波, 龙东辉
    空天防御    2024, 7 (6): 58-75.  
    摘要2122)      PDF(pc) (5237KB)(855)    收藏
    热防护材料是现代航天工程的物质基础。新一代飞行器朝着高马赫数飞行速度发展,对热防护材料提出了耐高温、轻质、防隔热一体化等更高要求。本文综述国内外轻质树脂基防隔热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树脂基防隔热材料向抗氧化、纳米孔化以及梯度化发展的趋势;针对纳米孔树脂基防隔热材料,重点介绍其防隔热机理与力学性能失效机制,以期为高效轻质树脂基热防护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基于等效模型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算法综述
    唐荻音, 王预夫, 郑文健, 黄旭聪, 邢雅兰
    空天防御    2024, 7 (6): 104-111.  
    摘要2107)      PDF(pc) (1086KB)(1390)    收藏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其准确的电池荷电状态( SOC)估计对电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电池等效模型的SOC 估计方法因其估计准确、易于理解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本文从电池等效模型分类、SOC 估计算法以及影响SOC 估计的因素三方面进行综述。首先,分析常见的电池模型类型及其特性;其次,梳理常用的基于电池模型的SOC 估计技术;最后,提出影响SOC估计准确性的因素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以期对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面向船舶大型曲面薄板的装配形变TSM-TLHS预测方法
    金轩铖, 洪舸, 高硕, 夏唐斌, 胡小锋, 奚立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8): 1092-110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576
    摘要2098)   HTML7)    PDF(pc) (17433KB)(379)    收藏

    船舶分段装配过程中,大型曲面薄板(如外板)放置在胎架上时,会受重力作用发生形变,将影响装配精度进而影响分段建造质量.为预测给定胎架布局下大型曲面薄板的形变,建立了一种基于两阶段拉丁超立方采样和Transformer神经网络结构的代理模型(TSM-TLHS).首先,设计了两阶段拉丁超立方采样,相较传统方法,能直接适用于形状不规则薄板的采样.同时,建立了包含多头注意力模块和位置编码的Transformer代理模型,综合考虑了胎架位置与胎架布置点位移对薄板形变的影响.实际案例结果显示,提出的TSM-TLHS方法的预测误差仅为61 μm,且满足现场装配对薄板形变的预测精度需求,便于船厂及时对分段进行反变形补偿,从而确保装配质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基于神经网络分位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异常识别方法
    王晓倩, 周羽生, 毛源军, 李彬, 周文晴, 苏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6): 836-844.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12
    摘要2098)   HTML3)    PDF(pc) (3885KB)(157)    收藏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点多面广,缺乏科学规范的运维管理体系,同时可用数据匮乏,难以准确识别由气象波动干扰导致的光伏设备异常.针对分布式光伏的运维现状和数据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分位数回归(QRNN)的光伏发电功率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分析晴天的太阳辐照度特性,利用晴朗日筛选方法排除阴雨天气的干扰影响;然后对不同电站的出力相关性进行分析,以获取出力相关性高的光伏电站作为横向参考;再将待测电站在不同晴朗日的出力曲线进行纵向对比,排除天气与环境条件等干扰因素.将排除干扰的计量出力有功功率数据输入QRNN模型,得到光伏正常有功功率出力区间,以正常出力区间的功率阈值识别光伏发电功率的异常.对某实际光伏系统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排除气象因素的干扰,准确识别出存在故障的光伏系统,推动分布式光伏的精细化运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智能飞行器认知诱骗场景生成技术
    周宇, 贾军, 李豪, 杜毅晖, 乔文远
    空天防御    2025, 8 (4): 9-19.  
    摘要2077)      PDF(pc) (6564KB)(76)    收藏
    智能飞行器在执行目标检测识别、航路在线规划等飞行感知决策任务时,存在目标虚警/漏警、避障失败等影响飞行安全的安全关键场景;另外,数据驱动智能模型算法的状态空间组合爆炸及计算逻辑黑箱特性,导致其难以发现和识别认知诱骗场景。对此,本文将诱骗攻击方法应用于飞行物体安全关键边界场景的生成与测试,对系统的输入添加具有针对性的微小扰动,刻意生成对智能飞行器具有风险挑战性的场景,并不断训练智能飞行器系统以试探其操作极限。该方法揭示了标准测试方法可能无法发现的潜在漏洞,同时对智能飞行器在不同风险场景下开展诱骗测试,以确保其在最具挑战性场景下的安全与性能。这些挑战性场景的生成对于增强自主飞行系统的鲁棒性至关重要,可为应对更广泛的现实挑战场景提供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高声速飞行器用高温钛合金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陈志勇
    空天防御    2024, 7 (6): 38-45.  
    摘要2046)      PDF(pc) (1510KB)(1093)    收藏
    高温钛合金在高声速飞行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温钛合金能够提高高声速飞行器在极端飞行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是实现其更高速度和更远飞行距离的理想耐高温轻质金属材料。针对我国高声速飞行器中热结构的服役工况特点,从高温钛合金特性出发,梳理高温钛合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阐述我国高声速飞行器用550~650 ℃高温钛合金的自主研发和应用情况;针对高声速飞行器用高温钛合金面临的更高使用温度需求,介绍一种700~750 ℃新型高温钛合金Ti750S 的研发现状,并展望未来高声速飞行器用高温钛合金的研发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杀伤网作战形态下的导弹发射系统智能化发展展望
    张昶, 姜晓明, 殷翔, 仝云, 朱玉龙, 赵征
    空天防御    2025, 8 (4): 46-50.  
    摘要2045)      PDF(pc) (1023KB)(84)    收藏
    杀伤网作为高动态、高弹性的新型作战形态,将在未来战争中广泛应用;导弹发射系统作为火力执行端之一,是这一作战形态下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杀伤网的特点,分别从导弹装载发射、信息双向运用、状态自监控、故障预测与自处理、场景化按需赋能、自身防护能力、系统架构等方面开展分析论述,并对导弹发射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期为未来导弹发射系统智能化作战能力优化升级、高效“入网”作战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用户电价特征提取和异常识别方法
    朱峰, 单超, 吴宁, 蔡奇新, 祝宇楠, 刘云鹏, 左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7): 995-100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48
    摘要2039)   HTML6)    PDF(pc) (2218KB)(421)    收藏

    在复杂的电力市场环境和数据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快速识别电力用户电价异常,挖掘电价异常的原因,是促进电力市场的平稳有序运行以及保障电力用户合理利益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一种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用户电价特征提取及异常识别方法,首先构建电价特征向量,基于谱聚类算法降低特征向量数据维度,并提取典型电价特征,将其作为判定电价异常的基准;然后逐一计算各电力用户与典型电价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对电价异常进行两阶段分步识别:先从用电和交易行为两方面进行初步识别和快速定位,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识别.案例分析显示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提取典型电价特征并识别电价异常.进一步从用电和交易行为两方面分析电价异常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基于拟物算法的脐带缆截面布局自动填充优化设计方法
    殷旭, 曹冬辉, 田庚, 杨志勋, 范志瑞, 王刚, 陆俣丞, 汪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8): 1103-111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588
    摘要2034)   HTML15)    PDF(pc) (11198KB)(286)    收藏

    脐带缆是油气开采水下生产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截面由光缆、电缆、钢管及填充材料等构成.由于构件的性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其排布形式会使得脐带缆性能存在较大差距.综合考虑到截面紧凑性、平衡性和热源分散性,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该模型构建物理模型,并采用拟物算法对包含等径构件的脐带缆截面进行布局设计.前期研究表明,功能构件之间的相互约束会在优化后截面中产生空缺区域,为满足脐带缆设计规范中对截面布局密实的要求,提出基于图像识别的截面构件自动填充策略,并将其融入布局优化流程.最后,以一根脐带缆为例,通过拟物算法得到最优布局后,利用填充策略完成截面填充设计.通过与初始截面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自动填充设计算法的有效性,为脐带缆截面填充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考虑不确定延迟的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控制
    傅圣来, 陈俐, 陈自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9): 1225-123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73
    摘要2028)   HTML12)    PDF(pc) (6267KB)(342)    收藏

    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系统排放少、动力性好,在低碳船舶上的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受多个执行延迟不确定的影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过程中传动轴系易发生转速异常波动甚至剧烈冲击.提出级联内模控制(IMC)思路,设计显式包含名义延迟信息的滤波器,提高转速跟踪性能,消除延迟的影响.首先建立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切换过程以离合器为分界的传动机理,设计级联IMC,包括抗饱和补偿器、两级跟踪控制器和两级抗干扰控制器,推导满足不确定延迟上界的鲁棒稳定性条件.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级联IMC对不确定延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显著降低模式切换过程轴系冲击度,实现平稳切换.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小样本数据驱动模式下的新建微电网优化调度策略
    陈实, 杨林森, 刘艺洪, 罗欢, 臧天磊, 周步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6): 732-74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94
    摘要2002)   HTML10)    PDF(pc) (4880KB)(390)    收藏

    新建微电网缺少历史运行数据,常规数据驱动的方法难以精确预测可再生能源出力,进而影响调度计划制定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新建微电网小样本数据场景的微电网优化调度方法.首先,设计融合域对抗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改进网络结构,将域对抗思想和梯度反转机制引入迁移学习中,提高模型泛化能力,减小数据的域分布差异,使用出力特征相似电站的丰富运行数据对目标电站出力进行预测,克服小样本条件下出力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将优化调度模型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使用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求解.最后,以改进CIGRE 14节点微电网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基于物理信息嵌入的非固定长度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快速评估
    李湘, 陈思远, 张俊, 柯德平, 高杰迈, 杨欢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7): 962-97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52
    摘要2001)   HTML2)    PDF(pc) (1706KB)(932)    收藏

    在双碳目标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电力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关键途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快速准确的暂态功角稳定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物理信息嵌入序列到序列(PI-seq2seq)神经网络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一种含构网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评估方法.首先,采用PI-seq2seq网络结构预测未来功角轨迹,通过构造含物理损失项的损失函数引导模型训练过程,避免时域仿真耗时过长影响快速暂态评估.其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以预测的功角轨迹作为输入评估暂态稳定情况及其置信度,并配置评估置信度阈值判断机制以实现非固定评估长度的暂态稳定判断,克服了固定功角曲线长度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最后,在Kundur系统中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功角曲线预测与稳定评估方法均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计及多工况对机组寿命损耗影响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
    罗逸夫, 胡秦然, 钱涛, 陈涛, 张远实, 章飞, 王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6): 768-779.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01
    摘要1991)   HTML6)    PDF(pc) (3746KB)(883)    收藏

    火电机组面临寿命损耗加快但服役期限延长的矛盾现状.一方面,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导致机组调峰工况增多,损耗加快;另一方面,现役机组将在碳中和之前达到设计寿命,电力系统灵活运行要求延长机组服役期限.因此,在调度模拟过程中考虑不同工况对机组寿命造成的损耗,优化机组运行结构,对实现机组延寿,助力碳减排意义重大.为尽可能使理论研究时的机组寿命损耗接近实际值,摒弃传统模型中仅对深调峰工况机组寿命损耗进行平均化计算的思路,区分并建立火电机组常规工况及多种特殊工况判定条件,将机组寿命损耗成本融入目标函数中并修改对应约束条件,构建考虑火电机组多工况寿命损耗问题的机组组合模型.算例验证表明:常规模型低估了机组实际损耗成本,而所提模型在考虑多工况寿命损耗的基础上,能降低运行成本,减少机组寿命损耗,同时进一步发挥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促进风电消纳.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基于带权重介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脆弱环节防护优化模型
    张辰微, 王颖, 李亚平, 张凯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7): 923-937.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03
    摘要1987)   HTML3)    PDF(pc) (3112KB)(225)    收藏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脆弱环节进行防护,对提高系统的持续供能能力,特别是在面临蓄意物理攻击和自然破坏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脆弱环节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出一种基于带权重介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脆弱环节防护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系统受攻击和破坏后损失的带权重介数最小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建立备份节点、备份线路,以及增加节点物理防护、线路物理防护和新建线路5种防护手段,以满足防护需求、防护预算限制、新建线路类型和数量限制等约束条件,优化得到防护预算内的最优防护策略.为解决模型求解中涉及复杂的介数计算和非线性目标函数求解的问题,首先根据防护手段类型将模型转化为上下双层;其次利用局部线性化技术处理下层模型;最后提出“遗传-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求解模型,实现模型高精度、高效率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攻击和破坏条件下,相对于没有任何防护策略的情况,系统在引入最优防护策略后,带权重介数损失减少45.37%;并且该策略在分配的防护预算内优于其他5种防护策略.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无人机抗电磁干扰机理与抗干扰技术研究综述
    葛鲁亲, 丁士洲, 姚强, 张诚, 黄雨辰
    空天防御    2025, 8 (4): 51-55.  
    摘要1985)      PDF(pc) (960KB)(72)    收藏
    针对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效能瓶颈问题,系统分析电磁干扰源分类与作用机制、电磁干扰耦合路径及无人机内部非线性响应,提出了构建多尺度干扰理论框架来解决无人机抗电磁干扰问题,并对算法级抗干扰、电磁屏蔽、动态滤波、系统级协同防护及光纤传输技术等5项关键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算法级抗干扰聚焦轻量化模型与边缘计算融合;电磁屏蔽需突破低频效能瓶颈;滤波技术探索神经网络与生物仿生融合;系统级协同构建“干扰识别—动态抑制—系统重构”闭环体系;光纤技术实现物理层信号隔离。研究结果可为强对抗电磁环境下无人机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方案,对提升无人机电磁兼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轻薄红外计算成像重建算法的边缘芯片部署方法研究
    赵紫昱, 王绪泉, 马杰, 邢裕杰, 顿雄, 王占山, 程鑫彬
    空天防御    2025, 8 (4): 85-93.  
    摘要1978)      PDF(pc) (3027KB)(31)    收藏
    计算成像通过在成像过程中引入智能图像处理算法,可以突破以硬件为主的传统光学能力边界,实现光学系统的高性能与轻简化兼顾。本文针对红外单镜片轻薄计算成像中的原位图像重建需求,开展面向边缘AI芯片的轻量化模型部署方法研究。通过在边缘端针对性进行算子优化、模型剪枝和量化,部署后的U-Net图像重建模型完成52.3%的参数量和60.3%的计算量优化,实现56%的边缘帧率提升,同时图像重建的峰值信噪比(PSNR)仅下降0.91 dB,结构相似度(SSIM)仅下降0.021。通过进一步开展网络结构简化,在PSNR下降1.3 dB、SSIM下降0.018的前提下,实现超过95 帧/s的超高速视频级片上原位图像重建。本文实验性探索了计算型单片红外相机图像重建算法的边缘硬件加速方法,可为轻薄红外计算成像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基于改进AHP-CRITIC-TOPSIS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
    顾晨星, 权冀川, 黄志雄, 刘贵宾
    空天防御    2025, 8 (4): 68-77.  
    摘要1958)      PDF(pc) (1264KB)(56)    收藏
    针对空中目标威胁评估中单独使用一类或某种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HP-CRITIC-TOPSIS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层次分析(AHP)权重分析的线性加权法对静态威胁进行计算。其次,使用聚类AHP方法和客观权重赋权(CRITIC)方法对空中目标的动态威胁开展主客观权重分析;利用线性加权和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方法对动态威胁进行计算,得到空中目标威胁值;将空中目标威胁划分为5个等级,分析各等级威胁的紧急程度和防空作战抗击需求。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该评估模型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改进AHP-CRITIC-TOPSIS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可综合考虑目标主观、客观威胁属性,从更多维度综合反映目标威胁评估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结合特征优选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用能服务需求预测研究
    康峰, 谭火超, 苏立伟, 简冬琳, 王帅, 覃浩, 张勇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7): 1007-1018.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58
    摘要1951)   HTML4)    PDF(pc) (5048KB)(297)    收藏

    准确且高效的用户用能服务需求预测对于电网客户服务质量管理与客户服务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优选的用户用能服务需求预测模型.在分析用户用能服务数据的基础上,改进采样算法以解决数据中存在的类不平衡问题;基于自动编码器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以确保K均值算法高效聚类;提出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的特征优选算法,筛选有效特征,提高预测模型的训练效率;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多标签分类算法,精细化用户的用能服务需求.对广东电网某地区3年72万条工单数据进行分析,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提高预测准确率及速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石墨烯负载球型ZIF-67衍生碳球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刘政林, 查博睿, 魏波, 周金堂, 陶佳麒, 程振宇, 刘军, 吴凡
    空天防御    2024, 7 (6): 120-127.  
    摘要1949)      PDF(pc) (2413KB)(791)    收藏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电磁污染也成为新的重要社会问题,受到了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开发具有高效微波吸收性能的材料具有非凡意义。本文采用简单的制备方法在石墨烯纳米片上均匀负载球形ZIF-67,并在高温退火后得到一种由二维(2D)和三维(3D)材料组成的新型电磁波吸收材料(石墨烯负载球型ZIF-67 衍生碳球,Co@C/GNs),中低频段的电导损耗、自然共振和交换共振,以及高频段的极化损耗和涡流损耗共同增强对电磁波的有效吸收。其中,石墨烯添加量为ZIF-67 质量的5% 时,吸波剂具有最佳吸波性能,在匹配厚度为2.5 mm 时,最小反射损耗值为−31.66 dB;在匹配厚度为1.5 mm 时,有效带宽可达5.56 GHz。这项工作为电磁吸收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电动飞机轻量化推进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
    李靖豪, 李然, 华浩, 黄文焘, 高飞, 邰能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6): 867-87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25
    摘要1947)   HTML5)    PDF(pc) (2862KB)(385)    收藏

    针对电动飞机电推进系统轻量化与高可靠性之间的矛盾,首次提出一种考虑轻量化约束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构建质量与可靠性之间的解析表达,以此为约束考虑电动飞机运行工况的不确定性,提出基于典型飞行剖面的“质量-可靠性”多场景均衡优化方法,实现了可靠性约束下的质量最轻和质量约束下的可靠性最高.以“创新精神”号电动飞机为例,所提方法可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通过对各子系统的可靠性分配,将电动飞机推进系统总质量减轻3.5%;通过设计不同场景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电动飞机高功重比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基于窗口自注意力网络与YOLOv5融合的输电线路通道异物检测
    薛昂, 姜恩宇, 张文涛, 林顺富, 米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3): 413-42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01
    摘要1942)   HTML9)    PDF(pc) (26717KB)(649)    收藏

    针对输电线路通道异物检测背景复杂以及小目标情况下检测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窗口自注意力网络与YOLOv5模型融合的输电线路通道安全检测算法.首先,选用窗口自注意力(S-T)网络优化主干网络,扩大模型感受视野,增强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改进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ASFF)模块,增强多尺度特征融合能力.最后,考虑到真实框与预测框不匹配的问题,引入结构相似性交并比(SIoU),优化边界误差,提高小目标定位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对线路通道多目标入侵检测精度达到90.2%,且提升了小目标检测效果;与主流目标检测算法相比,可以更好地满足输电线路通道中的异物检测需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数字平行战场:理论综述与发展展望
    张思霈, 徐天洋, 康传华, 慈慧鹏, 刘瑞
    空天防御    2025, 8 (3): 29-39.  
    摘要1925)      PDF(pc) (1035KB)(370)    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战争形态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深刻转型。数字平行战场作为数字化战场的高级发展阶段,通过虚实结合的技术路径,为战场态势感知、要素协同和决策优化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本文系统梳理数字平行战场的研究现状,分析其理论基础、军事价值、技术架构和实践应用;总结该领域内存在的主要挑战,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数字平行战场在提升联合作战能力、优化指挥决策效能和创新军事训练模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理论体系不统一、技术标准滞后、跨域协同不足等问题。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数字平行战场将会在智能化、协同化和服务化方向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基于频域模态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
    高磊, 马骏超, 吕敬, 刘佳宁, 王晨旭, 蔡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6): 821-835.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58
    摘要1906)   HTML2)    PDF(pc) (4521KB)(983)    收藏

    随着新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风险加剧,准确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频域模态分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新能源机组和场站、传输线、同步机、变压器等关键设备和场站的频域阻抗或导纳模型,根据实际系统拓扑构建系统级频域网络模型.然后,通过求解回路阻抗矩阵或节点导纳矩阵行列式的零点来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通过计算弱阻尼振荡模式的节点参与因子矩阵定位系统薄弱点,为振荡抑制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以国内华东地区某实际新能源电力系统为例,利用频域模态分析法评估新能源接入容量和电网运行工况变化下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最后,利用PSCAD/EMTDC软件搭建该系统的时域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提升弱网有功稳定输出能力的光伏逆变器Q-V下垂系数在线调整方法
    王语阳, 张琛, 张宇, 王一鸣, 许颇, 蔡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6): 845-85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53
    摘要1888)   HTML5)    PDF(pc) (7800KB)(1784)    收藏

    弱电网下静态有功输出与小扰动稳定能力是制约光伏可靠并网发电的关键因素.为提升弱电网下光伏发电系统有功稳定输出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无功功率-电压(Q-V)下垂系数自适应在线调整方法的光伏逆变器稳定控制方法.首先,为保障弱电网下的静态有功输出能力,提出计及电压、电流限制约束的Q-V下垂系数“一次优化”方法.然后,为进一步满足弱电网稳定性约束,开展光伏逆变器并网系统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基于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实现以闭环系统最弱极点为稳定性约束条件的“参数-最弱模式”映射关系和以有功稳定输出为目标的Q-V下垂系数“二次调整”方法;结合卡尔曼滤波器辨识的电网阻抗信息,最终实现所提Q-V下垂系数自适应在线调整方法.最后,利用远宽实时仿真平台对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与验证.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基于有源电容的直流母线电压振荡抑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杨继沛, 杨苓, 魏茂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3): 303-312.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327
    摘要1873)   HTML21)    PDF(pc) (8081KB)(289)    收藏

    直流微电网中接入的恒功率负载降低了系统的有效阻尼,导致直流母线上产生高频电压振荡,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有源电容的直流母线电压振荡抑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将振荡抑制器与直流母线并联,令其直接与直流母线进行能量交互,振荡抑制器中的储能电容可以有效存储直流母线上伴随电压振荡产生的瞬变能量,从而降低电压振荡幅值,提高母线电压的稳定性.振荡抑制器中电源的电压可跟随直流母线电压进行自适应调节,面对系统中负荷变化,振荡抑制器可以保持稳定工作,具有即插即用、适用性强、控制灵活的优点.此外,通过分析振荡抑制器的工作模态和机理,建立其小信号模型,分析控制器参数对振荡抑制器稳定性和动态特性的影响,得出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振荡抑制器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防空导弹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陈雪, 朱龙宇, 薛钦洋, 王柯翔, 韩志林, 罗楚养
    空天防御    2024, 7 (6): 76-95.  
    摘要1872)      PDF(pc) (3146KB)(2351)    收藏
    轻量化设计是先进防空导弹武器装备的重要发展趋势,而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腐蚀、可设计等优点,在推动防空导弹轻量化设计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梳理总结国内外防空导弹用热固性复合材料和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综述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防空导弹典型构件的应用进展与发展前景,以期为防空导弹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代理模型辅助的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多目标优化设计
    刘佳惠, 王聪, 张宏立, 马萍, 李新凯, 董颖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5, 59 (9): 1315-1326.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3.486
    摘要1868)   HTML5)    PDF(pc) (5456KB)(1175)    收藏

    为解决复杂地形下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难度大、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理模型辅助的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多目标优化方法.首先,考虑复杂地形起伏大的地理特征,计算崎岖度指数,将地面平整度进行数值量化,并对崎岖度过大的点进行约束处理;其次,建立三维多风向下尾流叠加计算发电量的数学模型,构建三维地形集电线路拓扑优化代理模型,检验代理模型的预测精度,表明可替代集电线路拓扑优化的大量计算,有效提高计算效率,然后采用多目标离散状态转移算法,获得复杂地形微观选址多目标优化设计的Pareto前沿;最后,以中国新疆某实际复杂地形风电场为例,实现复杂地形风电场多目标微观选址,并将该算法与单目标优化结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复杂地形因素特点的情况下,代理模型辅助的多目标离散状态转移算法能在优化年发电量的前提下减少总电缆铺设长度,降低工程建设投资,为工程实际提供更多布局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