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镇源. 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论象山心学视阈下中国文学外译的“知本”观[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6): 126-132. |
[2] |
李娟娟, 任文. 知识翻译学视角下的文化回译与知识反哺——以高居翰中国绘画史著述中amateur painters的回译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6): 46-54. |
[3] |
王洪涛. 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英译与传播现状考察——基于英、美、澳三国问卷调查的分析与解读[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4): 33-45. |
[4] |
张治国. 中国语言扫盲政策历时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22(3): 44-54. |
[5] |
司显柱.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回顾与前瞻[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103-112. |
[6] |
岳峰, 朱汉雄. 红色翻译史概述[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4): 42-49. |
[7] |
施旭. 当代中国话语的文化研究范式[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2): 32-43. |
[8] |
白天依. 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的演变与发展[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2): 53-63. |
[9] |
王昱, 范武邱. 中国传统女性文学在西方的经典化——从《兰舟》到《玉镜》[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2): 7-9. |
[10] |
张少杰 韩森东. 伊利扎罗夫技术治疗 Pilon 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2): 142-. |
[11] |
朱丛笑 黄奔 黄宗霖 韩雪峰. 颊脂垫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br#[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1): 75-. |
[12] |
潘文国. 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体系再认识[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1): 16-28. |
[13] |
方梦之. 我国译学话语体系的勃兴之路[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1): 29-37. |
[14] |
金莉. 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刍议[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21(1): 8-15. |
[15] |
王明燚, 朱燕. 荧光标记人透明带融合蛋白质粒的构建及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内的表达[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57-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