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Langacker R.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2] |
Langacker R. W. 1993.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4) : 1-38.
|
[3] |
Langacker R. W. 1999.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
[4] |
Langacker R. W. 2008. 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5] |
Langacker R. W. 2017. Readings in Cognitive Grammar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6] |
蔡瑱. 2014. 类型学视野下汉语趋向范畴的跨方言比较[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
[7] |
陈晓燕. 2021. 动态形容词谓语句中体标记的认知功能研究[J]. 外语研究(4):23-30.
|
[8] |
陈忠. 2006. 认知语言学研究[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
[9] |
戴耀晶. 1997. 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
[10] |
何伟、 李璐. 2017. 英汉语复合体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4):67-77.
|
[11] |
李明. 2004. 趋向动词“来/去”的用法及其语法化[A].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九辑)[C]. 北京: 商务印书馆.291-313.
|
[12] |
林忠. 2020. 介词结构漂移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
[13] |
刘勋宁. 1985.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J]. 方言(2):128-133.
|
[14] |
刘勋宁. 1988. 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J]. 中国语文(5):23-29.
|
[15] |
刘勋宁. 1990.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J]. 世界汉语教学(2):80-87.
|
[16] |
刘勋宁. 2002.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 世界汉语教学(3):70-79.
|
[17] |
吕叔湘. 1980.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18] |
牛保义. 2021. 试析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1):26-35.
|
[19] |
尚新. 2007. 英汉体范畴对比研究——语法体的内部对立与中立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 |
邵洪亮. 2013. “已经”的体标记功能羡余研究[J]. 汉语学习(6):33-40.
|
[21] |
邵洪亮. 2014. 汉语表体副词的扩容功能和强调功能[J]. 池州学院学报(5):18-21,27.
|
[22] |
邵洪亮. 2015. 汉语句法语义标记词羡余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3] |
沈家煊. 1994. “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4):17-24.
|
[24] |
王力. 1958. 汉语史稿[M]. 北京: 中华书局.
|
[25] |
王寅. 2011. 修补的认知参照点原则与语篇建构机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6-10.
|
[26] |
王寅. 2014. 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J]. 外国语文(6):61-67.
|
[27] |
王寅. 2015. 体认一元观:理论探索与应用价值——心智哲学的新思考[J]. 中国外语(2):24-31.
|
[28] |
王寅. 2019. 体认语言学发凡[J]. 中国外语(6):18-25.
|
[29] |
王寅. 2020. 体认语言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30] |
王寅. 2021. 体认语言学的理论与实践——以体认参照点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3):3-15.
|
[31] |
魏在江. 2019.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汉语成语的转喻机制研究[J]. 中国外语(6):26-33.
|
[32] |
吴福祥. 2015. 近代汉语语法[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33] |
邢福义. 1994. 形容词动态化的趋向态模式[J]. 湖北大学学报(5):7-15.
|
[34] |
徐通锵. 1997. 语言论[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35] |
杨国文. 2001. 汉语态制中的“复合态”的生成[J]. 中国语文(5):418-427.
|
[36] |
杨国文. 2015. 完成时态和起始时态的复合功能[J]. 汉语学习(3):3-11.
|
[37] |
张国宪. 1998.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J]. 中国语文(6):403-413.
|
[38] |
张国宪. 1999. 延续性形容词的续断结构及其具体表现[J]. 中国语文(6):403-414.
|
[39] |
张国宪. 2006.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认知与功能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40] |
张亚军. 2002. 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