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6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7-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艾滋病合并肺孢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潘孝彰, 沈银忠,
    2007 (03):  177-179.  DOI: 10.16150/j.1671-2870.a2333
    摘要 ( 279 )  
    肺孢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 pneumonia,PCP)是由肺孢菌(Pneumocystis jiroveci)引起的呼吸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间质性肺炎是其病理和临床特点。艾滋病(AIDS)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极易合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及其价值
    洪秀华,
    2007 (03):  180-184.  DOI: 10.16150/j.1671-2870.a2334
    摘要 ( 213 )  
    病毒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病毒致病机制、快速诊断及定量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近年建立的一些快速实验诊断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病毒感染的诊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IV/AIDS目前实验诊断方法及其价值
    康来仪,
    2007 (03):  185-188.  DOI: 10.16150/j.1671-2870.a2335
    摘要 ( 257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是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最基本诊断依据[1]。在实践中,即使有HIV的流行病学暴露史,或有与HIV相关的临床症状或疾病症候群,但缺乏HIV感染的实验室依据,也无法作出HIV/AIDS的诊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高对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性病传播严重性的认识
    吴健, 康来仪,
    2007 (03):  189-191.  DOI: 10.16150/j.1671-2870.a2336
    摘要 ( 153 )  
    自1981年首先在美国洛杉矶男性同性恋人群中发现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以来[1],目前全世界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中约四分之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0例血友病合并艾滋病和丙型肝炎患者反转录病毒药物四年治疗的临床分析
    孙洪清, 卢洪洲, 黄琴, 王江蓉, 董婕, 张宇一, 陈良, 徐伟民,
    2007 (03):  192-196.  DOI: 10.16150/j.1671-2870.a2337
    摘要 ( 267 )  
    目的:使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50例血友病合并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的患者,观察长期疗效和副作用,了解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TL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HAART疗效判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mm3的50例血友病合并艾滋病和丙型肝炎患者,定期检查其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HIVRNA)、血红蛋白(Hb)、血白细胞(WBC)、血红细胞(RBC)、血总胆红素(SB)、血谷丙转氨酶(ALT)等,同时配对分析TLC与CD4+淋巴细胞计数、血β2-MG与HIVRNA的相关性。结果:在HAART治疗2~6个月后,50例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均低于50copies/ml(P0.05)。结论:HAART能快速抑制HIVRNA的复制和重建免疫功能,施多宁、赛瑞特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方案安全、高效;血TLC和β2-MG检测可为资源贫乏地区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102例HIV-1感染者病毒株反转录酶基因多态性及耐药性变异研究
    刘莉, 张云智, 卢洪洲, Mireille Henry, Catherine Tamalet,
    2007 (03):  197-202.  DOI: 10.16150/j.1671-2870.a2338
    摘要 ( 280 )  
    目的:目前中国未接受或已接受反转录酶抑制剂(RTI)治疗的HIV感染者的HIV反转录酶基因类型的数据较少。本研究探讨了HIV-1反转录酶的基因多态性,及在RTI选择性压力下出现的已知和未知变异位点。方法:分析研究21例未接受治疗及81例接受RTI治疗的HIV感染者的RT基因。大部分感染者(>80%)应用司他夫定(d4T)+地达诺新(ddI)+奈韦拉平(NVP)或d4T+拉米夫定(3TC)+依菲韦仑(EFV)三联HAART治疗方案。结果:在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现了4个高度多态性位点(122、200、207和211)。在接受RTI治疗的患者中,发现了2种耐药相关变异(RAMs):①接受ddI+d4T+NVP治疗方案的患者中发现,K65R(9.8%)、L74V(7.4%)、M184V(7.4%)、Q151M(5%)和胸腺嘧啶类似物变异(TAMs)(9.3%),包括T215Y(5.5%);②接受d4T+3TC+EFV治疗方案的患者中发现,T215Y(23%)、M184V(20%)和TAMs(15.4%)。在所有病例中,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RAM的出现率很高(41.9%),而在142、221、224和228位点发现了4种可疑的新RAMs。结论:目前中国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相关变异十分普遍,本研究描述了RTI选择性变异的基因模式,提出了新的一些变异与RTI治疗的相关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上海市常住人口HIV-1感染者基因亚型和耐药性突变横断面研究
    薛以乐, 宫菊丽, 郑晓虹, 盖晶, 张玮, 宁镇, 庄鸣华, 潘启超, 卢伟, 钟平, 康来仪,
    2007 (03):  203-209.  DOI: 10.16150/j.1671-2870.a2339
    摘要 ( 166 )  
    目的: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本市95例已确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进行基因亚型和耐药性突变研究,以了解上海市HIV-1基因亚型及耐药性HIV-1的流行情况。方法:应用巢式RT-PCR扩增HIV-1聚合酶基因,经DNA测序后进行进化系统树分析和重组分析,以确定HIV-1基因亚型和重组体,并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性突变位点,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在95例本市HIV感染者中经RT-PCR扩增并获得基因亚型序列70例,基因分型以CRF01_AE重组体30例(42.9%)为主,其余分别为B亚型6例(8.6%)、B’亚型10(4.3%)、G亚型2例(2.9%)、K亚型1例(1.4%)、CRF02_AG3例(4.3%)、CRF07_BC8例(11.4%)和CRF08_BC7例(10.0%),亚型间或重组体间二重重组体(CRF02_AG/CRF01_AE、B/CRF01_AE、K/G)3例(4.3%);②耐药分析结果表明,本组人群的蛋白酶抑制剂(PIs)原发耐药突变率为4.3%。在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15例中,11例(73.3%)发生反转录酶抑制剂(RTIs)耐药基因突变,其中核苷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率分别为10例和11例(66.7%和73.3%),远高于未治疗者。结论: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HIV-1基因亚型和耐药突变的流行与变迁情况,对HIV-1遗传变异多样性和耐药监测体系的建立及上海市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7例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龚启明, 孔晓飞, 仇德琪, 陆志檬, 张欣欣,
    2007 (03):  210-212.  DOI: 10.16150/j.1671-2870.a2340
    摘要 ( 325 )  
    目的:分析临床检出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微粒酶免疫试验和蛋白印迹试验,对HIV感染者的血清进行HIV抗体初筛和确认,并对感染者的年龄、性别、传播途径、就诊科室和首发病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998年至2006年期间,我院共检出77例HIV感染者,其中男、女比例为2.85∶1;年龄以20~49岁为主;传播途径中以性传播最常见(40.3%)。本病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消化道及肺部真菌感染、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皮损等就诊于各科室,其中以皮肤科门诊和内科门诊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总例数的23.4%和15.6%)。结论:了解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可能有助于及时发现HIV感染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丙型肝炎病毒NS5a区血清型特异性多肽的选择及应用
    窦晓光, 韩晓霜, 李智伟, 冯国和,
    2007 (03):  213-217.  DOI: 10.16150/j.1671-2870.a2341
    摘要 ( 245 )  
    目的:从HCV非结构5a区(NS5a)选出基因型特异性多肽,并应用酶免疫法(EIA)进行HCV血清分型。方法:根据HCV NS5a高免疫源区(2182~2343)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并合成305个特异性多肽,应用已知基因1~6型的抗-HCV阳性血清,通过EIA法检测每个多肽的抗原性,并用基因型特异性多肽进行血清分型,同时将其与序列分析法基因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基因型间NS5a区氨基酸的同源性较低,相同基因型不同区段氨基酸的同源性也很低。对305个特异性多肽抗原性检测结果表明,主要线性抗原区位于氨基酸残基R3、R7和R9区。18个来自保守区的多肽可与不同基因型抗-HCV阳性血清反应;12个多肽具基因型特异性。血清基因分型结果与基因分型的结果高度一致。结论:HCV NS5a高免疫源区存在主要的线性抗原;来自高度保守区的多肽抗原无基因型特异性,可用于HCV抗体检测;基因型特异性多肽可用于HCV基因分型,特别适用于HCV RNA阴性患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卵巢原发性类癌临床病理分析
    王海, 石群立, 张秀梅, 姜少军, 马恒辉, 陆珍凤, 周晓军,
    2007 (03):  218-221.  DOI: 10.16150/j.1671-2870.a2342
    摘要 ( 218 )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类癌(primary ovarian carcinoid tumours,POCT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技术,对11例POCTs患者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分析。结果:11例POCTs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54岁,临床表现均为下腹部疼痛,组织学上呈岛状、梁状生长或伴有甲状腺肿成分。免疫组化示癌细胞突触素(Syn)、嗜铬素A(Cg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阳性、甲状腺球蛋白(TG)和抑制素α(α-inhibin)阴性、超微结构显示癌细胞胞质内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11例中1例患者伴有类癌综合征,表现为面部潮红、慢性腹泻;1例伴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1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1%。结论:POCTs是一种少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形态上应与卵巢转移性类癌、粒层细胞瘤及Sertoli-Leydig细胞瘤等鉴别,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有助于其确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电图P波宽度在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中的价值
    凌天佑, 吴立群, 顾刚, 曹敏, 沈永初, 苏侃, 沈卫峰,
    2007 (03):  222-224.  DOI: 10.16150/j.1671-2870.a2343
    摘要 ( 231 )  
    目的:探索以心电图P波宽度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AV间期)的方法,以期获得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方法:选择63例因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Medtronic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测量其心电图自身P波宽度,或从心房起搏脉冲至起搏P波末端的宽度,在此测量值上加100ms,设定为双腔起搏器的感知AV间期(SAV)和起搏AV间期(PAV)。每例患者分别在出厂常规设置的AV间期和根据心电图优化的AV间期设定值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即刻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经心电图优化AV间期后,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常规出厂设置的AV间期有显著改善(69.5±11.2比72.3±12.7;29.5±9.5比27.88±10.07;63.6±5.3比67.2±6.2,P<0.05)。结论:根据心电图P波宽度优化双腔起搏器AV间期,可获得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左室充盈改善,LVEF上升;且该法简单易行,具广泛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水平的关系
    潘文麒, 陈晓文, 吴春芳, 张凤如,
    2007 (03):  225-227.  DOI: 10.16150/j.1671-2870.a2344
    摘要 ( 284 )  
    目的:探讨女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入选女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其中绝经前患者29例,绝经后37例;男性心衰患者56例;对照组正常女性30名,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瘦素、血糖、胰岛素水平,并分别测量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臀围比值(WHR)。结果:女性心衰组血清瘦素水平为[(166.78±25.76)pg/ml]显著高于同龄女性正常组[(90.60±20.90)pg/ml]和同龄男性心衰患者[(61.38±29.04)pg/ml](P<0.05,P<0.05),但两者血糖水平并无差异。结论:女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并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张欣, 曹久妹, 王鸿珍, 何汝敏,
    2007 (03):  228-231.  DOI: 10.16150/j.1671-2870.a2345
    摘要 ( 225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对35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患者颈动脉IMT,并将其分为颈动脉IMT增厚组(n=112)与IMT正常组(n=240)。结果:①颈动脉IMT增厚组与IMT正常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颈动脉IMT增厚组与IMT正常组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分别为:24h平均收缩压(145.8±16.2)mmHg比(127.5±14.2)mmHg,24h平均舒张压(83.5±10.2)mmHg比(79.8±8.7)mmHg,白天平均收缩压(149.2±15.1)mmHg比(133.4±12.5)mmHg,白天平均舒张压(85.6±9.8)mmHg比(82.3±8.1)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136.9±12.8)mmHg比(118.3±12.1)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77.1±10.4)mmHg比(69.5±10.8)mmHg,24h脉压(62.4±11.3)mmHg比(47.6±10.1)mmHg,白天脉压(63.5±10.8)mmHg比(51.5±9.8)mmHg,夜间脉压(59.9±10.4)mmHg比(48.7±11.2)mmHg,24h收缩压变异系数(11.3±3.0)比(8.5±2.2),24h舒张压变异系数(12.5±2.8)比(10.5±2.5),动态血压非勺型昼夜节律55.3%比34.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增厚组24h收缩压负荷及白天、夜间收缩压负荷明显高于IMT正常组,分别为86.2±11.8比76.4±12.5(P<0.05);87.4±12.1比78.2±13.1(P<0.05)及84.1±12.6比73.2±14.2(P<0.01)。结论: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参数异常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发生率增高,对靶器官损害有预测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磁共振关节软骨成像的不同序列信号比较
    陆勇, 丁晓毅, 宋卫峰, 杜联军, 颜凌, 江浩, 刘建军, 陈克敏,
    2007 (03):  232-235.  DOI: 10.16150/j.1671-2870.a2346
    摘要 ( 850 )  
    目的:通过比较软骨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分析临床常用的磁共振(MR)序列显示关节软骨的能力与限度。方法:选取12例成人离体膝关节标本行软骨磁共振成像(MRI)。应用的MR序列包括:①自旋回波T1加权序列(SE T1W);②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序列(FSE T2W);③短T1翻转恢复序列(STIR);④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序列(FS-PD);⑤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SPGR);⑥重度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T2*W GRE)。在股骨髁间凹中央层面上分别测量股骨髁软骨、股骨干骺端骨髓、小腿腓肠肌和背景噪声信号强度(SI),计算软骨SNR和软骨-关节液、软骨-骨髓、软骨-肌肉CNR。结果:3D-FS-SPGR和FS-PD序列软骨SNR最高(P<0.001)。结论:在目前临床应用的序列中,3D-FS-SPGR和FS-PD序列是进行软骨MRI的理想序列组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传导速度在多系统萎缩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探讨
    曾丽莉, 袁华强, 应薇娜, 陈生弟,
    2007 (03):  236-239.  DOI: 10.16150/j.1671-2870.a2347
    摘要 ( 244 )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运动传导功能电生理检测在诊断多系统萎缩中(MSA)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今本院神经科诊断明确的45例帕金森病(PD)患者和29例MSA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包括双上肢正中神经和双下肢腓神经的运动传导功能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MG),研究周围神经传导功能评定与MSA及其亚型诊断、病程、首发症状间的关系。结果:与PD组相比,MSA组腓神经末梢潜伏期延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而MSA组不同类型患者间比较,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组较Shy-Drager综合征(SDS)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腓神经潜伏期延长,纹状体黑质变性(SND)组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联合肛门括约肌EMG检查后,MSA组电生理异常率增加27.6%;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组的疾病病程较神经传导正常组短,以上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A患者具有周围神经受损的亚临床电生理改变,不同亚型和不同病程累及程度有所不同,神经传导功能检测联合肛门括约肌EMG能提高临床诊断MSA的特异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顾佩莉, 赵咏桔, 顾桂国, 蒋晓真, 顾哲,
    2007 (03):  240-242.  DOI: 10.16150/j.1671-2870.a2348
    摘要 ( 339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2-DM)不同阶段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分别测定糖耐量减低组(IGT,30例)、2-DM无大血管病变组(30例)、2-DM伴大血管病变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20名)的体重指数、腰臀围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脂联素等。结果:IGT组、2-DM无大血管病变、2-DM伴大血管病变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DM伴大血管病变组的脂联素水平最低,IGT组脂联素水平介于2-DM无大血管病变与对照组间。相关分析发现,血清脂联素与HOMA-IR、TG、FPG、HbA1C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脂联素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是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脂联素水平可作为预测DM发生并发症的重要指标;低脂联素血症在2-DM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16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临床资料初步分析
    贺晓燕, 韩晴, 陈曦, 刘建民, 宁光,
    2007 (03):  243-247.  DOI: 10.16150/j.1671-2870.a2349
    摘要 ( 309 )  
    目的:分析瑞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瑞金医院1956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PHPT患者临床资料;比较1956年9月至2001年8月(组1)与2001年9月至2005年12月(组2)PHPT患者间临床表现的异同。结果:160例PHPT患者,经明确病理诊断者有151例,未手术者9例。校正住院人数后发现,1996年至2005年患者数仍增加1.65倍。我院PHPT患者临床特征:①平均起病年龄为39岁,但病程长,中位数为4年。②首诊科室因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而分布广泛,内分泌科(32.1%)和泌尿外科(28.4%)列就诊人数前2位。③首发症状:总组中虽仍以肾骨混合型(38.8%)和骨型(33.1%)为多见,但组2中以单纯骨型及肾骨混合型起病的患者明显少于组1,而以肾型及单纯高钙型起病的患者开始增多。④临床表现:患者症状典型,生化改变明显。但两组的泌尿系统表现有显著差异,组1为58%,组2为82.9%(P=0.026)。结论:我院PHPT患者起病年龄小,病程长,首发症状表现多样。近年来,以泌尿系统异常为起病的PHPT患者增多,但其血钙和血PTH仍明显超出正常范围,表现为传统的PHPT临床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双气囊小肠镜诊断不完全性小肠梗阻
    孙波, 程时丹, 顾玮, 慎睿哲, 张曙, 张晨莉, 钟捷,
    2007 (03):  248-251.  DOI: 10.16150/j.1671-2870.a2350
    摘要 ( 255 )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DBE)在不完全性小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004年12月至2006年1月,我院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患者45例,除外高度怀疑为术后粘连引起的不完全小肠梗阻者,对其余病情稳定的患者行DBE检查,收集并分析相关临床观察数据。结果:对29例患者进行了30次DBE检查,其中27例(93.1%)经DBE检查明确了梗阻原因,17例(58.6%)获得病理学诊断依据。发现可解释小肠不完全梗阻的病因中,小肠肿瘤占48.3%;克罗恩病所致肠腔狭窄占24.1%。DBE诊断小肠不完全梗阻病因的灵敏度为96.4%,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50%。26例(89.7%)患者平均随访9.4个月(4~18个月),其中21例(72.4%)未再出现小肠梗阻。结论:DBE检查对非手术粘连引起的不完全性小肠梗阻具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检查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产妇巨大儿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任春花, 栾加敏, 翁慧君,
    2007 (03):  252-254.  DOI: 10.16150/j.1671-2870.a2351
    摘要 ( 265 )  
    目的:探讨经产妇发生巨大儿的相关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74例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的非妊娠期糖尿病经产妇巨大儿的资料,并与随机选择的同期分娩无妊娠期糖尿病、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经产妇正常体重儿作对照分析,及同期分娩的健康初产妇巨大儿比较分析。结果:经产妇巨大儿平均孕周、孕末期宫高、腹围、剖宫产率、产时出血量、异常产程、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高于经产妇正常体重儿(P<0.05);与初产妇巨大儿比较,外来流动人口比例增加,正规产检比例明显降低,过期妊娠增多,择期剖宫产率低,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增加。结论:加强经产妇围产期管理,产前正确预测经产妇巨大儿,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预防产后出血、降低母婴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李氏概率论量表的修订及在急性脑血管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贾振魁,
    2007 (03):  255-257.  DOI: 10.16150/j.1671-2870.a2352
    摘要 ( 197 )  
    目的:修订李氏法诊断标准,并评价其对急性脑血管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李氏法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修订李氏法诊断标准。分别应用修订李氏法、Ⅰ型法、Ⅱ型法和安医法4种量表对127例脑卒中病例进行诊断,并应用χ2检验分别与其他3种方法作对照分析。结果:修订李氏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符合率及脑卒中的总体诊断符合率均比修订前有所上升,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符合率修订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对脑卒中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修订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出血性脑卒中,李氏法和安医法相比修订前有显著差异(P0.05),消除了修订前存在的诊断不明现象。结论:修订后的李氏法量表项目少,歌诀简单易记,可作为急性脑血管病定性的基本鉴别诊断方法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组人肌酸激酶MM同工酶的酶动力学研究
    黄燕, 徐国宾,
    2007 (03):  258-261.  DOI: 10.16150/j.1671-2870.a2353
    摘要 ( 169 )  
    目的:对纯化后重组肌酸激酶MM同工酶(CK-MM)的米氏常数(Km)进行研究,为其作为参考品或校准品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方法:将重组酶置于自制类人血清基质中,按IFCC参考方法配制试剂,采用HITACH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重组酶与天然酶[底物分别是磷酸肌酸(PCr)和腺苷二磷酸(ADP)]的Km常数。结果:重组酶KmPCr值高于天然酶1.4倍,Km ADP重组酶与天然酶近似。结论:重组CK-MM的酶动力学常数基本符合参考方法的测定要求,初步具备作为基因工程人源酶校准品的基本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艾滋病患者合并肺孢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预防方法
    孙洪清, 黄琴, 徐伟民,
    2007 (03):  262-265.  DOI: 10.16150/j.1671-2870.a2354
    摘要 ( 384 )  
    肺孢菌病(pneumocystosis)是由吉氏肺孢菌(Pneumocys-tis jiroveci)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20世纪80年代来,发现肺孢菌肺炎(出于传统习惯仍称PCP)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约占肺部感染性疾病的50%~60%,常导致呼吸功能衰竭,CD4+T淋巴细胞计数一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肌连接蛋白在心房颤动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金奇, 吴立群,
    2007 (03):  266-268.  DOI: 10.16150/j.1671-2870.a2355
    摘要 ( 167 )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4%~1.0%,其病死率为正常窦性心律人群的2倍[1,2]。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的发展,目前对房颤的发生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主要涉及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房颤的触发因素,二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基质。近年研究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镜窄带显像的临床应用
    吴巍, 吴云林,
    2007 (03):  269-272.  DOI: 10.16150/j.1671-2870.a2356
    摘要 ( 203 )  
    目前,白光照明已不再是内镜的唯一照明方式。内镜下对病灶精细结构的判断、黏膜凹窝的分型及肿瘤新生血管等的研究,给常规白光内镜检查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色素内镜因操作费时费力应用亦受限制。近年各种新技术相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肌病皮肌炎的临床研究现状
    吴美芳, 叶霜, 杨程德,
    2007 (03):  273-276.  DOI: 10.16150/j.1671-2870.a2357
    摘要 ( 188 )  
    按30年前Bohan和Peter有关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ⅡM)诊断标准[1,2],存在肌肉病变的依据是其诊断的必要条件。而在临床上有一类患者虽有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特征性皮肤病变,但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标记物D2-40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和意义
    张梅娟, 张丽华,
    2007 (03):  277-280.  DOI: 10.16150/j.1671-2870.a2358
    摘要 ( 922 )  
    D2-40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其能特异性标记淋巴管,而不标记血管,因此在鉴别脉管性肿瘤的起源及判断肿瘤转移途径等方面具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脊肌萎缩症诊治新进展
    王洁, 王治平,
    2007 (03):  281-283.  DOI: 10.16150/j.1671-2870.a2359
    摘要 ( 214 )  
    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组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疾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18岁以下儿童诊断明确的神经肌肉疾病中SMA发病率列第三位[1]。国外最新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为8/10000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肠系膜上动脉血流的临床意义
    李惠军, 王新文, 李建初,
    2007 (03):  284-287.  DOI: 10.16150/j.1671-2870.a2360
    摘要 ( 270 )  
    近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早期诊断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狭窄或闭塞疾病已逐渐引起重视。同时,利用肠系膜上动脉血流信息评价肠道及其他疾病也在临床上得到有效应用,本文将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胸腺样分化癌1例报道
    吴慧萍, 张紫平, 潘玉林,
    2007 (03):  288.  DOI: 10.16150/j.1671-2870.a2361
    摘要 ( 181 )  
    病例:男,47岁。入院前2周,患者无意中发现颈部有一肿块,且2周来略感声音嘶哑,伴有呛咳,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紫绀,无眼球突出,无心慌、气急。外院B超示右甲状腺肿块。患者拟行手术治疗收治入院。体检:T36.8℃,脉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肾脏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异常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杜红秀, 倪兆慧,
    2007 (03):  290-292.  DOI: 10.16150/j.1671-2870.a2362
    摘要 ( 180 )  
    肾脏在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分泌及降解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肾脏损伤将导致甲状腺生理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任一水平都可能受到影响,引起激素生成、分泌及分布的改变。尿毒症患者常需行甲状腺功能检测,以了解有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然而,临床上尿毒症综合征与甲状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