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进一步重视病毒性疾病的研究
    翁心华,
    2007 (04):  211-213.  DOI: 10.16138/j.1673-6087.a0691
    摘要 ( 220 )  
    随着新病原体的发现以及对以前公认的病原体感染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加之敏感的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对感染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方面的特征认识有了很大进步。但尽管如此,当前在各类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人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RAS会卷土重来吗?
    何礼贤, 邵长周,
    2007 (04):  214-216.  DOI: 10.16138/j.1673-6087.a0171
    摘要 ( 214 )  
    一种突如其来的起初被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02年底肆虐我国,随后波及到国内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亚洲、美洲、欧洲等32个国家与地区,流行历时8个多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禽流感——临床医师面对的问题
    邓伟吾,
    2007 (04):  217-219.  DOI: 10.16138/j.1673-6087.a0986
    摘要 ( 226 )  
    散发时有报道,流行潜在威胁禽流感系由甲型禽流感病毒株某些亚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情况下主要为禽类的传染病,但亦可引起多种哺乳类动物感染,如猪、犬等。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首次报道18例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的患者,其中6例死亡,使人们认识到禽流感病毒可在人类引起严重疾病。以后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oll样受体4介导的抗病毒免疫
    白雪帆, 姜泓,
    2007 (04):  220-223.  DOI: 10.16138/j.1673-6087.a0178
    摘要 ( 268 )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4是一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其通过识别细菌、病毒和环境中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启动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并在联系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起桥梁作用。以往研究大多集中在TLR4对细菌感染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耐药性的研究现状
    卢洪洲, 刘莉,
    2007 (04):  224-227.  DOI: 10.16138/j.1673-6087.a0981
    摘要 ( 239 )  
    自1987年始,经过30年临床应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已显示其在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疾病的进展及延长患者寿命的巨大疗效[1],但这些疗效可能因病毒对药物产生耐受性而受到限制[2]。在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患者中,约50%会发生一个以上主要的耐药性突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病毒治疗
    龚启明, 张欣欣,
    2007 (04):  228-231.  DOI: 10.16138/j.1673-6087.a0584
    摘要 ( 220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抗病毒治疗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治疗思路从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逆转录酶到抑制蛋白酶,目前又开发出抑制宿主细胞的病毒受体、与受体结合的病毒包膜蛋白以及病毒整合到宿主细胞核酸中所需要的整合酶药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的新认识
    陈成伟,
    2007 (04):  232-236.  DOI: 10.16138/j.1673-6087.a0835
    摘要 ( 211 )  
    近年,全世界对慢性乙型肝炎高度关注。我国肝病学会和感染病学会、亚太地区肝病学会、欧州肝病学会及美国肝病学会相继发布了预防和诊疗的共识或指南,有些还不断快速更新。本文就目前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的最新进展作一论述。病原学乙型肝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变异及其耐药的产生和监测
    张欣欣,
    2007 (04):  237-240.  DOI: 10.16138/j.1673-6087.a1382
    摘要 ( 282 )  
    乙型肝炎病毒(HBV)以逆转录方式进行基因组的复制,易发生病毒突变;同时,在宿主体内特定的压力下,包括内源性免疫清除、外源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等,各种逃逸突变株被选择产生,其中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中出现的耐药株可导致HBV DNA水平再次升高、丙氨酸转氨酶(ALT)反弹和HBV 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的逆转,已成为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丙型肝炎疫苗研究现状与方向
    戚中田,
    2007 (04):  241-244.  DOI: 10.16138/j.1673-6087.a0235
    摘要 ( 231 )  
    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主要经血液传播,是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重要致病因子。目前全球HCV感染者约有1.7亿,每年新增感染者达300万~400万,我国HCV感染者近4 000万。HCV感染的慢性率高达70%以上,至今尚无有确切保护作用的疫苗问世,迫切需要发展有效的疫苗预防、控制HCV的感染和传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毒性肝炎基因治疗研究的现状
    牛俊奇, 汪杨,
    2007 (04):  245-248.  DOI: 10.16138/j.1673-6087.a0236
    摘要 ( 236 )  
    世界大多数国家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较高且极易慢性化,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们健康,而我国是HBV、HCV感染的高发区。虽然近年在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且获得的病毒持续抑制率并不令人满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输血传播的病毒性感染
    周宝桐, 邓国华,
    2007 (04):  249-251.  DOI: 10.16138/j.1673-6087.a1075
    摘要 ( 230 )  
    输血(blood transfusion)是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输血技术不断发展,从全血中分离制备的浓缩白细胞、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浓缩凝血因子、血浆、清蛋白和球蛋白等多种血液制品,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信息学解读丙型肝炎病毒结构与免疫病理学改变的关联性
    于颖彦, 计骏, 孔晓飞,
    2007 (04):  252-255.  DOI: 10.16138/j.1673-6087.a1059
    摘要 ( 206 )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编码序列结构特征及蛋白同源性,预测HCV非结构蛋白(NS)3序列的抗原表位。方法:以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肝移植受体肝组织内HCV抗原。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中获取HCV编码序列,利用RPS-BLAST蛋白同源性比对软件进行序列分析;ProPred-Ⅰ软件预测NS3编码区段的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37%的受检病例肝细胞核对Tordji-22单克隆抗体起反应,33.3%的受检病例肝细胞核或细胞质对NS3抗体起反应。HCV编码产物HCV糖蛋白(gp)1的NS3区为保守区,与多种人类解旋酶具有同源性;其余各编码区未检测到与人类同源性。NS3区显示有CD4+和CD8+T细胞表位。结论:HCV NS3区含有与人类解旋酶同源的保守序列。解旋酶在细胞核参与核酸复制与DNA修复,故针对HCV NS3的抗原检测有可能与人类解旋酶起交叉反应。NS3的抗原表位特征可能是机体抗病毒同时破坏自身肝脏结构的分子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坦病毒H8205株G1-G2/人源白细胞介素2融合基因的稳定表达和免疫效果
    熊颖, 张泽华, 黄汉菊,
    2007 (04):  256-259.  DOI: 10.16138/j.1673-6087.a0555
    摘要 ( 225 )  
    目的:探讨汉坦病毒H8205株G1-G2/人源性白细胞介素2(IL-2)融合基因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获得稳定表达的可能性,评价融合基因pcDNA3.1/HisB-IL-2-G1-G2的DNA免疫效果。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将pcDNA3.1/HisB-IL-2-G1-G2导入Vero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用间接免疫荧光(IFAT)、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SDS-PAGE)等方法检测其在Vero细胞中稳定表达的情况。采用肌肉注射质粒的方法来免疫Balb/c小鼠,免疫3次,加强2次,间隔2周,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结果:转染了pcDNA3.1/HisB-IL-2-G1-G2后在Vero细胞培养上清和胞质中有融合蛋白的表达,其相对分子量为110 ku。pcDNA3.1/HisB-IL-2-G1-G2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汉坦病毒抗体和中和抗体,其效价均高于其他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汁化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定向分化的诱导
    李伟, 刘苏南, 罗端德, 曾令兰, 李淑莉,
    2007 (04):  260-264.  DOI: 10.16138/j.1673-6087.a0325
    摘要 ( 265 )  
    目的:寻找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需要合适的肝细胞来源,研究不同诱导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贴壁法对MSC进行分离和培养后,应用胆汁化血清及肝细胞生长因子不同诱导方式对之进行诱导分化,研究MSC转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并进行转化的鉴定。结果:经贴壁分离和培养的MSC在5%胆汁化血清诱导作用下,21 d后可分化为形态似肝细胞样的细胞,经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该细胞可表达细胞角蛋白18(CK18)和甲胎蛋白(AFP),且原位杂交显示,在培养的第35天,部分细胞还可合成清蛋白,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有着相似的诱导效果。结论:在合适的条件下,MSC可向肝细胞方向转化,且本方法操作简捷,胆汁化血清易于获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镜化疗粒子植入缓解进展期胃癌梗阻症状观察
    吴云林, 陈丽娜, 吴巍, 慎睿哲, 陆玮, 马文芳, 蒋慧, 陈颖,
    2007 (04):  265-267.  DOI: 10.16138/j.1673-6087.a0896
    摘要 ( 282 )  
    目的:对12例进展期胃癌浸润引起胃流出道不全梗阻患者行内镜下缓释5-氟尿嘧啶(5-FU)粒子植入治疗,观察其缓解不全梗阻的疗效。方法:内镜下对胃癌梗阻部结节及浸润处多点或密集型植入粒子(每粒含5-FU1.67 mg)45~60粒,平均注射5-FU缓释粒子90 mg。癌灶旁另注射香菇多糖注射液3 mg。结果:12例患者共施行粒子植入治疗16次,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缓解不全梗阻显著有效3例,明显有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3.3%。1次治疗后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平均22 d。2例患者不全梗阻症状缓解后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植入用缓释5-FU局部抗癌持续时间为15~30 d,作用时间远长于静脉或局部注射水剂化疗药物,对缓解胃癌浸润引起的流出道梗阻、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有一定作用,并能为部分患者转行外科手术创造时机和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hy-Drager综合征26例的临床分析
    马建芳, 傅毅, 陈生弟,
    2007 (04):  268-271.  DOI: 10.16138/j.1673-6087.a0168
    摘要 ( 283 )  
    目的:探讨Shy-Drager综合征(SDS)的临床和辅助检查的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临床诊断为SDS患者的临床资料、头颅磁共振(MRI)、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校正QT间期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14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6例患者出现壳核T2低信号。19例患者行EAS-EMS检查,均有自发电位。13例患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9例有尿道流出梗阻现象。20例患者行心电图检查,平均校正QT间期达0.409 ms。结论:临床表现结合头颅MRI和EAS-EMG有助于提高SDS的诊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诊留院观察1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傅立倩, 皮小陵,
    2007 (04):  272-273.  DOI: 10.16138/j.1673-6087.a0640
    摘要 ( 260 )  
    各种肾脏疾病未经有效治疗最终均回归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慢性肾脏疾病(CKD)一旦发展至CRF,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命安全,也增加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负担。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期常见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处理
    王晓君,
    2007 (04):  273-274.  DOI: 10.16138/j.1673-6087.a0991
    摘要 ( 243 )  
    妊娠期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如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为此,本研究对我院71例妊娠期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者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结局,供同仁参考、借鉴。对象与方法一、研究方法2001年2月至2006年9月于本科就诊的妊娠期合并心律失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B病毒感染与淋巴瘤
    王志伟, 邓国华,
    2007 (04):  275-276.  DOI: 10.16138/j.1673-6087.a0142
    摘要 ( 810 )  
    EB病毒(EBV)是一种嗜B淋巴细胞的人类疱疹病毒,人群普遍易感。EBV可长期潜伏在被感染的B细胞内,形成持续的潜伏感染,其中仅极少数可发展为EBV相关的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和淋巴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埃博拉出血热的研究近况
    熊莉娟,
    2007 (04):  277-279.  DOI: 10.16138/j.1673-6087.a0202
    摘要 ( 225 )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丝状病毒属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肌痛、出血、皮疹、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败血症引起的胆汁淤积
    朱文静, 谢青,
    2007 (04):  280-282.  DOI: 10.16138/j.1673-6087.a0215
    摘要 ( 256 )  
    细菌感染往往伴有黄疸和肝功能异常。黄疸可以由细菌产物直接作用而引起,也可以是宿主对感染产生免疫应答的结果。此外,肝脏的感染因常伴有肝细胞损伤,也会发生黄疸。本文对败血症出现的黄疸及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败血症与胆汁淤积的联系败血症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病例讨论──腹痛、腹泻
    钟岚, 徐文,
    2007 (04):  283-286.  DOI: 10.16138/j.1673-6087.a0797
    摘要 ( 277 )  
    病历摘要病史:患者,男,66岁。入院前20 d,患者与家人等近10人在外用餐,其妻当日即出现中上腹饱胀不适,儿媳出现中上腹痛、腹泻。患者本人则出现腹部胀痛,以左下腹部明显,伴大便次数增多,约3~4次/d,黄色糊状,便后腹胀痛可稍缓解,无黏液、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乏力,无晕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