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19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炎性肠病的营养支持治疗
    于健春,
    2014 (01):  1-5.  DOI: 10.16139/j.1007-9610.a3081
    摘要 ( 226 )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常伴发营养不良[1-3],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对于IBD伴发的营养不良问题,长期被临床医师以及病人和家属所忽视,直至出现IBD的并发症,需急诊手术或限期手术时,凸显出营养不良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引起内、外科医师的关注。IBD伴发的营养不良是临床的难题和严峻挑战,值得营养学和外科领域的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优化外科危重病人营养治疗的作用
    吴国豪,
    2014 (01):  6-8.  DOI: 10.16139/j.1007-9610.a3082
    摘要 ( 222 )  
    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尽管营养支持并不能完全阻止和逆转危重病人严重应激状态下的分解代谢和机体自身组织的消耗,但合理、有效地提供合适的营养底物并选择正确的喂养途径和时机,能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对危重病人应早期给予肠内喂养,改善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联合应用肠外与肠内营养以满足机体对热能的需求,有效控制高血糖以及提供药理营养素以降低应激状态下机体的分解代谢反应,改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视围手术期病人的血糖管理
    施咏梅, 曹伟新,
    2014 (01):  9-12.  DOI: 10.16139/j.1007-9610.a3083
    摘要 ( 252 )  
    高血糖是外科手术病人的常见问题。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病人日趋增多;此外,手术、感染等引起的应激性高血糖亦增加了围手术期的高血糖人群。大量证据证实,高血糖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增加手术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非常重要。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对血糖处理的"随意性"较大,对血糖控制目标和处理方法等问题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手术期肠道菌群紊乱及微生态制剂的干预治疗
    秦环龙, 陈红旗,
    2014 (01):  13-15.  DOI: 10.16139/j.1007-9610.a3087
    摘要 ( 189 )  
    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微生态系统的认识步入了新境界。据估计,健康成人的肠道黏膜表面寄居着数量多达1014、质量为1 000~1 500 g的微生物群,其几乎参与了所有与肠道有关的人体生理功能[1]。正常状态下,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失衡与过敏性疾病、肥胖、炎症性肠病及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最新研究发现,在外科尤其是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机体表现出肠屏障功能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规范化营养支持在外科治疗中的地位
    王新颖, 李宁, 黎介寿,
    2014 (01):  16-20.  DOI: 10.16139/j.1007-9610.a3084
    摘要 ( 248 )  
    现代临床营养支持理论的形成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以外科医师为先驱开始应用,所以又称为外科营养,包括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营养支持的理论和技术已有很大的发展,成为外科病人救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外科病人的代谢改变,早期以应激所致营养不良为主,后期以应激加饥饿所致的营养不良为特点。由于外伤、手术和感染等应激,病人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体内营养物质大量消耗。胃肠道常是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器人辅助前正中入路肝尾状叶肿瘤切除
    邓侠兴, 温晨磊, 詹茜, 金佳斌, 沈柏用, 彭承宏,
    2014 (01):  21-25.  DOI: 10.16139/j.1007-9610.a3097
    摘要 ( 269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前正中入路肝尾状叶肿瘤切除的手术技术及临床应用,提出微创肝脏手术的新入路。方法:分析2012年11月我院于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辅助下完成的1例前正中入路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术前CT血管造影图像建立肝脏3D模型,确定经肝正中裂前入路行尾状叶肿瘤切除的手术方案。结果:病人男性,78岁。完全机器人辅助顺利完成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时间360 min,术中出血300 mL,无术中、术后输血。术后病理为肝细胞癌。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28天出院,随访至今1年余,恢复良好。结论:肝正中裂前入路可提高肝尾状叶肿瘤的手术切除率,保留更多的正常肝组织。在精确的术前评估后,机器人手术系统下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前血清CA125预测胃癌腹膜转移的单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
    严超, 朱正纲, 燕敏, 陈军, 项明, 陈明敏, 刘炳亚, 林言箴,
    2014 (01):  26-29.  DOI: 10.16139/j.1007-9610.a3098
    摘要 ( 298 )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A125等肿瘤标志物对胃癌腹膜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术前检测1 348例胃癌病人的血清CA125、CA19-9、CA72-4和CEA水平,其检测值与临床病理参数作分析。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显示,血清CA125对胃癌腹膜转移术前判断的准确率最高,CA125、CA19-9、CA72-4和CE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61、0.71和0.43。ROC分析进一步显示,血清CA125预测腹水的诊断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7),并且血清CA125水平与腹水量密切相关(r=0.686,P<0.001)。结论:术前血清CA125对胃癌腹膜转移的预测价值较高,且血清CA125水平与腹水量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维吾尔族ABCG8和NPC1L1基因多态性与胆囊结石病的关系
    阿合提别克, 蔡强, 蔡劬, 蒋兆彦, 韩天权, 张圣道, 杨孙虎, 娜迪拉, 李辉, 阿不都斯木·艾沙, 杨旭, 孙存山, 侯军丽,
    2014 (01):  30-34.  DOI: 10.16139/j.1007-9610.a3088
    摘要 ( 261 )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ATP结合盒G8(ABCG8)基因和尼曼-匹克C1样1蛋白(NPC1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胆囊结石病的关系。方法:采集43例新疆维吾尔族胆囊结石病人和96例无胆结石对照病人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用实时定量PCR的等位基因分型法确定ABCG8基因T400K、Y54C、D19H和NPC1L1基因-762 T>C、1679 C>G的基因型。结果:在所有病人中,NPC1L1基因1679 G在胆石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32.6%比26.6%,P=0.306);但在女性胆石组中,1679 G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6.7%比19.4%,PC位点以及ABCG8基因3个位点在两组间的分布无差异。结论:携带NPC1L1基因1679 G等位基因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女性胆石病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联合胃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研究
    胡凯, 王明亮, 冯波, 陆爱国, 李健文, 郑民华,
    2014 (01):  35-39.  DOI: 10.16139/j.1007-9610.a3099
    摘要 ( 259 )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GIST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并与开腹手术比较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胃GIST病人,行腹腔镜联合胃镜胃GIST切除术36例(双镜组),开腹胃GIST切除术32例(开腹组),分析两组病人的围手术期资料、病理及肿瘤复发情况等。结果:两组病人平均手术时间双镜组(83.8±32.0)min明显少于开腹组(161.1±59.5)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2(20~300)mL和100(10~800)mL,双镜组出血明显较少(P<0.001)。双镜组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恢复半流质饮食)时间较短[5(3~11)d比10(6~35)d](P<0.001),术后住院时间也较短[7(6~16)d比12(9~53)d](P0.05)。双镜组随访32例(88.9%),中位随访时间22(7~34)个月;开腹组随访29例(90.6%),中位随访时间26(10~40)个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复发率分别为3.1%(1/32)和3.4%(1/29)(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对直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头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切除或剜除术
    温自强, 刘嘉哲, 黄新余,
    2014 (01):  40-43.  DOI: 10.16139/j.1007-9610.a3100
    摘要 ( 968 )  
    目的:回顾分析胰头或钩突分支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IPMN)行局部剜除术(EN)的病人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病人进行比较,观察行两者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对上海第六人民医院1995年6月至2010年6月共132例胰头或钩突IPMN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局部剜除术(EN)组3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组100例,通过X线检查发现其中19例适合行EN。结果:EN组与PD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P<0.05),出血量减少(P<0.05)。然而两组病人总胰漏发生率与C级胰漏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胰头或钩突分支胰管型IPMN病人行EN与PD相比,EN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而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术后住院天数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对于单病灶分支胰管型IPMN,EN是一种更合适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周切缘对中低位直肠癌局部复发的影响
    唐一帆, 刘骏, 唐峰,
    2014 (01):  44-46.  DOI: 10.16139/j.1007-9610.a3101
    摘要 ( 512 )  
    目的:研究环周切缘对中、低位直肠癌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可手术切除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人73例,检查标本的环周切缘,并随访2年。结果:73例病人环周切缘阳性11例(15.1%),局部复发8例(11.0%)。环周切缘阳性组和阴性组各有4例病人局部复发,复发率为36.4%和6.5%(P=0.015)。结论:环周切缘阳性是导致局部复发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UbcH1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潘贇昊, 郭善禹, 汪成, 顾岩, 包家林,
    2014 (01):  47-52.  DOI: 10.16139/j.1007-9610.a3089
    摘要 ( 331 )  
    目的:探讨UbcH1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UbcH10、ER、PR、Ki-67、p53和HER-2的表达差异,分析UbcH10表达与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ER、PR、Ki-67、p53表达及HER-2等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UbcH1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高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UbcH10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和乳腺癌各分子分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UbcH10的表达与Ki-67、HER-2表达有相关性;UbcH10的表达与病人年龄、肿块大小、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ER、PR、p53表达状态无相关性;UbcH10高表达组预后差,阳性表达的生存时间低于阴性表达。结论:UbcH1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高表达,预后较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术中淋巴管显影结扎减少皮下积液的应用
    黄黎明, 章蔚, 王松祥, 沈俊, 孟利伟, 徐潮阳,
    2014 (01):  53-55.  DOI: 10.16139/j.1007-9610.a3090
    摘要 ( 252 )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时上肢淋巴管显影结扎对减少皮下积液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的17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研究组病人在手术时用0.25%亚甲蓝行上肢淋巴管显影,同时行显影淋巴管结扎;对照组病人常规手术不行淋巴管显影。统计分析两组病人的拔管时间和拔管后积液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平均拔管时间为术后(8.6±10.3)d;对照组为术后(11.5±12.3)d,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研究组拔管后发生积液5例,发生率为5.8%;对照组13例,发生率为15.1%,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对上肢来源的淋巴管进行显影,并将断端予以结扎,可缩短拔管时间,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临床路径对腹股沟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的作用
    王惠春, 汤睿, 林璐, 李刚, 卢晖, 韩江, 王炜, 周致园, 顾岩,
    2014 (01):  56-58.  DOI: 10.16139/j.1007-9610.a3091
    摘要 ( 268 )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控制腹股沟疝病人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式,对单侧腹股沟疝行开放式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病人分为临床路径组248例,对照组264例,比较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构成,分析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优化腹股沟疝病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结果:临床路径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4.9±1.3)d显著低于对照组(9.1±1.5)d(P<0.05)。费用构成分析表明,临床路径组病人药费、床位费和检查治疗费较对照组分别下降37%、20%和19%。结论: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实施有效规范了腹股沟疝手术的医疗行为,显著降低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股沟疝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手术经验(附1176例报告)
    张威浩, 岑刚, 邓标, 李旭, 吴卫东,
    2014 (01):  59-63.  DOI: 10.16139/j.1007-9610.a3092
    摘要 ( 425 )  
    目的:总结我院腹股沟疝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 176例临床资料。男1 089例,女87例,平均年龄(64.5±23.2)岁,平均住院时间(4.1±2.5)d,随访4~24个月。手术方式为:Gilbert术484例,Kugel术78例,改良Kugel术451例,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163例。结果: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43例(3.6%);远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以上)16例(1.4%)。各术式术后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少、恢复快、复发率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附102例报告)
    邵小彬,
    2014 (01):  64-65.  DOI: 10.16139/j.1007-9610.a3093
    摘要 ( 290 )  
    肛周脓肿是临床常见病,以往均采用肛周脓肿切开排脓术,待3个月肛瘘形成后二次行肛瘘切除术。这种传统治疗方法总病程长、费用高,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对102例肛周脓肿病人均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02例病人中,男69例,女33例;平均年龄(37.0±6.5)(15~76)岁。肛周皮下脓肿49例,坐骨直肠窝脓肿36例,后蹄铁型脓肿9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8例。二、治疗方法1.术前准备:术前禁食,行血常规、血型鉴定、生化全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小板无力症合并胆道出血(附1例报告)
    王渊, 邓漾, 陈胜,
    2014 (01):  66-68.  DOI: 10.16139/j.1007-9610.a3085
    摘要 ( 315 )  
    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 thrombasthenia,GT)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多在近亲婚配人群中发生,该病由血小板膜表面αⅡbβ3数量减少或结构异常引起,其特点是血小板对多种生理诱导剂反应低下或缺如,主要临床表现为鼻衄、紫癜、牙龈出血和经量增多等,而与其相关的胆道出血尚无报道[1]。现对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1例血小板无力症合并胆道出血病人进行报道。病例:女,19岁,既往有血小板无力症病史,父母非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Kraske经骶尾旁入路切除巨大畸胎瘤(附1例报告)
    李超飞, 张鲁阳, 张亚杰, 韩意, 张浩波, 林谋斌, 尹路,
    2014 (01):  69-70.  DOI: 10.16139/j.1007-9610.a3102
    摘要 ( 186 )  
    病例:女,59岁,因"右下肢酸胀18年,加重2个月"入院。18年前因右下肢酸胀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B超检查提示为骶前肿块,遂开腹行骶前囊肿切除术,病理结果为"骶尾部囊肿伴炎症,倾向皮样囊肿伴炎症"。术后随访半年囊肿复发,曾反复行B超引导下经肛周囊肿穿刺抽液等对症治疗。近2个月来病人右下肢酸胀症状加重并出现排便不畅。入院后体检腹部无阳性体征。肛检扪及直肠右侧壁有一直径约9 cm的外压性肿块,质韧、边界清,活动可,指套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营养不良与生长激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高学金, 王新颖,
    2014 (01):  71-74.  DOI: 10.16139/j.1007-9610.a3086
    摘要 ( 255 )  
    近年研究发现,营养不良的病人出现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减低,即GH抵抗。本文就GH抵抗的产生机制及如何改善营养不良GH抵抗作一阐述。大量临床数据显示,营养不良病人存在GH-IGF-1轴紊乱现象。GH为蛋白质激素,由下丘脑腺垂体嗜酸性细胞分泌,有高度种属特异性。GH和IGF-1可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而GH功能的发挥则通过GH受体(GHR)和IGF-1的作用来实现;其中GHR是含620个氨基酸残基的跨膜糖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展
    朱宏达, 艾开兴,
    2014 (01):  75-77.  DOI: 10.16139/j.1007-9610.a3094
    摘要 ( 182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一直被认为是普外科手术中最具挑战性的手术。由于该手术是在大血管附近广泛切除,并行复杂的消化道重建,且术后可能发生致命性胰漏等并发症,所以直到1994年Gagner等[1]才报道了第1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但由于腹腔镜器械的局限性及其带来的技术困难,使LPD饱受争议[2-3]。然而,正是由于这些缺点,使机器人手术系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治疗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应用现状
    叶枫, 赵任,
    2014 (01):  78-81.  DOI: 10.16139/j.1007-9610.a3103
    摘要 ( 141 )  
    结肠直肠癌是全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20%~25%的结肠直肠癌病人在确诊时已合并肝转移,其中仅20%的肝转移灶能获得根治性切除[1-2]。目前为止,结肠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CRLM)的综合治疗仍强调外科手术为主[3]。传统开腹手术切除率低、并发症率高,一直是CRLM外科治疗的难题[1]。近年来,以腹腔镜超声和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诊断性和治疗性腹腔镜技术应用广泛,其可行性、安全性已得到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胆囊缺如的诊断与治疗
    胡春东, 邹小明, 李晓林,
    2014 (01):  82-84.  DOI: 10.16139/j.1007-9610.a3095
    摘要 ( 580 )  
    先天性胆囊缺如(congenital absence of gallbladder,CAGB)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国外报道发病率为0.010%~0.065%[1-2],国内为0.032%~0.070%[3-4]。自1701年Lemery首次报道了CAGB[1-2,5],至今,全世界已报道了400例[6],主要是病例报告,并没有形成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方法[7]。临床易误诊而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在寻找胆囊的过程中易致胆管损伤。本文就国内、外对CAGB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现状进行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小肠黏膜下基质修复组织后收缩的研究现状
    樊涛, 许军,
    2014 (01):  85-88.  DOI: 10.16139/j.1007-9610.a3104
    摘要 ( 121 )  
    小肠黏膜下基质(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是指小肠黏膜下层组织经脱细胞处理后的细胞外基质,具有抗感染、无免疫原性等特性。其作为组织修复材料,能为细胞聚集、毛细血管生成及胶原纤维爬入提供良好的框架,并因其可促进组织重构、原位组织再生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组织的缺损修复。但SIS修复组织后收缩的问题是其应用于组织修复时较为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组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革中的甲状腺病学研究——记第83届美国甲状腺协会年会
    魏涛, 樊友本,
    2014 (01):  89-90.  DOI: 10.16139/j.1007-9610.a3096
    摘要 ( 150 )  
    第83届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年会于2013年10月16日至20日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召开。围绕甲状腺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年轻医师的培训等进行了讨论。基础研究甲状腺癌基因突变点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邢明照研究发现,TERT C228T基因启动子突变合并BRAF基因突变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的高危因素,由于基因的启动子很少发生突变,因此这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发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