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7-23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3D生物打印构建复层尿道组织的初步研究
    皮庆猛,王晓磊,张志亮,周碧玉,任晓芸,陆毅,黄一雄,傅敏刚,范志宏
    2018 (5):  241-24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01
    摘要 ( 346 )  
    目的探讨利用生物打印体外构建具有复层结构的尿道空腔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将7%GelMA和2%Alginate制备复合水凝胶,分别同绿色和红色的microbeads或2×106 cells/mL尿道上皮细胞和尿道平滑肌细胞混匀,通过本实验室改进的同轴多通道打印系统,以10~20μL/min的速度推进内、外层,以80~200μL/min的速度推进CaCl2,边打印边交联;打印后不含细胞的空腔结构,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打印后含有细胞的组织,以尿道上皮细胞和尿道平滑肌细胞混合培养液于六孔板内体外培养,分别于第0~7天live/dead染色检测细胞活力,F-actin染色检测细胞铺展情况;将培养24 h的打印后组织,予以红色颜料灌注。结果复合水凝胶混合microbeads后,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内、外双层结构,复层管腔的内、外径分别为(663.66±51.74)μm和(976.84±63.43)μm,内外亚层壁厚分别为(62.06±10.45)μm和(93.78±10.25)μm。尿道细胞在第0天和第7天的细胞活力分别为84.52%和86.26%,免疫荧光染色第7天F-actin染色铺展均匀,提示细胞铺展生长。灌注过程中,打印后空腔组织内红色灌注液可以顺利通过管腔结构,颜料并无外溢,管壁无破损。结论利用复合水凝胶和同轴多通道生物打印系统可以初步构建尿道空腔结构,打印后尿道细胞可在空腔结构内长期存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胶/姜黄素纳米纤维电纺膜皮下环境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研究
    陈维明,周广东,曹德君
    2018 (5):  245-24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02
    摘要 ( 337 )  
    目的探讨以明胶/姜黄素电纺材料为支架,在动物皮下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取兔耳软骨获取软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并以明胶电纺膜(对照组)和明胶/姜黄素电纺膜(实验组)为支架构建软骨。将支架材料植入BALB/c裸鼠背部皮下后行大体观察;对支架材料及细胞-支架复合物行电镜观察;对细胞-支架复合物进行细胞增殖率检测;另将体外培养1周的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BALB/c裸鼠背部皮下,3周、12周后行组织学检测,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软骨形成情况。结果大体观察显示,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材料周围组织血管化受到明显抑制;SEM结果显示,两组材料中细胞均黏附良好;细胞增殖率检测结果显示,姜黄素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组织学观察显示,3周、12周时,两组细胞-支架复合物均有软骨陷窝形成;但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材料可见明显吸收,软骨基质形成较厚,均质性更佳。结论明胶/姜黄素材料可作为支架在裸鼠皮下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培养基压力控制的组织工程化生物膜动态培养系统的研究
    赵艳媛,颜黄苹,陈延平,曾少军,殷皓
    2018 (5):  250-25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03
    摘要 ( 390 )  
    目的研究压力大小可控的培养系统,以实现组织工程化生物膜的动态培养。方法根据帕斯卡定律的基本原理,设计培养基压力的控制方法,建立由培养皿、蠕动泵、压力控制模块、主控器与检测模块等组成的组织工程化生物膜动态培养系统。结果该系统可实现培养基于0.12~19.76 mmHg压力范围内的控制。结论该系统为适宜压力范围内的生物膜培养提供所需的压力环境,为组织工程化生物膜动态培养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缓释FGF2基因壳聚糖核壳微球提高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率的研究
    马莉,蒋思静,贾大平,赵宇
    2018 (5):  253-25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04
    摘要 ( 395 )  
    目的 构建一种缓释FGF2基因的“核壳”结构的壳聚糖缓释微球,“核”是包埋FGF2基因质粒的巯基烷基化壳聚糖 (TACS)、“壳”是羟丁基壳聚糖 (HBC)。探讨该壳聚糖核壳微球对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制备HBC@TACS-pFGF2-EGFP壳核缓释微球,检测该壳核结构包载基因相较于核结构包载基因缓释的释放规律。Westernblot检测该缓释微球体外转染293T细胞后表达FGF2蛋白的情况。取18只新西兰白兔用于颗粒脂肪移植实验。兔左耳作为实验组,移植2 mL脂肪颗粒和HBC@TACS-pFGF2-EGFP,兔右耳作为对照组,移植2 mL脂肪颗粒和HBC@TACS-空载质粒。分别于颗粒脂肪移植术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切取标本,并行大体观察、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脂肪移植成活率及新生血管密度。结果 HBC@TACS-pFGF2-EGFP在体外可缓慢释放pFGF2-EGFP基因,而且在转染293T细胞后可成功表达FGF2蛋白。颗粒脂肪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取材,发现移植后的脂肪组织体积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组的脂肪移植成活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HE染色显示,实验组的新生脂肪组织细胞排列较对照组更为规则;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脂肪组织的新生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缓释FGF2基因的HBC@TACS-pFGF2-EGFP微球可提高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后浅层X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
    顾蔚翔,陈立彬,常正武
    2018 (5):  258-26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05
    摘要 ( 758 )  
    目的探讨术后浅层X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选择已接受手术切除的172例瘢痕疙瘩患者(263个手术部位),术后24 h内接受首次浅层X线放射治疗。剂量分割方式:每天1次,每次5 Gy照射,连续治疗4 d。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并评价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等。结果浅层X线放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244/263);按病变区域分析,头颈区总有效率94.6%(106/112),躯干区总有效率91.5%(86/94),四肢区总有效率91.3%(52/57)。本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浅层X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的非手术治疗
    张帅,李军,刘翔琪,董晨彬
    2018 (5):  260-262.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06
    摘要 ( 364 )  
    目的探讨耳郭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12月以耳郭矫形器治疗的耳郭形态畸形患儿28例(34侧),平均年龄37.62 d(12~105 d)。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由未参与治疗的医生和患儿家长进行效果评价,并将患儿分为<6周龄和≥6周龄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耳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平均治疗维持时间33.88 d(18~59 d)。医生对治疗结果的评价:满意31侧(91.2%),一般3侧(8.8%);患儿家长评价:满意29侧(85.3%),一般5侧(14.7%)。两组患儿的疗效评价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皮损1例、皮疹2例。结论耳郭矫形器治疗先天性耳郭形态畸形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方案;推荐治疗年龄为出生后3个月内,尤其是新生儿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瓦合瓣修复上颌骨骨折后腭部穿孔的效果评价
    张勇,杨成帅,张楚茜,回文宇,刘念,张诗雷
    2018 (5):  263-265.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07
    摘要 ( 309 )  
    目的评价改良瓦合瓣修复上颌骨骨折后腭部穿孔的效果。方法 2015年至2017年,采用改良瓦合瓣修复10例上颌骨骨折后腭部穿孔患者。结果所有患者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6个月,患者腭部形态良好,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通过合适病例的选择,改良瓦合瓣修复上颌骨骨折后腭部缺损可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简单实用,手术创伤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镜辅助下乳腺良性病变切除同期行隆乳术的临床应用
    陈静,王少强
    2018 (5):  266-268.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08
    摘要 ( 339 )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乳腺良性病变切除同期行乳腺后间隙隆乳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合并乳腺良性病变的隆乳患者43例。根据患者情况,标记乳腺病损的切除范围,设计拟置入假体所需剥离的范围,选择适宜假体。经腋窝入路在内镜辅助下建立乳腺后间隙,应用穿刺引导技术定位乳腺病损并切除,然后置入假体。术后留置负压引流3~6 d。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3.6±20.4) min,术中出血(36.6±4.8) m L,术后引流(3.4±1.2) d,单侧乳腺引流量为(216.5±21.7) mL。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均无乳头、乳晕感觉异常。2例出现局部腺体轻度凹陷,1例出现BakerⅡ级包膜挛缩。其余患者乳腺外形丰满圆润,手感柔软,活动度好,无假体移位、双侧不对称及双峰乳形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乳腺良性病变的隆乳患者,内镜辅助下乳腺良性病变切除同期行隆乳术安全可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型支架联合手部多功能支具在防治虎口挛缩中的应用研究
    叶惠萍,王应琼,高峻青,张家盛,付记乐
    2018 (5):  269-29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09
    摘要 ( 386 )  
    目的探索微型支架联合手部多功能支具防治虎口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急诊手部虎口损伤患者42例,按治疗方式随机分成4组:支架+支具治疗组、支架治疗组、支具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各组治疗后随访16周,观察并记录患者虎口宽度及虎口角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比各方案的优越性。结果①支架+支具治疗组、支架治疗组、支具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术后16周虎口宽度分别增大(24.1±5.8)mm、(9.6±4.6)mm、(15.8±1.9)mm、(4.0±5.4)mm,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支架+支具治疗组、支架治疗组、支具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术后16周虎口角分别增大(23.5±6.1)°、(9.6±4.6)°、(15.7±1.9)°、(3.9±5.4)°,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1例支架针孔感染,经换药后治愈,其他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型支架联合手部多功能支具应用于防治虎口挛缩治疗,能有效增大虎口宽度及虎口角,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颈阔肌肌皮瓣在颌面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刘莉,刘宏超
    2018 (5):  272-27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10
    摘要 ( 444 )  
    目的讨论颈阔肌肌皮瓣在颌面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125例颌面部创伤修复患者,其中63例采取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实验组),62例行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供区创面愈合时间、受区创面愈合时间、颌面部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供区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受区创面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颌面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皮瓣坏死率(3.17%vs. 11.29%)、并发症发生率(12.70%vs. 24.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创伤,能够显著降低术中风险,提高颌面部功能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眶隔脂肪颗粒化回植矫正泪槽沟畸形
    高慧,刘超,吴小会,李燕,谢淼,郭莉,康彦玲,苗梦晗,杨军
    2018 (5):  275-276.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11
    摘要 ( 315 )  
    目的探索眶隔脂肪颗粒化回植矫正泪槽沟畸形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选择合并泪槽沟畸形、下睑皮肤松弛的眼袋患者60例,采用下睑肌皮瓣法释放并取出眶隔脂肪,剪切成微小颗粒回植于泪槽沟凹陷区域,并去除多余皮肤及眼轮匝肌。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除1例因眶隔脂肪不足行二次充填外,其余患者睑袋消失,泪槽沟、眼周皱纹在外观上均得到明显改善,下睑区平整紧致,无凹凸不平,未触及结节。结论对于伴有泪槽沟畸形、下睑皮肤松弛的眼袋患者,采用眶隔脂肪颗粒化回植,脂肪成活率高,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点阵激光在面部年轻化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蔡源源,靖昌瑞,李永忠
    2018 (5):  277-279.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12
    摘要 ( 419 )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对60例面部皮肤老化患者采用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效4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3%。治疗后2个月,患者鼻唇沟、面部、眉均得到明显提升;治疗后6个月的提升程度明显高于治疗后2个月(P<0.05)。本组患者治疗后即刻VAS评分为(2.65±1.01),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为96.67%。术后未出现瘢痕、感染、色素沉着、水疱、丘疹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年轻化,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咬肌肌电分析
    卞洁,孟志兵,黄锦华,郭军
    2018 (5):  280-281.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13
    摘要 ( 300 )  
    目的通过肌电图检测,观察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对咬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选取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患者18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行咬肌肌电图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咬肌肌力下降明显(P<0.05);术后1年时咬肌肌力基本恢复,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1年患者的咬肌功能基本恢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清醒镇静在脂肪抽吸术中的应用
    方舒东,周驰,支延康,孙宇,姜虹
    2018 (5):  282-28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14
    摘要 ( 371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脂肪抽吸术中清醒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共40例行脂肪抽吸术的女性患者入选(ASAⅠ~Ⅱ级)。镇静诱导予以右美托咪定1μg/Kg作为负荷量,时间10 min,然后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每小时0.4μg/Kg。肿胀液注射前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术中手术刺激患者有体动时,追加舒芬太尼5~10μg。术毕前5~10 min停止药物输注。分别记录镇静前、静注右美托咪定15、30和60 min以及术毕时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变化,Ramsay镇静分级。观察有无低氧血症、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并发症。记录总麻醉时间和各药物用量。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Ramsay镇静分级2~4级。镇静后各时间点的患者心率均低于镇静前(P<0.05)。与镇静前相比,镇静后15 min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明显(P<0.05),而镇静后其他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与镇静前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镇静后的呼吸、SpO2无明显下降(P>0.05)。术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呼吸抑制,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麻醉时间为(168±58) min,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的用量分别为(126±36)μg和(15±5)μg。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可安全应用于脂肪抽吸术中的清醒镇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阶段性延续护理对提高唇腭裂患儿健康结局的影响
    黄莹,胡佳骅
    2018 (5):  285-28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15
    摘要 ( 335 )  
    目的探究阶段性延续护理对提高唇腭裂患儿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90例唇腭裂患儿按方便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阶段性延续护理。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伤口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延续护理有助于降低唇腭裂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能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患儿伤口的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婴幼儿手部整复术后漫画式情境健康教育手册的临床应用
    杨佳菲,卞薇薇,王海蓉,陆玮,董莉萍
    2018 (5):  288-29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16
    摘要 ( 332 )  
    目的设计婴幼儿手部整复术后漫画式情境健康教育手册,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行手部整复手术的6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口头宣教,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婴幼儿手部整复术后漫画式情境健康教育手册。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术后护理宣教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试验组家长术后宣教内容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口头健康宣教相比,漫画式情境健康教育手册能有效地促进患儿家长对术后护理宣教内容的记忆及掌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治疗进展
    周晓博,杨军,罗旭松
    2018 (5):  291-294.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17
    摘要 ( 502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术后高复发率是其治疗的难题,彻底切除瘤体并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组织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术前三维重建技术已逐渐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可用于辅助术前详细规划并指导术中精准切除瘤体。本文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并着重探讨了术前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疗中的价值,以期为该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肪组织长期储存的研究进展
    张佩祺,周双白,李青峰
    2018 (5):  295-297.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18
    摘要 ( 312 )  
    自吸脂术出现以来,使用脂肪组织进行软组织填充已成为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临床仍存在一处填充需要多次移植的情况。如能一次抽吸后对脂肪进行妥善保存,并在需要时进行再次注射,就可以减少抽脂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因此,对脂肪组织进行长期储存并减少其重吸收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脂肪组织长期储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米脂肪在自体脂肪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康德旎,钱传沐,栾杰
    2018 (5):  298-300.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8.05.019
    摘要 ( 334 )  
    自体脂肪移植具有来源广泛、获取方便、生物相容性好及手术创伤小等诸多优点,是整形外科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但高吸收率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纳米脂肪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组织再生、抗衰老等方面显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纳米脂肪在自体脂肪移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