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16, Vol. 16 ›› Issue (05): 1-5.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5.001
• 特稿 • 下一篇
刘性峰, 王宏
出版日期:
2016-09-28
发布日期:
2020-07-25
作者简介:
刘性峰,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中国典籍英译。电子邮箱:oliverliu@163.com。王宏,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中国典籍英译。电子邮箱:hughwang116@163.com。王宏,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典籍英译研究会副会长,已出版发表学术成果100项,其中译著43部、学术论文57篇。其代表作全英文版《梦溪笔谈》(BrushTalksfromDreamBrook)、《明清小品文》(TheShortEssaysoftheMingandQingDynasties)、《清代城市生活长卷》(TheUrbanLifeoftheQingDynasty)分别于2011年、2013年和2014年由英国帕斯国际出版社(PathsInternationalLtd.)出版,全英文版《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RethinkingEducation:ExplorationsinTheoryandPractice)2012年由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TheMcGraw-HillEducationCompanies)出版。王宏教授还主持国家出版重大工程“大中华文库”《墨子》(汉英对照)、《梦溪笔谈》(汉英对照)、《山海经》(汉英对照)、《明清小品文》(汉英对照)、《国语》(汉英对照)等。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报》、《扬子晚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媒体曾多次采访王教授,对其在中国典籍英译领域做出的贡献予以广泛的报道。
基金资助:
Online:
2016-09-28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本文是对王宏教授的访谈录。访谈从王教授与翻译的结缘谈起,并结合其翻译与治学的经历,针对翻译、翻译研究、翻译教学、典籍英译和汉译英能力等话题展开讨论。这些深刻见解对当下的翻译研究、典籍英译,以及青年译者和学者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中图分类号:
刘性峰, 王宏. 走进绚丽多彩的翻译世界——王宏教授访谈录[J]. 当代外语研究, 2016, 16(05): 1-5.
Chesterman, A. 1998. Contrastive Functional Analysis [M].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Gentzler, E. 2001.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Pym, A. 1992. Translation error analysis and the interface with language teaching [A]. In C. Dollerup & A. Loggegaard.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Training, Talent and Experience [C].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Benjiamins. 277-288. Toury, G. 1995.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Venuti, L. 1998.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马会娟、管兴忠. 2010. 发展学习者的汉译英能力[J]. 中国翻译(5):39-44. 王宏、张玲. 2016. 中国专业翻译学位教育:成绩、问题与对策[J]. 上海翻译(2):13-17. 王宏. 2007. 对当前翻译研究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J]. 上海翻译(2):4-8. 王宏. 2011. 怎么译:是操控,还是投降?[J]. 外国语(2):84-89. 王宏. 2012a. 走进绚丽多彩的翻译世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宏. 2012b. 汉英能力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J]. 外语研究 (2):72-76. 王宏. 2012c. 中国典籍英译:成绩、问题及对策[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4):9-14. 杨晓荣. 2002. 汉英能力解析[J]. 中国翻译(6):16-19. |
[1] | 岳峰, 朱汉雄. 红色翻译史概述[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42-49. |
[2] | 倪秀华, 李启辉. 1949~1966年红色经典的翻译与海外传播[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50-61. |
[3] | 罗天, 穆雷. 我国红色军事思想的海外翻译与传播考察——以游击战和持久战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4(4): 62-72. |
[4] | 任东升, 季秀妹. 基于“政治等效”的外交话语隐喻英译策略——以2019年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3(3): 84-95. |
[5] | 吴建广, 聂馨蕾. 从衔接与连贯谈 《共产党宣言》 最后一句的翻译[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2(2): 64-74. |
[6] | 方梦之. 我国译学话语体系的勃兴之路[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1(1): 29-37. |
[7] | 杜世洪, 王渝. 生态翻译学的还原论与整体论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1(1): 86-96. |
[8] | 翁义明, 王金平. 文学语篇机器翻译的特征与局限——汉语流水句人机英译对比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50(6): 128-137. |
[9] | 尚文博.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学术翻译文本逻辑关系的显化特征——以Handbook of Social Justice in Education的翻译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49(5): 110-120. |
[10] | 孙婷婷. 新时代翻译教育再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教育”国际研讨会述评[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49(5): 121-126. |
[11] | 朱晓映. 黄源深翻译美学思想探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49(5): 23-33. |
[12] | 张思永. 翻译过程的跨学科研究发展与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49(5): 91-100. |
[13] | 王铭玉. 文明互鉴 文明互译[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48(4): 1-12. |
[14] | 许文胜, 方硕瑜. “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在英语社会的传播与接受——基于G20国家新闻报道的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48(4): 82-95. |
[15] | 武建国, 张赢月, 郝美丽. 功能语境重构与商业读物的翻译——以The Four: The Hidden DNA of Amazon, Apple, Facebook, and Google的汉译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47(3): 120-12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