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18, Vol. 18 ›› Issue (01): 73-81.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1.012
梁本彬
发布日期:
2020-07-25
作者简介:
梁本彬,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电子邮箱:liangbb@cque.edu.cn
基金资助:
LIANG Benbin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对CAT在翻译实践中的优势作用,学界普遍认为只能在技术类文本中发挥,不适合运用到人文类图书翻译之中。本文从分析人文类图书的翻译出版现状入手,剖析当前主流的“MT+CAT+PE”翻译模式的各个环节,结合笔者运用CAT翻译人文类图书的成功案例,论证了CAT可以而且应该运用到人文类图书翻译项目之中,并在人文类图书翻译项目中充分发挥CAT在翻译效率、质量、流程管理方面的巨大优势。
中图分类号:
梁本彬. 人文类图书翻译中的CAT可行性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8, 18(01): 73-81.
LIANG Benbin.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CAT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Humanities Books[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18, 18(01): 73-81.
Austermuehl, F. 2006. Electronic Tools for Translators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owker, L. 2002.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M]. 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Proz.com. 2012. State of the industry: Freelance translators in 2012 [OL]. [2017-07-24]. http://www.proz.com/industry-report/2012. Quah, C. K. 2008.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Rico, C. & E. Torrejón. 2012. Skills and profile of the new role of the translator as MT post-editor [J]. Revista Tradumàtica: Tecnologies de la traducció (10):166-178. TAUS. 2010. Post-editing in Practice [OL]. [2017-06-18]. https://www.taus.net/think-tank/reports/postedit-reports/postediting-in-practice. Vasconcellos, M. 1987. A comparison of MT post-editing and translational revision [A]. In K. Kummer (ed.). Proceedings of the 2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C]. Medford: Learned Information. 409-441. 崔启亮. 2014. 论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J]. 中国翻译(6):68-73. 冯全功. 2017. 基于受控语言的译前编辑对机器翻译的影响[J]. 当代外语研究(2):63-68, 87. 冯全功、崔启亮. 2016. 译后编辑研究:焦点透析与发展趋势[J]. 上海翻译(6):67-74, 89. 冯全功、张慧玉. 2015. 全球语言服务行业背景下译后编辑者培养研究[J].外语界(1):65-72. 黄立波、王克非. 2011. 语料库翻译学:课题与进展[J]. 外语教学与研究(6):911-923. 柯飞. 2002. 双语库:翻译研究新途径[J]. 外语与外语教学(9):35-39. 凌双英. 2015. 译言网图书翻译出版模式探讨[J]. 科技与出版(11):90-94. 罗湛. 2014. 浅谈引进图书中的几个问题[J]. 出版广角(11):73-75. 孙晓青、车忱. 2013. 畅销书翻译质量堪忧[J]. 编辑之友(5):88-90. 王华树. 2014. 信息化时代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研究[J]. 外文研究(3):92-97. 王华树. 2015. 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王克非、秦洪武. 2015. 论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教学与研究(5):763-772. 王正、孙东云. 2009. 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在网络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 上海翻译(1):73-77. 徐彬. 2005. 计算机技术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及其影响[D]. 济南:山东大学. 徐彬、郭红梅. 2012a. 出版翻译中的项目管理[J]. 中国翻译(1):71-75. 徐彬、郭红梅. 2012b. 计算机辅助翻译环境下的质量控制[J]. 山东外语教学(5):103-108. 徐彬、郭红梅. 2015. 基于计算机翻译技术的非技术文本翻译实践[J]. 中国翻译(1):71-76. 徐彬、郭红梅、国晓立. 2007. 21世纪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J]. 山东外语教学(4):79-86. 周宏敏. 2010. 提高外版图书翻译质量浅议[J]. 出版科学(4):26-27. 周兴华. 2015. 计算机辅助翻译协作模式探究[J]. 中国翻译(2):77-80. 朱一凡、王金波、杨小虎. 2016. 语料库与译者培养:探索与展望[J]. 外语教学(4):91-95. 朱玉彬、陈晓倩. 2013. 国内外四种常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比较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1):69-75. |
[1] | 杜世洪, 王渝. 生态翻译学的还原论与整体论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 2021, 451(1): 86-96. |
[2] | 湛军. 商务英语学科框架与构成要素[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50(6): 7-18. |
[3] | 陈新仁. 外语学者科研成果国际化刍议[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50(6): 5-6. |
[4] | 彭文青, 王金波. 借鉴还是抄袭?——张亦文《三国演义》英文节译本存疑[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6): 98-110. |
[5] | 冯全功, 顾涛. 旅游景区的翻译景观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6): 83-97. |
[6] | 坂井洋史. 漫忆《九月寓言》日译本及其他[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5): 85-95. |
[7] | 褚东伟. 为了艺术的艺术:张炜小说英译散论[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5): 96-105. |
[8] | 周远航. 论文学翻译风格的批评路径——以《酒国》的翻译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5): 106-117. |
[9] | 邓凌云, 余环. 中外笔译质量要求的对比研究与启示[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4): 115-123. |
[10] | 孔令翠, 刘芹利. 中国农学典籍译介梳理与简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4): 106-114. |
[11] | 颜静兰, 余孙文. 移情障碍视域下《秋声赋》两个英译本的评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3): 114-121. |
[12] | 黄怡. 从传播学视角看软新闻英译的归化策略——以China Daily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3): 122-128. |
[13] | 汪晓莉, 卢秋真. 前景化视角下的人物形象英译——以《芙蓉镇》中胡玉音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2): 105-115. |
[14] | 周志莲, 刘绍忠. 基于可比语料库的英译改译[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 19(02): 83-94. |
[15] | 朱波. 翻译的战略传播观——以“中国关键词”项目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446(2): 111-11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