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8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8-11-2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卷首语
    2018 (06):  0-0. 
    摘要 ( 156 )   PDF(601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稿
    国家经济发展需求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危机及其出路
    蔡基刚
    2018 (06):  1-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01
    摘要 ( 894 )   PDF(1801KB) ( 166 )  
    英语专业的危机在于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和坚持英语专业本质是人文教育,因此培养的毕业生很难满足国家和社会对跨界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英语专业要勇于突破,增设专门用途英语学科方向,致力于培养除英美语言文学之外的其他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方面的英语专门人才,即用英语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构建,培养他们用英语汲取和表达各专业和行业内容的能力。英语专业及其支撑的学科只有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才能发展,这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规划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对话、争鸣和探索
    2018 (06):  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1410
    摘要 ( 321 )  
    回首两千多年前的世界,在几乎相同的时间,中外思想界都曾涌现过不同学派甚至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而由此所形成的思想和学术成果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惠泽了人类的世世代代。这种"争芳斗艳"在西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话"(dialegesthai),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正是"对话"开创了西方绵延的学术史,铸就了其文明的核心元素。从文学史上看,"对话"集大成者当属被称作"老师"的荷马。据统计,一万六千多行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仅对话就占据了80%以上的篇幅,在西方世界世代相传的"阿喀琉斯之怒"就是其典型代表。在这场至高无上的统帅与骁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稿
    英语专业的困境与出路
    查明建
    2018 (06):  10-1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02
    摘要 ( 1156 )   PDF(1183KB) ( 271 )  
    英语专业为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但英语专业也累积了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本文分析了英语专业当下所面临的困境,指出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学科观念模糊、专业意识淡漠、偏离专业本位,混淆了英语与英语专业、英语学习与英语专业学习的根本区别,致使英语专业受到严重误解;工具化和功利化观念严重;全国英语专业超大规模化扩展,更加重了英语专业正本清源、固本开新的困难,严重阻碍了英语专业的未来发展。针对英语专业存在的危机,只有明确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性质,坚持英语专业的人文性,强化专业意识,才能破除英语专业“工具论”、“无用论”等观念,抓住外语学科五大学科方向设立的契机,实行英语专业人文化综合改革,增强大文科意识和跨学科意识,扩大和深化英语专业的内涵建设;才能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专业教学、教师发展等方面体现专业内涵和人文品质,增强英语专业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彰显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和英语专业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治疗英语本科专业“毛病”急需厘清的问题
    曲卫国, 陈流芳
    2018 (06):  16-1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03
    摘要 ( 356 )   PDF(612KB) ( 120 )  
    大多数学者在讨论英语本科专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时并没有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没有意识到英语专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所出现的问题不是语言教学问题,而是英语专业的本科建设问题。解决英语本科专业所出现的“毛病”,要从如何理解和构建该专业的大学本科性出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语专业究竟哪一点对不起良心?
    孙毅
    2018 (06):  19-2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04
    摘要 ( 702 )   PDF(1328KB) ( 168 )  
    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在教育部吴岩司长针对全面整顿本科教学秩序的讲话后,对号入座,剑指英语专业,批判其培养规模过大,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毕业生就业困难,继续考取本专业研究生的学生数量偏少等问题,转而直接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将英语专业从传统的人文型向工具化的复合型引导。本文与蔡基刚持相反的观点,拟就其提出的所谓“四个衡量条件”来为英语专业正声维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广义修辞学视角看英语专业救赎
    郑珺, 林大津
    2018 (06):  25-3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05
    摘要 ( 354 )   PDF(1426KB) ( 75 )  
    《文汇报》刊载蔡基刚一文,批评中国英语专业为“对不起良心的专业”,他认为现有大部分英语专业为英美语言文学培养方向,偏离了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也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之所以还保留英语专业,是英语专业教师保饭碗以及硕导和博导维护个人地位的功利性驱动。因此,蔡文“救治”英语专业的药方有二:一是“休克式”停招英语专业,在硕士层次直接从理工科学生中招收硕士生攻读石油英语等专门学术英语;二是英语专业必须改造成“英语+材料(+财经、+营销)”双学位模式。蔡基刚的专业危机意识以及忧国忧民情怀,可敬可佩,然而其文论点、论据、论证和结论均失之偏颇,逻辑推理也不甚合理,亟待逐一深度剖析,以示正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语专业:对不起“良心”吗?
    何三宁, 张道振, 李翠英, 陈宁阳, 石冠辉, 杨承松, 范娜, 李廉, 黄赛芳, 晏刚, 张健, 范鹏华, 吴慧坚
    2018 (06):  32-4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06
    摘要 ( 555 )   PDF(2942KB) ( 177 )  
    自2018年11月6日《文汇报》APP发布“英语专业是否是‘对不起良心的专业’?复旦学者:‘病得不轻’”一文以来,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英语专业硕、博士生、英语教育专家学者纷纷结合自身经历,解读蔡基刚提及的标准,探讨“英语专业无良心说”的合理性。他们或直言英语专业发展的困境不是数量问题,而是质量问题,如果“只保留少而精”的英语专业则要考虑就业需求、院校办学特色和人才输送等多方面因素,而各大高校的英语专业是根据自身发展规划、社会需求以及所在地区的需求而设计的,这意味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具有多样性,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以概之;当中,有英语专业毕业生坦言确有尝试转型者,但实践成功者不多,反而在这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建议在教学内容上可从“学英语”转向“用英语学”来增加学科存在感和含金量;也有一线的英语专业教师认为把英语专业、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三者结合起来是高校办好英语教学的关键,这样既顾及了英语教育的接受面,又考虑到了语言、专业研究的深度问题;还有学者回本溯源,思考英语专业本质,指出“明德、求是、创新”六字是衡量所有专业良心的尺度,而英语专业在这六字上具有直接的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语专业的属性:工具还是人文?
    张和龙, 严世清, 幸君珺, 赵宏, 姜学龙, 王亚光, 侯明华, 杨蕾, 陈彦旭, 蕈江华, 高雪松, 杨京鹏
    2018 (06):  46-6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07
    摘要 ( 828 )   PDF(3233KB) ( 129 )  
    蔡基刚提出的“坚持英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抹杀了英语专业的学科性和专业性,是培养不出‘大才’的根源”这一论断一石激起千层浪,专家学者就英语专业属性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或肯定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批判蔡基刚的实用主义思想,指出所学英语专业知识对人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英语专业要回归其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正是人文性强这一特质造就英语专业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持这些立场的学者批判蔡基刚“科技至上”的理念,直言英语专业教师转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提出培养“新工科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主要是公共外语的责任而非英语专业的任务这一论断。或从实际效用的角度肯定英语专业工具性的必要性,预见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会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流形态。更有另辟蹊径者从历史维度看英语专业毕业生满足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实际需求,认为英语专业本身具有实用性。也有学者从哲学角度看英语专业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辩证统一。各家众说纷纭,雄辞论道,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视角看新时代英语专业发展方向
    杨永林, 张文茹, 朱波, 柴湛涵, 黄立鹤, 魏耀章, 焦丹, 余苏青, 张玉双, 王霞, 刘江, 张慧玉, 许环光, 杨一铎, 林克难, 顾静
    2018 (06):  61-8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08
    摘要 ( 755 )   PDF(4234KB) ( 245 )  
    虽然蔡基刚已就外语教育规划提出洋洋洒洒的若干建议,但是本系列专家学者立足教学实践和时代需求,直抒胸臆,也从多视角探讨了新时代英语专业发展方向。或聚焦综合英语类课程的不必要性,提出英语专业改革应该为真正的专业化而不是蔡基刚提及的工具化;或结合自身学校办学特色,指出应加强专业教师、学生、国际机构和用人单位的互动,以托起英语专业的“腰”;英语专业改革和教学团队建设双管齐下,不仅着眼英语专业的出路问题,提出英语专业改革走学科型、通专融合型和复合交叉型道路,要适当扩展与其他专业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的比例;教学团队还应形成“英语+专业”的模式,鼓励跨学科课程建设。有专家认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由于学科跨度太大,目前阶段还很难推广;而就英语专业毕业生不从事相关专业相关职业的现状,专家学者有自己的现实考量,认为语言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不是我国特例,也不能说明是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的失败,且培养新工科复合型人才不一定是英语专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应该专注学科本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新时代外语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王银泉
    2018 (06):  81-9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09
    摘要 ( 427 )   PDF(2331KB) ( 114 )  
    本文在简要解读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新时代外语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五大对策。新时代的外语教育应该顺应新的形势,彰显新的理念,呈现新的气象,基于外语教育规划的转型升级,在新《国标》的指引下,通过课程设置、课堂设计、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革新,实现语言能力(技能+学习策略)、人文素养(知识+学科交叉)、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教育)等关键能力的融合,大力推进创新性人才培养,提升个人和国家外语能力,希冀培养出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战略的高规格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语境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再探究:问题与出路
    任文
    2018 (06):  92-9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10
    摘要 ( 519 )   PDF(1502KB) ( 293 )  
    过去十年,语言服务业的强势崛起、翻译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都给新时代语境下翻译实践领域带来了诸多变化,也使翻译教育面临前所未见的巨大挑战。然而,迄今翻译教育机构却尚未做出及时调整与应对,本文首先阐述当下翻译实践领域出现的五大变化,进而分析翻译教育面对这些变化时存在的五大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目前中国数量众多,但质量堪忧的BTI/MTI项目应该进行分流,并给出应对上述变化、解决现存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新时代语境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翻译教育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语教学与研究
    写作教师身份视角下的二语写作
    滕延江
    2018 (06):  99-10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11
    摘要 ( 311 )   PDF(1278KB) ( 117 )  
    长期以来,二语写作领域较多关注学习者的研究,而对承担写作教学任务的写作教师的研究则相对少见。实际上,写作教师的教学理念、写作观、成长经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写作教学实践。近年来兴起的身份研究为了解写作教师的个体成长经历与职业身份塑成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文章以文献分析方法为主,系统梳理写作教师身份与二语写作之间的关系,从写作教师的身份特征入手,探讨写作教师职业身份建构,写作教师写作实践,写作教师身份研究方法等层面内容。结果显示:二语写作教师存在:(1)身份定位认识不清;(2)“重语言教学、轻写作教学”,“重技能修改、轻内容文体讲解”;(3)“重 ‘教’、轻‘写’”等问题。结论与启示:二语写作教师身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教学实践。同时,文章从研究主题(人工智能)、研究方法(叙事研究)和研究对象(学生主体)层面展望了二语写作教师身份研究领域的新课题,希冀对二语写作教学提供多维思考与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英语沉浸式教学与习得性无助:问题与对策
    李霄垅, 张冰清
    2018 (06):  106-11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12
    摘要 ( 419 )   PDF(1315KB) ( 185 )  
    习得性无助是英语学习中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而在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授课的沉浸式英语教学模式下,习得性无助感更是常见。当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时,会导致认知、情绪、动机上的障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危害,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是一种严峻挑战,因此值得认真关注和研究。本文分析当今国内高校大学英语授课普遍采用的沉浸式英语教学模式及其导致的习得性无助心理特征。通过探讨其成因,提出针对这一教学模式下习得性无助的学生的教育措施。文章认为,只要增强对大学英语沉浸式教学引发学生习得性无助机制的认识,有针对性地推进大学英语沉浸式教学改革,消除和减少引发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因素,就能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发生,就能使沉浸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使大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综合发展各自学科专业能力与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叙事学研究
    “花园路径”叙事效应的读者反应——以阿瑟·米勒的剧本为例
    方颖
    2018 (06):  112-11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13
    摘要 ( 387 )   PDF(1265KB) ( 107 )  
    本研究旨在探讨二语学习者阅读戏剧文本时对“花园路径”叙事策略的反应及其认知加工特点。两组受试共56名受试参加了一项阅读实验。采用E-prime 2.0收集数据,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使用Adobe Audition CC记录其选择的理据,使用SPSS 25.0分析受试两组在两个阅读场景测试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间。结果:(1)该叙事策略在高、低英语水平组受试者身上可产生相似的误导效应,原因在于读者过分依赖其先存的相关认知图式,未能有效识别偏离常规的文本结构所隐含的信息。(2)低水平者被误导的人数较多。高水平者从“花园路径”迷途折返的比例高于低水平者。他们阅读耗时较低水平者长是因为遇到疑惑时能仔细对信息进行再加工,修正先前的认知。(3)有三位高水平者未受该叙事策略误导,原因在于他们对剧本对话和舞台指令的仔细研读,并能在戏剧场景切换中,发现矛盾,去伪存真,即时更新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在现代主义戏剧教学中,应强化学生文本细读的意识,使其学会从遣词、造句等文体特征去把握文本潜在的连贯,构建其识别诸如“花园路径”等叙事策略的认知机制,更好领悟戏剧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话前沿 回归本土——2017年中国叙事学研究述论
    万晓蒙, 李亚飞
    2018 (06):  119-12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8.06.014
    摘要 ( 478 )   PDF(1533KB) ( 162 )  
    2017年是中国叙事学研究蓬勃发展的一年。无论是前沿理论和方法的延伸和创新,还是中国特色叙事理论和素材的挖掘,都产生了不少意义非凡的成果。本文旨在对2017年中国叙事学研究状况作一概览。文章首先总体概述了2017年中国的叙事学研究情况,随后从西方理论拓展、本土叙事学开发、跨界叙事研究三个方面进一步详述了中国叙事学在这一年的发展特征。总体来讲,虽然2017年中国叙事学研究在与西方理论接轨的当代叙事学研究和中国传统叙事学研究方面都颇有进展,但仍有很多亟待开发与补充的空间。鉴于此,本文建议相关学者和研究机构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并在研究中注重理论兼容性和本土素材的采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congratulates Francois Recanati on his election to College de France on November 25th 2018
    2018 (06):  12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1424
    摘要 ( 293 )  
    Recanati教授是国际语言哲学界公认的领军人物,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所主任,欧洲分析哲学学会的共同创始人和前任主席,美国人文和科学学院外籍院士。他的研究方向为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发表出版了诸多论文、专著。其中,国内出版的译著有四部:《字面意义伦》(刘龙根胡开宝译)、《真值条件语用学》(刘龙根王晓飞译)、《心理档案》(刘龙根伍思静译)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