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技术 ›› 2018, Vol. 32 ›› Issue (01): 27-32.doi: 10.3969/j.issn.1006-8244.a0892
张雪松, 李雪亭, 刘友朋,
出版日期:
2018-03-31
发布日期:
2020-07-25
通讯作者:
张雪松
基金资助:
Online:
2018-03-31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通过研究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流动方式,及锥齿轮机构耦合器工作原理设计了电机助力耦合器控制策略。阐述了耦合器在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运行中的控制原理,建立了耦合器控制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了耦合器控制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论证了耦合器电机助理控制策略在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耦合器电机助力控制策略能很好的保证车辆动力分配。
中图分类号:
张雪松, 李雪亭, 刘友朋,.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锥齿轮耦合器控制系统设计[J]. 传动技术, 2018, 32(01): 27-32.
[1] | 姜余, 陈自强. 可变环境温度下锂离子电池平均温度估计[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7): 781-790. |
[2] | 刘洋, 肖扬, 喻凡, 罗哲,. 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分析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J]. 传动技术, 2019, 33(03): 3-13. |
[3] | 彭程,朱剑昀,陈俐. 基于模型参考控制的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7, 51(10): 1196-1201. |
[4] | 艾加斌, 张建武, 刘栋豪, 张彤,. CHS混合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J]. 传动技术, 2017, 31(04): 3-9. |
[5] | 宁甲奎, 田辉, 赵彬,. 基于P2构型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启动发动机过程协调控制[J]. 传动技术, 2017, 31(03): 19-23. |
[6] | 陈岳, 殷承良,. 基于DCT的混合动力电驱变速器的研究及电气设计[J]. 传动技术, 2017, 31(01): 18-24. |
[7] | 臧立彬;刘海;武一民;陈勇;李中哲;贾森;. 串联式重型混动汽车动力总成弹性体模态试验识别研究[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7, 33(01): 147-151. |
[8] | 朱利静;陈浩;李永芳;. 并联式液驱混合动力车设计分析[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6, 32(04): 163-166+171. |
[9] | 郑昌舜,. 主流E-CVT动力分流混动变速器简析[J]. 传动技术, 2016, 30(04): 18-28. |
[10] | 郑路路, 黄宏成, 朱海健, 谢先宇,. 基于上海市某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行驶工况和电流工况研究[J]. 传动技术, 2016, 30(03): 3-7. |
[11] | 王素粉,. 液压混合动力在挖掘机上应用研究[J]. 传动技术, 2016, 30(02): 34-37. |
[12] | 龚进;陈保卫;龚俊;张大庆;胡鹏;李曙;高继松;. 基于动态规划的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优化与试验[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6, 32(01): 137-142. |
[13] | 牛礼民,叶李军,阮晓东. 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的智能体控制技术[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5, 49(08): 1108-1113. |
[14] | 梁俊毅,张建龙,马雪瑞,殷承良. 基于多混沌算子遗传算法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优化[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5, 49(04): 442-449. |
[15] | 刘鹏1,朱建新1,储爱华2,周兴叶2. 基于热模型的动力电池热故障诊断系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5, 49(04): 487-49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