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4-11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于滑模的线控转向车辆横向稳定性分层控制
    万文斗, 喻凡, 陈俐
    2023 (1):  3-12. 
    摘要 ( 14 )  
    为提升线控转向车辆的横向稳定性,针对线控转向系统提出了一种分层控制策略,其中上层控制包括轮胎侧偏刚度估计器和主动转向控制器,下层控制包括转向跟随控制器。当车辆以极小转向角稳定行驶时,上层控制将首先估计出前后轮胎侧偏刚度。而后在车辆转向行驶过程中,主动转向控制器将结合轮胎侧偏刚度估计值并根据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推导出与驾驶员输入前轮转角相对应的车辆稳态转向时的横摆角速度,将其作为期望横摆角速度,并实时对驾驶员输入前轮转角进行补偿以使车辆快速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补偿后的前轮转角将由转向跟随控制器控制电机以使前轮准确地跟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离合变速器无动力降挡控制策略
    宋秀锋
    2023 (1):  13-19. 
    摘要 ( 5 )  
    降挡控制是双离合器变速器控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3种无动力降挡的控制策略,分别为基于离合器扭矩调速的控制策略、基于发动机扭矩请求调速的控制策略及基于发动机转速请求调速的控制策略,灵活的降挡控制策略可以匹配不同的客户,同时满足不同驾驶模式下的平顺性、经济性及换挡时间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液力偶合器用大流量换向阀结构优化设计
    马苏会, 俞翔栋, 黄新源, 陈昌尾
    2023 (1):  20-24. 
    摘要 ( 7 )  
    以液力偶合器用大流量换向阀为研究对象,建立大流量换向阀CFD分析模型,对大流量换向阀进行改进性设计。研究表明:流道截面确定的情况下,流道内最高流速由工作流量决定。随着流量的增大,流道内整体流速及最高压力呈线性增加趋势;结构优化后,局部通流截面得到过渡,流速有效降低,耗散及滞止效应缓和,阀体整体通流性能得到增强。设计制造出大流量换向阀样件,并开展了型式试验,为液力偶合器用大流量换向阀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户驾驶习惯对电池SOC的影响分析
    徐世琦, 黄宏成, 杨健, 姚炯, 贾韩伟
    2023 (1):  25-28. 
    摘要 ( 8 )  
    在驾驶过程中,动力电池耗电快慢不仅与其自身特性有关,也与驾驶行为存在密切的关系。研究驾驶行为对动力电池SOC的影响有利于推广节能省电的驾驶行为方式。针对W汽车A车行驶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集的充放电循环进行了清洗、提取与切割处理工作。在用户驾驶行为分析上,对每百公里急加速次数、每百公里急减速次数、平均速度、行程距离四个驾驶行为进行提取与分析,并给出建议的驾驶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船用中间轴承抗冲击结构优化研究
    孙丹婷, 俞翔栋, 陈悦, 张飞
    2023 (1):  29-31+43. 
    摘要 ( 8 )  
    中间轴承主要用于承受轴系径向载荷,是船舶推进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强度及抗冲击性能对轴系运转及船舶生命力具有重要影响。对船舶中间轴承的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基于时域分析法对中间轴承进行抗冲击性能仿真分析。通过平台冲击试验,验证了结构优化后的中间轴承能够承受水下爆炸冲击,对船舶中间轴承的结构设计和计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重构点云模型在汽车尺寸匹配分析中的应用
    黄立辉, 陆淼, 莫俊
    2023 (1):  32-38. 
    摘要 ( 4 )  
    针对汽车外覆盖钣金件的尺寸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扫描的可重构点云模型,旨在解决传统分析方法中,需要实物零件进行搭建匹配,分析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首先,利用光学扫描技术,构建零件点云数据库;根据CMM测量经验对外覆盖钣金件进行模块划分,得到易变形零件集模块及不易变形零件集模块;将零件点云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拼装,得到初始化点云拼装模型;根据分析需求,将新状态零件点云按照不同的坐标系变换规则换装到初始化点云拼装模型,进而实现对新状态零件的尺寸匹配评价。该方法能快速响应尺寸匹配需求,特别是在新项目阶段,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节约分析成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分动器的小齿轮预载荷分析与研究
    鲍益智
    2023 (1):  39-43. 
    摘要 ( 4 )  
    分动器产品的小齿轮预载荷,对于总成性能影响很大。基于某款产品的小齿轮预载荷特性,分析预载荷返工率高的影响因素,包括隔套高度、轴承座间距及预测预载荷三个方面。根据分析结果,对现有装配工艺以及相关设备进行优化改进并开展相关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返工率,减少返工成本,并且有效地提高小齿轮预紧装配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控制压入力的工装设计方案
    赵永杰, 喻擎天, 刘建华
    2023 (1):  44-48. 
    摘要 ( 7 )  
    设计了一种可适用于任何形式压机的压入工装。在工装或工件自限位前提下该压入工装能在气动、液压、伺服、气液增压等类型的压机下均可保证相同压入力,保证压入到底的工艺要求;该工装设计方案基于弹簧可量化的理论基础,结合胡克定律通过弹簧在压缩极限内的压缩量转化为实际压入力。通过在某产品上的实际应用,表明了可控制压入力的工装对压入到底工艺要求的工件压装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且能更好地保证压装过程质量,在工件压装领域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