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2025, Vol. 24 ›› Issue (05): 562-565.doi: 10.16150/j.1671-2870.2025.05.013

• 医学教育 • 上一篇    

多技术多组学融合视角下的多发性骨髓瘤伴髓外病变教学初探

虞文嫣1, 郭瑛2, 唐源3, 欧阳皖雁1, 黄燕2, 胡苏2, 陶怡1(), 糜坚青1   

  1.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上海 200025
    2.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九江 332000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上海 200025
  • 收稿日期:2025-04-24 修回日期:2025-06-21 接受日期:2025-07-25 出版日期:2025-10-25 发布日期:2025-10-23
  • 通讯作者: 陶怡 E-mail:smmu018@163.com
  • 基金资助:
    四大慢病重大专项青年人才培育项目(2024ZD0533900)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extramedullary lesions of multiple myeloma via multi-technology and multi-omics

YU Wenyan1, GUO Ying2, TANG Yuan3, OUYANG Wanyan1, HUANG Yan2, HU Su2, TAO Yi1(), MI Jianqing1   

  • Received:2025-04-24 Revised:2025-06-21 Accepted:2025-07-25 Published:2025-10-25 Online:2025-10-23

摘要:

为解决传统医学教学中学生对多发性骨髓瘤伴髓外病变本质理解困难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科研素养,本教研团队分析了多技术多组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在该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至我科实习的13名2021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本科生为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所有学生先接受传统教学作为对照阶段,随后采用多组学联合教学模式作为试验阶段。试验阶段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教学模式,以骨髓瘤伴髓外病变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病例,整合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流式病理、荧光原位杂交、第二代测序等检测结果,以及组织 RNA 与单细胞 RNA 测序等多组学高通量分析结果进行多技术多组学融合创新教学。从学生学习积极性、课程教学感受和课程教学效果3个维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多组学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学能力和增加自学时间上显著优于传统教学(P<0.001);在临床和基础结合紧密性[平均评分(8.08±1.12)分比(5.08±1.11)分,P<0.001]、教学目标明确[平均评分(7.54±1.05)分比(5.39±1.19)分,P<0.001]和专业知识深入理解[平均评分(7.39±1.45)分比(5.62±1.66)分,=0.008]等方面表现更佳;在课堂学习效果、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等方面也得到显著提升(P<0.001)。提示多技术多组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能显著提升学生对复杂血液系统疾病的理解能力和科研素养,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符合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向整合性、科研导向型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多技术, 多组学, 多发性骨髓瘤, 髓外病变, 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案例的学习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