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晓颖, 许燕, 张建盛, 吴立群, 戚文航. N端脑钠肽前体预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价值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3): 303-307. |
[2] |
于一飞, 王之倩, 李敏, 柳俊, 詹维伟. 自建评分法评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在灰区者的前列腺癌风险[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3): 314-318. |
[3] |
赵婕, 赵凌旭, 胡晓波. 微阵列酶联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的结果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3): 306-312. |
[4] |
周桑, 沈茜, 秦永文. 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1): 120-122. |
[5] |
万颖蕾, 倪逸敏, 顾志冬.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6): 582-585. |
[6] |
罗晓颖, 许燕, 张凤如, 张瑞岩, 戚文航,. 血清铁蛋白与首次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6): 610-612. |
[7] |
孟俊, 林孝怡, 冯晓静, 栾海萍, 刘梅花, 顾志冬, 樊绮诗,. 梅毒特异性IgG和IgM检测新方法的临床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6): 589-592. |
[8] |
陈怡琳, 施仲伟, 胡厚达, 许燕, 张凤如,.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扭转运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1): 26-29. |
[9] |
夏卫, 倪唯益, 费琦, 孙晋枫, 赵仰星, 张宏宇, 顾峻, 何英华, 余坚,. 肝癌中Sall3基因甲基化的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5): 491-494. |
[10] |
Po H.Lu, Psy.D., . Advances in the Rating of Mental Status and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for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 8(04): 376-379. |
[11] |
田彩霞, 李艳, 邱方城, 秦维超, 郑卫东, 刘堂鑫,. CD40基因启动子区-1C/T多态性与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5): 517-520. |
[12] |
黄玮, 吴云林, 钟捷, 田相龙, 江凤翔, 李彪,. 基因芯片分析NES1转染胃癌细胞株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4): 421-424. |
[13] |
胡文瑛, 刘霞, Sophia Zhou, 吴立群, 郭芳,.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梗死相关血管的心电图表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4): 390-393. |
[14] |
刘达庄,. 血小板输血反应及其对策[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4): 396-398. |
[15] |
窦晓光, 韩晓霜, 李智伟, 冯国和,. 丙型肝炎病毒NS5a区血清型特异性多肽的选择及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3): 213-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