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2014, Vol. 13 ›› Issue (03): 289-292.doi: 10.16150/j.1671-2870.a0316
陈晔芬, 胡厚达, 施仲伟,
出版日期:
2014-06-25
发布日期:
2014-06-25
Online:
2014-06-25
Published:
2014-06-25
摘要: 目的:采用组织追踪成像(tissue tracking imaging,TTI)评价冠状动脉(冠脉)疾病患者心肌收缩期后收缩(post-systolic shortening,PSS)的特征。方法:选取54例因胸痛住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术前3 d接受TTI检查,并根据其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28例)和冠脉狭窄组(26例)。PSS指标包括收缩期后位移(postsystolic displacement,Dpss)、收缩期后位移指数(post systolic displacement index,PSI)及PSS检出率。结果 :对照组和冠脉狭窄组患者的PSS检出率分别为19.5%和32.5%(P<0.05),冠脉狭窄组的Dpss和PSI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23为截点值,即24个节段中有≥6个节段检出PSS时,TTI预测冠脉狭窄的灵敏度为73.1%,特异度为71.4%。结论:TTI检查对于冠脉狭窄患者的PSS检出率较高,且PSS波峰较高大。TTI检查能显示PSS的特征,帮助诊断冠脉疾病。
陈晔芬, 胡厚达, 施仲伟,. 组织追踪成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收缩期后收缩的特征[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3): 289-292.
[1] | 桂燕萍, 陈晔芬, 施仲伟, 许燕. 超声心动图右室面积变化分数筛查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同步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3): 331-335. |
[2] | 王晨琛, 方跃华, 施仲伟, 屈雪蒸. 2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后一年的超声心动图评价[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3): 395-398. |
[3] | 王晨琛, 杨文波, 华玮, 陈晔芬, 苏秀秀, 龚俊世, 方跃华. 左心耳解剖形态、功能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2): 151-156. |
[4] | 张玉奇, 鲍圣芳. 血管环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及预后评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5): 487-490. |
[5] | 陈晔芬, 施仲伟.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及左心室同步性[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3): 292-296. |
[6] | 施仲伟. 2016年欧美《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建议》新指南极大简化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1): 38-41. |
[7] | 华玮, 许燕, 施仲伟,.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准确性评价[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3): 244-247. |
[8] | 桂燕萍, 施仲伟,. 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3): 248-252. |
[9] | 权薇薇, 陆国平, 李英梅, 沈越, 袁鑅, 戚文航,.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特征性的心磁图表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6): 593-596. |
[10] | 罗晓颖, 许燕, 施仲伟, 张凤如, 戚文航,. 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单中心资料[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3): 258-262. |
[11] | 陈晔芬, 施仲伟, 许燕, 胡厚达,. 组织追踪成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收缩期及等容收缩期的运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1): 35-38. |
[12] | 施仲伟,. 超声心动图的临床价值和地位面临挑战[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1): 6-9. |
[13] | 华玮, 施仲伟, 张凤如, 胡厚达,. 超声心动图评价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左心功能[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1): 30-34. |
[14] | 陈怡琳, 施仲伟, 胡厚达, 许燕, 张凤如,.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扭转运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1): 26-29. |
[15] | 王玮, 施仲伟, 胡厚达, 许燕, 张凤如,.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左心室室壁运动的作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4): 335-33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