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2009, Vol. 8 ›› Issue (02): 196-197.doi: 10.16150/j.1671-2870.a1759
焦付丰, 陈振祥,
出版日期:
2009-04-25
发布日期:
2009-04-25
Online:
2009-04-25
Published:
2009-04-25
摘要: 前S1抗原(PreS1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研究显示,PreS1Ag只存在于具传染性的完整HBV颗粒上,与HBV-DNA复制密切相关[1]。为观察PreS1Ag作为HBV复制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我
焦付丰, 陈振祥,. 前S1抗原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 8(02): 196-197.
[1] | 陈曦, 杜鹃.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风险的精准评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22-528. |
[2] | 陈福祥, 罗清琼, 徐北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实验诊断[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1): 7-10. |
[3] | 游利. 重视骨转换指标的临床应用及评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3): 214-218. |
[4] | 王姗姗, 周莹霞, 胡利娟, 牛静雅, 王天歌, 李勉, 赵志云, 徐瑜, 陆洁莉, 徐敏, 毕宇芳, 倪衡如. 上海中年人群不同脂肪分布指标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流行病学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2): 177-182. |
[5] | 孙烨, 蔡伟. 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终点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1): 115-118. |
[6] | 缪晓辉,. 核苷类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长期性探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4): 297-300. |
[7] | 马燕, 庞小芬, 张之梁, 蔡伟, 任华,. 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维生素D与骨代谢指标的水平及相关性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3): 262-266. |
[8] | 陈慧, 杨志芳, 詹维伟, 陈晨,.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超声特征及其与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2): 159-163. |
[9] | 赵亚男, 孙步彤,. 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及乙型肝炎病毒激活情况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5): 529-532. |
[10] | 陈慧, 杨志芳, 詹维伟, 喇端端, 陈晨,.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超声特征及其与内分泌指标间相关性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2): 171-175. |
[11] | 王朝晖, 潘晓霞, 陈楠,. 提高对法布里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新指标的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1): 20-23. |
[12] | 梁日初,.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病毒DNA检测的结果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4): 369-371. |
[13] | 宋斌斌, 沈敏娜, 张春燕, 吴炯, 郭玮, 潘柏申,. 2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的性能比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2): 186-189. |
[14] | 宋斌斌, 邵文琦, 吴炯, 张春燕, 郭玮, 潘柏申,. 国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的检测效果评价[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1): 70-73. |
[15] | 吴海蓉, 罗金萍, 赵春华,.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特点及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 8(03): 334-33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