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2008, Vol. 7 ›› Issue (04): 390-393.doi: 10.16150/j.1671-2870.a2213
胡文瑛, 刘霞, Sophia Zhou, 吴立群, 郭芳,
出版日期:
2008-08-25
发布日期:
2008-08-25
Online:
2008-08-25
Published:
2008-08-25
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判断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梗死相关血管(IRA)和预测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下壁AMI患者163例.观察其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163例下壁AMI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病变112例,左回旋支(LCX)病变51例。以RCA病变为主时,心电图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导联ST段压低和aVR导联ST段抬高:LCX病变心电图多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则提示合并有心室AMI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者。结论:临床医师可通过心电图上的ST段移位对AMI患者的IRA作出初步判断,并评估其预后。
胡文瑛, 刘霞, Sophia Zhou, 吴立群, 郭芳,.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梗死相关血管的心电图表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4): 390-393.
[1] | 罗晓颖, 许燕, 张建盛, 吴立群, 戚文航. N端脑钠肽前体预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价值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3): 303-307. |
[2] | 万颖蕾, 倪逸敏, 顾志冬.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6): 582-585. |
[3] | 刘艳, 倪熠, 郑光卓, 张凝, 章安迪, 顾刚, 邵洁, 蒋莹,. 诊断学心电图技能题库的建立及其在实践教学和考试中的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1): 87-89. |
[4] | 罗晓颖, 许燕, 张凤如, 张瑞岩, 戚文航,. 血清铁蛋白与首次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6): 610-612. |
[5] | 吴杰,. 心电图判读常见争议解答[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6): 666-667. |
[6] | 凌天佑, 吴立群, 顾刚, 沈永初, 潘文麒, 金奇,. 心室流出道来源特发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特点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4): 440-442. |
[7] | 陈怡琳, 施仲伟, 胡厚达, 许燕, 张凤如,.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扭转运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01): 26-29. |
[8] | 权薇薇, 陆国平, 李英梅, 沈越, 袁鑅, 戚文航,. 正常人群心磁图特征的探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04): 331-334. |
[9] | 田彩霞, 李艳, 邱方城, 秦维超, 郑卫东, 刘堂鑫,. CD40基因启动子区-1C/T多态性与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5): 517-520. |
[10] | 王鸿珍, 刘霞, Sophia Zhou,. 正常人标准胸导联和Mason-Likar胸导联心电图波段定量比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4): 387-389. |
[11] | 任春霖,. 心电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 7(02): 239-240. |
[12] | 马建芳, 傅毅, 陈生弟,. 校正QT间期在Shy-Drager综合征中的变化[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5): 441-443. |
[13] | 凌天佑, 吴立群, 顾刚, 曹敏, 沈永初, 苏侃, 沈卫峰,. 心电图P波宽度在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中的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3): 222-224. |
[14] | 李锡鸾, 林英彬, 李秀琴, 郭思江,. 158例叹息样呼吸患儿心电图及心肌酶谱临床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01): 55-57. |
[15] | 毋静, 古洁若, 黄建林,. 2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脂及心电图变化回顾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 5(05): 433-43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