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2006, Vol. 5 ›› Issue (01): 68-.doi: 10.16150/j.1671-2870.a1156
谢英华, 刘立根, 高武, 赵莉敏, 韩曦瑶,
出版日期:
2006-02-25
发布日期:
2006-02-25
Online:
2006-02-25
Published:
2006-02-25
谢英华, 刘立根, 高武, 赵莉敏, 韩曦瑶,. 以黄疸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一例[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 5(01): 68-.
[1] | 陈曦, 杜鹃.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风险的精准评估[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22-528. |
[2] | 寇明坤, 徐娜娜, 石静云, 吴涛. 达妥木单抗在多发性骨髓瘤一线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6): 588-591. |
[3] | 赵建治, 糜坚青.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507-511. |
[4] | 范春丽, 吴涛, 薛锋, 胡文雪, 王存邦, 白海. MUM1/IRF4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治疗报告并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4): 399-400. |
[5] | 彭真萍, 项喜喜, 张苏江, 李佳明. 以类白血病反应为首发表现的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二例并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2): 122-128. |
[6] | 陈瑶瑶, 顾爱华. 氧化三甲胺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2): 237-240. |
[7] | 陆弘逾, 曹亚峰, 顾俊, 王静, 陈梅, 宋陆茜.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治疗相关周围神经病的预测及诊断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6): 640-644. |
[8] | 李晶, 冯军, 王若楠, 石海峰. CT诊断肝脏包虫病的价值及误诊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3): 333-336. |
[9] | 曹亚峰, 王静, 顾俊, 陆弘逾, 许杰, 刘元坊, 王焰, 王瑾, 陈钰, 陈玉宝, 李佳明, 郝杰, 糜坚青, 陈梅. 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114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492-497. |
[10] | 汪萍, 沈立松, 张冬青. 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477-483. |
[11] | 李晓帆, 王少元. 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472-476. |
[12] | 糜坚青, 金诗炜.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分子遗传学异常与预后分层、治疗[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460-463. |
[13] | 侯健, 刘进. 2017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多发性骨髓瘤的指南更新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455-459. |
[14] | 董育玮, 李郑红, 汪佩文, 陆伦根.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伴先天性黄疸一例报道[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4): 434-436. |
[15] | 杨泽萱, 周柳英, 邓颖.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肝脏占位性病灶的临床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2): 204-20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