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9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0-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胸部影像诊断中应关注的要点
    张国桢,
    2010 (02):  101-103.  DOI: 10.16150/j.1671-2870.a1593
    摘要 ( 102 )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寻求、应用证据的医学。EBM要求明确地将现有的可靠证据应用于诊断决策中,对患者的权益、价值、期望实行三结合,以制订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影像学即是寻求和应用证据的医学,在临床医学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侦察兵"作用,有着帮助临床作出决策及引导治疗的重要价值,拥有较高的地位。因此在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第十三届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初步日程
    2010 (02):  103.  DOI: 10.16150/j.1671-2870.a1573
    摘要 ( 188 )  
    2010.08.19-08.22(星期四-星期日)广东广州主办单位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会诊断学分会承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大会主席康熙雄刘德铭陈芳源执行主席王前大会主题传承与创新——新医改背景下《诊断学》的学科定位与发展会议学术内容一、诊断学的学科定位与功能变迁①诊断学教学的传承;②诊断功能的进化与变迁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水肿X线诊断的基础与临床思考
    邓伟吾,
    2010 (02):  104-105.  DOI: 10.16150/j.1671-2870.a1594
    摘要 ( 137 )  
    胸部X线影像学检查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最常用的检查包括胸部X线摄片和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CT)。各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各有典型的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如肺炎、肺结核和肺癌等。X线影像学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部疾病的病理学改变。此外,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和免疫等各系统的疾病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影像学诊断
    张志勇, 施裕新,
    2010 (02):  106-110.  DOI: 10.16150/j.1671-2870.a1595
    摘要 ( 138 )  
    甲型H1N1流感病毒携有北美和欧亚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基因片段,是一种新型的流感病毒,该病毒传染性极强[1]。自2009年4月起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至今已波及100余个国家,截止2009年12月22日,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9万余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死亡326例[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部局灶性病变的多层CT系统分析
    李惠民, 于红,
    2010 (02):  111-115.  DOI: 10.16150/j.1671-2870.a1596
    摘要 ( 206 )  
    肺部局灶性病变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区分病变良恶性,至今为止,CT仍然是主要技术。现代多层CT(MDCT)的发展大大提高了CT的Z轴空间分辨率和扫描时间分辨率,可以有效获取各向同性分辨率的容积数据,能对病变进行更有效的分析和鉴别诊断。有关肺部局灶性病变(尤其肺结节)的CT影像学诊断有较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断面影像的形态学分析、增强和动态增强分析已经相当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部真菌病感染的放射学诊断
    施裕新, 张志勇, 王月波,
    2010 (02):  116-119.  DOI: 10.16150/j.1671-2870.a1578
    摘要 ( 282 )  
    真菌是条件致病菌,几乎只累及易感人群,特别是免疫缺陷者。近年,由于骨髓干细胞和器官移植的普遍开展,艾滋病(AIDS)、恶性肿瘤和重症疾病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免疫缺陷生存患者显著增多,随之真菌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因真菌性肺炎无特殊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表现也无特异性,极易被临床医师忽视而漏诊、误诊以至延误治疗。因此,如何正确应用血清学、病原学和影像学的综合信息,早期识别真菌感染,尤其是肺部真菌感染尤显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确认识影像学检查在早期支气管肺癌筛查中的作用
    叶剑定,
    2010 (02):  120-123.  DOI: 10.16150/j.1671-2870.a1584
    摘要 ( 94 )  
    支气管肺癌(临床亦常称之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而发病年龄则在不断下降。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肺癌的男性发病率为43.0/10万,女性为19.1/10万,至2005年男性发病率为49.0/10万,女性为22.9/10万,国际上肺癌的男性发病率为35.5/10万,女性为12.1/10万。我国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于红, 刘士远, 李惠民, 肖湘生,
    2010 (02):  124-128.  DOI: 10.16150/j.1671-2870.a1581
    摘要 ( 283 )  
    针对肺癌的影像学检查,一般分为高危人群的筛查、疑诊及确诊患者的四定检查(即定位、定性、定量和定期),可以简单归纳为病变的检出、定性和分期。与肺癌诊断相关的影像技术包括X线胸片、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核医学(包括PET-CT)及超声(US)等。目前临床最常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F-脱氧葡萄糖PET及PET-CT监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李彪,
    2010 (02):  129-132.  DOI: 10.16150/j.1671-2870.a1582
    摘要 ( 308 )  
    肺癌已经成为全球男性和女性的第一癌症杀手。2002年,全世界的肺癌新发病例约为135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2.4%,死亡118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7.6%,其5年生存率低于15%[1]。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的报告,上海市男性肺癌死亡率为42.04/10万,女性为13.84/10万,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肺癌病理类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层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胸廓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潘自来, 杨文洁,
    2010 (02):  133-136.  DOI: 10.16150/j.1671-2870.a1597
    摘要 ( 232 )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胸部外伤的影像学诊断由原来仅仅依赖于传统X线平片技术发展到当前X线平片结合CT影像诊断的水平。常规X线平片在诊断胸部外伤性病变中存在诸多限制,密度分辨率低、影像重叠、病变定位不准确是其主要的不足,而CT恰恰在这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有利于肺部及其骨骼等细微病变的显示,尤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肺癌的多层CT血管造影分析
    李惠民, 于红, 肖湘生, 刘士远,
    2010 (02):  137-140.  DOI: 10.16150/j.1671-2870.a1583
    摘要 ( 175 )  
    目的:利用多层CT血管造影(MDCTA)技术探讨原发性肺癌相关血管的影像特征,以期帮助定性诊断。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47例连续就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16层CT,1mm层厚,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0~4.0mL/s,血管期(延迟时间18~25s)采集。回顾性阅读CT横断面和后处理血管图像,分析癌灶内瘤血管和肺血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136例(92.5%)患者的MDCTA清晰显示了支气管动脉(BA),其中62例(42.2%)显示BA进入肿瘤内形成瘤血管,表现为蚓状、斑点状、网状及血湖状染色,瘤前血管增粗、扭曲,但形态正常。68例(46.3%)显示肺动脉(PA)形态明显异常,表现为残根或截断征、侵蚀狭窄等。结论:原发性肺癌的瘤血管在MDCTA上表现为具有高特异性的异常结构血管,而瘤前血管仅表现为增粗、扭曲,没有特异性;PA受侵高度提示恶性病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筛查及定性诊断肺微小结节的临床应用
    江一峰, 叶剑定, 陈群慧, 沈艳,
    2010 (02):  141-145.  DOI: 10.16150/j.1671-2870.a1592
    摘要 ( 570 )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检测肺微小结节的灵敏度及显示结节征象的能力,探讨最优的扫描参数。方法:在模型预扫描的基础上,对200例行常规CT检查发现肺微小结节(直径≤15mm)的研究对象行64层螺旋CT小范围低剂量(30mAs和21mAs)扫描,分析不同扫描剂量对结节分叶、毛刺、钙化、空泡和支气管征、密度不均匀、胸膜凹陷等征象的显示情况及结节直径测量的准确性。结果:30mAs扫描可检出模型及研究对象所有的肺结节[最小直径为3mm的磨玻璃样阴影(GGO)],在显示结节内部、边缘征象及大小测量的准确性方面与常规剂量影像无明显差异(P>0.05)。在200例研究对象中,采用21mAs扫描无法显示1例4mmGGO,且显示结节的毛刺征欠佳。低剂量扫描测量的肺结节直径与常规剂量扫描所得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小结节进行筛查、初步鉴别诊断和随访是可行的,提示30mAs是优选的低剂量扫描参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癌干细胞标志物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肝癌干细胞生长的影响
    张洁, 俞翀曌, 汪铮, 葛海良,
    2010 (02):  146-151.  DOI: 10.16150/j.1671-2870.a1585
    摘要 ( 187 )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探讨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其对肝癌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群体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将肝癌细胞按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44进行分离,分为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个群体,采用脂质体法将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NS-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SMMC7721转染前后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90、CD44的表达和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细胞群体的变化。以裸鼠成瘤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具肿瘤干细胞性质的肝癌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转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肝癌SMMC7721细胞分成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组亚群的细胞存在着异质性,4组亚群细胞中均有少数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其中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5%和1.8%,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为0.7%和0.5%。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后,4组亚群细胞克隆的形成率都显著下降。裸鼠成瘤实验提示,CD133+表型的细胞成瘤能力强于CD133-表型细胞,CD133-CD44+亚群细胞成瘤能力最弱。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转染NS-1后,CD133+群体细胞被明显抑制,由31.9%下降至6.3%,而CD90+和CD44+的表达未出现改变;转染NS-1后细胞S期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肝癌细胞表型为CD133+CD44+和CD133+CD44-亚群中富含肝癌干细胞,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基因NS-1的部分亚群SMMC7721细胞生长被抑制,提示其对肝癌细胞株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133+群体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层CT显示肺结节细分叶征及其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李惠民, 于红,
    2010 (02):  152-154.  DOI: 10.16150/j.1671-2870.a1586
    摘要 ( 337 )  
    目的:使用多层CT(MDCT)显示肺结节的细分叶征并探讨其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共收集CT横断面SPN最大直径≤30mm的病例62例,其中周围型肺癌32例,良性SPN30例,采用四层CT扫描仪对每个病例均完成容积显示(VR)处理并使用自主调节的模式进行显示。结果:肺癌的分叶征出现率为93.8%(30/32),明显高于非肺癌结节(良性SPN)[46.7%(14/30)],(χ2=16.660,P=0.001)。7例(21.9%)肺癌结节出现典型的细分叶征,其中肺泡癌4例,腺癌3例。无一例良性SPN出现细分叶征。典型的细分叶征表现为VR上肺结节表面有5个以上的微小半球形突起(直径不超过5mm),常规CT横断面不能显示该特征。结论:MDCT的VR图像可以很好地显示肺癌结节的细分叶征,该征可能是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宝石能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林晓珠, 李卫侠, 朱延波, 董海鹏, 吕培杰, 缪飞, 李剑颖, 沈云, 陈克敏,
    2010 (02):  155-160.  DOI: 10.16150/j.1671-2870.a1587
    摘要 ( 316 )  
    目的:分析宝石能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宝石能谱CT检查的患者3例(男/29岁,男/51岁,女/77岁),3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已知,通过不同的参数图像[碘(水)基图、最佳单能量图像、碘(水)散点图、单能量CT值分布直方图、CT值能量曲线图]进行对比分析和病例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最终衡量标准。结果:宝石能谱CT对于常规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不能检测的小胰岛细胞瘤能作出准确的术前定位;宝石能谱CT能预测性分析肝肾间隙肿瘤的性质;宝石能谱CT能预测性分析肾癌Fuhrman核分级。结论:宝石能谱CT可能提高富血供小肿瘤的检出率,并能对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和肿瘤分级进行鉴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诊断超声联合微泡对比剂辐照不同时间对兔正常睾丸组织的影响
    陈林, 詹维伟, 刘振华, 姚洁洁, 周建桥, 陈曼, 芮文斌,
    2010 (02):  161-165.  DOI: 10.16150/j.1671-2870.a1575
    摘要 ( 130 )  
    目的:探讨诊断超声联合微泡对比剂辐照不同时间对兔正常睾丸组织的影响。方法:应用诊断超声与常规剂量的超声微泡对比剂(SonoVue),对12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家兔的双侧睾丸进行持续辐照。家兔行随机分组,按辐照的时间分为对照组(空照组)、5min辐照组、10min辐照组和15min辐照组,每组3只(6只睾丸),辐照组于0、12及24h各辐照1次。辐照结束后,处死家兔并获取双侧睾丸,分析其病理改变、计算Johnsen评分和生殖细胞凋亡指数(AI),测定睾丸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等生化指标。结果:①5min辐照组和10min辐照组对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而15min辐照组生殖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②10min辐照组NO含量明显增加,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③15min辐照组NO和MDA含量均增加(P<0.05),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诊断超声联合SonoVue微泡辐照睾丸组织可产生多种生物学影响,10min辐照可获得较小的细胞损伤和较佳的超声生物学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素基因启动子区单倍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金玮, 吴志俊, 陆林, 陈秋静, 刘艳,
    2010 (02):  166-169.  DOI: 10.16150/j.1671-2870.a1577
    摘要 ( 211 )  
    目的:在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检测肾素基因启动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SNPs)及单倍型分布,并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技术检测肾素基因启动子区以明确其SNPs分布。在1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组)及18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中对所发现的SNPs开展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及基因单倍型分析。结果:所测肾素基因启动子区长度为1674bp,共发现5个SNPs,其中RENP/-1475(G/A)、RENP/-1447(T/G)、RENP/-1165(G/A)和RENP/-1135(T/G)几乎呈完全的连锁不平衡。RENP/-1475(G/A)和RENP/-1292(A/G)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检出的5个SNPs属同一单倍域,产生3种单倍型,各单倍型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素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可能并不是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励菁菁, 朱琦,
    2010 (02):  170-172.  DOI: 10.16150/j.1671-2870.a1590
    摘要 ( 242 )  
    目的:对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Ann Arbor分期,Ⅰa期为22例(44.90%),Ⅰb期为6例(12.24%),Ⅱa期为14例(28.57%),Ⅱb期为2例(4.08%),Ⅲa期为3例(6.12%),Ⅲb期为1例(2.04%),Ⅳa期为1例(2.04%)。病理类型,B细胞来源40例,占81.63%,T细胞来源9例,占18.37%。全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84%、81.63%、73.47%。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肿瘤数目、首次治疗疗效、国际预后指数(IPI)均为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IPI是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较好,IPI是重要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王顺利, 陆孝禹, 殷于磊, 肖立,
    2010 (02):  173-176.  DOI: 10.16150/j.1671-2870.a1588
    摘要 ( 290 )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脾脏LCA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脾脏LCA由互相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表面衬覆单层内皮样细胞,细胞无异型,部分细胞可见嗜伊红小体,部分细胞内见含铁血黄素颗粒。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8阴性(-)、CD31阳性(+)、CD34阴性(-)、溶菌酶(Lys)阳性(+)。结论:脾脏LCA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标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趋化因子受体在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蔚青, 肖家诚, 吴华成, 朱延波, 崔斌, 王卫庆, 杨小妹, 高亚博, 金晓龙,
    2010 (02):  177-180.  DOI: 10.16150/j.1671-2870.a1589
    摘要 ( 198 )  
    目的:通过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肾上腺良性嗜铬细胞瘤(BPCC)和恶性嗜铬细胞瘤(MPCC)中的表达,探讨诊断MPCC的辅助指标,为鉴别嗜铬细胞瘤(PCC)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996至2009年期间我院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完整的PCC手术标本141例(其中BPCC113例为良性组,MPCC28例为恶性组),另取10例因良性肾疾患行肾切除时获取的同侧正常肾上腺髓质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PCC、MPCC及对照组中CXCR4的表达;同时随机选取60例标本,其中BPCC40例,MPCC2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XCR4在MPCC组中的表达率为85.71%,明显高于其在BPCC组中的表达(38.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示MPCC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BPCC组,MPCC平均发病年龄为38岁,BPCC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P<0.05)。结论:CXCR4可作为MPCC的预判指标。对年龄较轻的PCC患者,应警惕其为恶性的可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扰素-γ增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郭娟, 范华骅, 钱燕翔, 陈亮, 常春康,
    2010 (02):  181-185.  DOI: 10.16150/j.1671-2870.a1598
    摘要 ( 294 )  
    目的:观察干扰素-γ(IFN-γ)增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在体外对CD4+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Ⅱ对人脐带组织进行消化,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MSCs),贴壁培养,经过传代纯化后,在体外将HUMSCs与CD4+T细胞[健康成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免疫磁珠分选得到]共培养,CD4+T细胞用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Westernblot分别测定未经处理的HUMSCs以及IFN-γ处理后HUMSCs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FN-γ处理后的HUMSCs能够抑制CD4+T细胞的增殖(P<0.05),而未处理的HUMSCs对CD4+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不显著。IFN-γ处理后的HUMSCs能够表达IDO,而未处理组则不表达IDO。结论:IFN-γ能够通过IDO的表达增强HUMSCs在体外对CD4+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的性能比较
    宋斌斌, 沈敏娜, 张春燕, 吴炯, 郭玮, 潘柏申,
    2010 (02):  186-189.  DOI: 10.16150/j.1671-2870.a1579
    摘要 ( 360 )  
    目的:比较2种不同孵育时间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的性能差异。方法:使用同一厂商生产的2种不同孵育时间(30min和60min)的HBsAgELISA试剂盒同时检测血清样本,比较2种试剂盒的检测精度、抗干扰能力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种试剂盒的检测精度没有统计学差异,批内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批间CV均小于15%;血红蛋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博士后招生简章
    2010 (02):  189.  DOI: 10.16150/j.1671-2870.a1571
    摘要 ( 142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拥有陈竺、王振义、陈赛娟等一大批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医学专家。现有15个部、市级重点学科、6个市级研究所、2个校级研究所及多个重点实验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创中心动脉压正常范围的初步探讨
    李菲卡, 李明珠, 陶婷, 李嫣然, 杜萱,
    2010 (02):  190-193.  DOI: 10.16150/j.1671-2870.a1574
    摘要 ( 274 )  
    目的:探讨无创中心动脉压(CASP)检测的准确性及正常范围。方法:选择有近期体检资料的健康志愿者(正常人)300名,采用实时监测动脉脉搏波结合BProA-PULSECASP中心动脉压应用软件获得健康志愿者的CASP数值。结果:①无创CASP检测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良好。②正常人无创CASP与性别、年龄呈线性关系,特别是同时考虑年龄和性别时,其与无创CASP的相关性更显著,年龄每增长10岁,无创CASP约升高1.9mmHg,男性无创CASP平均高于女性约2.5mmHg。③正常人无创CASP范围,男性为91.60~132.04mmHg,女性为81.72~131.59mmHg。④无创CASP水平低于肱动脉收缩压(SBP),但肱动脉SBP-无创CASP差值与年龄无关,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结论:无创CASP检测方法较方便且监测数据稳定。正常值范围接近已知的有创CASP水平,但其检测的方便程度不如肱动脉血压测量,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还需更新设备、简化操作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期刊社招聘专职编辑
    2010 (02):  193.  DOI: 10.16150/j.1671-2870.a1572
    摘要 ( 193 )  
    《理论与实践》系列杂志(《外科理论与实践》、《诊断学理论与实践》和《内科理论与实践》)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的学术类专业刊物,均为双月刊,属国家科技类核心刊物。为充实编辑力量,本刊欲招聘2位热爱和适应刊物编辑工作的专职编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
    张祎昀, 刘建民, 张翼飞, 郭永平, 薛冠华,
    2010 (02):  194-197.  DOI: 10.16150/j.1671-2870.a1580
    摘要 ( 286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156例住院2-DM患者,根据腹部B超结果分为合并NAFLD组77例,不合并NAFLD组79例,将以上2组资料与46例单纯NAFLD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2-DM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单纯NAFLD组体质量指数(BMI)、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较2-DM合并NAFLD及不合并NAFLD组均显著增高(P均<0.05),而肾小球滤过率(GFR)则显著低于2组(P<0.05)。2-DM患者中,与不合并NAFLD组患者相比,合并NAFLD组患者有BM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UA、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的显著增高(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GFR显著降低(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升高、HDL降低、UA升高是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2-DM患者合并NAFLD与高BMI、高UA、血脂紊乱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引导下肺穿刺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
    倪颖梦, 时国朝,
    2010 (02):  198-200.  DOI: 10.16150/j.1671-2870.a1591
    摘要 ( 196 )  
    CT引导下肺穿刺是一种常用的肺部病变的诊断方法。早期有关肺穿刺活检的报道出现在1880年。自Menetrier[1]在1885年对一名男性患者进行了左下肺穿刺并确诊病变为链球菌性脓胸后,穿刺活检被广泛接受,其被应用于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常用的肺穿刺活检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孙富艳, 卢洪洲,
    2010 (02):  201-204.  DOI: 10.16150/j.1671-2870.a1576
    摘要 ( 182 )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属于乳头瘤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属,为球形无包膜的小型双链环状DNA病毒。目前已发现其有120余种型别,而各型间DNA的同源性<50%。根据其是否致癌可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2003年的一项流行病学分类研究定义了15种高危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