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0, Vol. 5 ›› Issue (01): 101-102.doi: 10.16138/j.1673-6087.a0825
朱菲白, 吴立群,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心肌机械不同步运动普遍存在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心电图中QRS波群时限延长是经典的检测心肌机械运动失同步的指标,然而有研究表明心肌机械运动不同步与电活动不同步并不严格一致。QRS波群时限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心脏的电同步性,而心衰患者是否存在机械不同步运动才是我们更应研究的问题。
朱菲白, 吴立群,. 慢性心力衰竭的机械不同步运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 5(01): 101-102.
[1] | 盛虹, 章安迪. 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2): 178-183. |
[2] | 周京敏, 汪菁峰,. 慢性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及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 15(02): 65-70. |
[3] | 李金平, 陈颖, 应晨, 张旭东, 季旻晔, 张凤如,. 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水平升高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5): 308-312. |
[4] | 郑光卓, 倪熠, 陶蓉, 顾刚, 许燕,. SyncAV起搏功能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2): 90-93. |
[5] | 李慧, 任妍, 张华, 赵建荣, 薛文婕, 张凤如,. 琥珀酸美托洛尔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6): 344-348. |
[6] | 苏倩, 杨洁, 任妍, 陆林, 张凤如, 尹桂芝,. 血清vasostatin-2水平与患者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1): 35-40. |
[7] | 严激, 陈康玉,. 左心室心内膜起搏[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1): 1-4. |
[8] | 周熙琳, 梁辉,.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及白介素-13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5): 305-308. |
[9] | 王鸿珍, 徐文彬,.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4): 230-233. |
[10] | 王义龙, 李畅, 高洁, 顾刚,. 左心室电极位置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1): 20-23. |
[11] | 周清芬, 张凤如, 璩斌,. 慢性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作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 10(02): 116-118. |
[12] | 马长生, 刘少伟,.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策略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1): 11-15. |
[13] | 苏倩, 吴穷, 柴熙晨, 李金平, 应晨, 潘文麒,.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预后影响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01): 45-48. |
[14] | 周清芬, 朱菲白, 干倩, 戴丽莹, 刘晔宏, 柴熙晨, 任艳, 虞莹君, 张凤如,. 丹参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1, 6(06): 428-430. |
[15] | 戚文航, 吴立群,. 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6, 1(01): 10-1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