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6, Vol. 11 ›› Issue (01): 38-41.doi: 10.16138/j.1673-6087.a0899
王晓瑾, 龚彪, 别里克·扣肯, 陈颖,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胰管汇合异常(APBDJ)的诊断、治疗及其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确诊的52例APBDJ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式,用直观模拟标度尺(VAS)评分来评估治疗前、后腹痛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发生率为80.8%。常并发胆管结石(38.5%)、慢性胰腺炎(25.0%)及急性胰腺炎(15.4%)。经ERCP确诊的患者中,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检出率为18.6%。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留置鼻胆管引流(ENBD)(61.5%)、内镜下胆管括约肌切开术(EST)(47.7%)及内镜下逆行胆管引流(ERBD)(23.1%)。经治疗后,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1.2±0.8)分比(5.8±1.6)分,P<0.05]。结论:APBDJ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胆管结石及急慢性胰腺炎发生率较高。ERCP是APBDJ一种可靠的诊断手段。可根据患者合并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内镜治疗措施,有效改善症状。
王晓瑾, 龚彪, 别里克·扣肯, 陈颖,. 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对胆胰管汇合异常的诊断及治疗价值[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1): 38-41.
[1] | 胡冰. 困难胆管结石的ERCP诊治[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3): 189-192. |
[2] | 张敏敏, 邹多武. 超声内镜在可疑胆总管结石诊治中的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3): 193-197. |
[3] | 翁昊, 王雪峰. 侧视镜治疗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管结石的要领与策略[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3): 203-209. |
[4] | 翁昊, 翁明哲, 束翌俊, 顾钧, 张文杰, 王雪峰. 乳头球囊扩张及机械碎石先后顺序对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3): 210-214. |
[5] | 龚笑勇, 陈胜, 任家俊, 叶枫, 蔡强, 蔡琳燕, 刘远滨, 隋亮. SpyGlass内镜直视系统治疗内镜和外科手术治疗失败的困难胆管结石[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3): 215-220. |
[6] | 石加利, 程思乐, 金杭斌, 张筱凤. ERCP联合SpyGlass DS直视下液电碎石治疗困难胆总管结石[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2): 165-168. |
[7] | 胡刚峰, 黄侠. LC联合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与分期ERCP+LC手术疗效比较[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5): 437-440. |
[8] | 杜重临, 李晓静, 范秋维, 夏一梦.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ERCP的效果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3): 240-243. |
[9] | 周海斌, 金杭斌, 黄海涛, 杨晶, 吕文, 张筱凤, 杨建锋.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治胰胆汇合异常[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2): 163-166. |
[10] | 翁明哲, 翁昊, 陶怡菁, 顾钧, 张文杰, 王雪峰.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小儿胰胆管汇合异常中的诊疗作用(附74例报告)[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6): 468-472. |
[11] | 王宏光, 陶丽莹, 郭庆梅.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SpyGlass DS胆道镜治疗胆囊颈结石和急性胆囊炎[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6): 481-485. |
[12] | 刘宇虹, 邓刚, 陈俊宗(综述), 汤地(审校). 胰胆管汇合异常的诊治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6): 523-528. |
[13] | 李谦益 综述, 李能平 审校.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4): 344-348. |
[14] | 吴卫泽, 张圣道.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发展和现况[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4): 273-276. |
[15] | 贺正威, 庞澄宇, 吴卫泽. 急性胰腺炎微创治疗进展与思考[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4): 277-28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