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09, Vol. 4 ›› Issue (05): 408-411.doi: 10.16138/j.1673-6087.a0943
任汝静, 王刚, 施仲伟, 程琦, 陈生弟,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普拉克索在治疗帕金森病中对患者心脏瓣膜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Database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国内外2008年8月前已发表的普拉克索在治疗帕金森病中对心脏瓣膜不良反应的诊断试验,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492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普拉克索组与未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对照组左房室瓣反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值(WMD)=1.33,95%可信区间(CI):0.53~3.36],右房室瓣反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95,95%CI:0.60~6.35),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04,95%CI:0.42~2.62)。结论: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心脏瓣膜的不良反应较小,但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进一步证实。
任汝静, 王刚, 施仲伟, 程琦, 陈生弟,. 普拉克索在治疗帕金森病中对心脏瓣膜不良反应的荟萃分析评价[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 4(05): 408-411.
[1] | 赵雅洁, 于晓璇, 王晓平. 第七届国际帕金森病暨运动障碍学术研讨会(上海)会议纪要[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423-424. |
[2] | 王新新, 田敏, 张秀芳, 刘艺鸣.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4): 339-343. |
[3] | 董正椽, 王刚. 帕金森病患者照料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5): 325-330. |
[4] | 李建平, 王刚. 铜代谢稳态失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5): 361-365. |
[5] | 陈施吾, 窦荣花, 王玉凯, 王含, 王晓平, 陈先文, 陈玲, 王训, 屈洪党, 陈生弟, Susan Fox, 李燕, 王刚. 帕金森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5): 460-468. |
[6] | 邵丹丹, 付洋, 罗琪, 陈捷, 马建芳, 黄雷. 血清尿酸水平与帕金森病发病间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2): 139-144. |
[7] | 朱红灿, 张新凯, 李莉,. 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临床特点与药物治疗的反思和展望[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5): 276-281. |
[8] | 热依沙·塔西买买提, 王晓平,. 第十三届世界神经病学争议大会纪要[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5): 328-330. |
[9] | 吴颖燕, 姚谦, 程琦,. 早期帕金森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4): 259-264. |
[10] | 武冬冬, 刘银红, 蒋景文, 陈海波. 放射性核素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6): 726-730. |
[11] | 陈施吾, 王刚,. 帕金森病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5): 316-319. |
[12] | 王书鸿, 王晓平,. 第十二届国际神经病学辩论大会纪要[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5): 325-327. |
[13] | 崔海伦, 张一帆, 管晓军, 黄沛钰, 刘志蓉, 袁园, 刘晓云, 朱红灿, 曹学兵, 陈玲, 陈先文, 陈燕, 商慧芳, 杨任民, 陈生弟, 张敏鸣, 王刚,. 帕金森病及相关运动障碍的神经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5): 320-324. |
[14] | 严振鹏, 杨月嫦, 吴惠涓, 陈坤, 徐云霞. 1例多方案评估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治疗疗效的病例报告[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4): 457-459. |
[15] | 邹扬, 崔海伦, 胡勇博, 高颖, 张月琪, 陈生弟, 王刚. 运动诱发电位用于鉴别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4): 409-41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