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1, Vol. 6 ›› Issue (02): 96-101.doi: 10.16138/j.1673-6087.a1467
陈志华, 沈华浩,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近年的研究越来越清晰地表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存在着各种临床表型以及截然不同的分子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传统的过敏原诱导的变态反应性哮喘和其他因素如空气污染引起的非变态反应性哮喘[1]。越来越多种类的
陈志华, 沈华浩,. 支气管哮喘分子发病机制的新视点[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1, 6(02): 96-101.
[1] | 张璐璐, 武倩男, 霍如婕, 田新瑞. 微RNA-206与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413-417. |
[2] | 苏长青.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应用谈肝癌的诊治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427-433. |
[3] | 周新, 张旻.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2): 138-143. |
[4] | 崔小川, 张希龙.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支气管哮喘[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2): 93-96. |
[5] | 时国朝, 黄春容. 呼吸道及肠道微生物菌群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及治疗[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3): 241-245. |
[6] | 周学谦, 陈文生,. 胆汁淤积的分子机制与治疗靶点[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6): 388-393. |
[7] | 张锋英, 杭晶卿,. 基层医师如何在哮喘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3): 142-146. |
[8] | 孙一宇,戴婷婷,李圣利. 淋巴管内皮祖细胞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 12(3): 195-198. |
[9] | 齐广生, 刘锦铭, 顾文超, 杨文兰, 郭建, 王英敏, 郑卫, 徐黎青,. 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容积二氧化碳图斜率参数变化[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3): 231-234. |
[10] | 刘锦铭, 齐广生,. 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诊断、评估中的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3): 212-214. |
[11] | 邵莉, 曹兰芳, 李晓丽, 郭胤仕, 邹寒冰,. 支气管哮喘小鼠支原体感染模型肺组织中T-bet、GATA-3和NF-κB转录因子的变化[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2): 137-141. |
[12] | 邵莉, 曹兰芳, 李晓丽, 郭胤仕, 邹寒冰,.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模型白介素9、白介素17、γ干扰素的变化[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1): 47-51. |
[13] | 郝济敏, 时国朝,. 支气管热成形术在严重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6): 426-428. |
[14] | 黄燕, 王娟, 李莉,. sFcεRI的特点及临床研究介绍[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6): 660-662. |
[15] | 夏燕, 丁秋兰, 许冠群, 张利伟, 戴菁, 陆晔玲, 王学锋, 奚晓东, 王鸿利,. 一个新的剪接位点突变g.13776_13777insAGGT导致Ⅰ型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2, 11(03): 252-25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