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09, Vol. 4 ›› Issue (01): 80-82.doi: 10.16138/j.1673-6087.a1540
• 论文 • 上一篇
李琴, 胡仁明,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蛋白质合成与降解间的平衡对细胞的生长发育、维持内环境稳态有重要意义。胞内蛋白质降解系统分为2种:选择性降解——蛋白酶体(proteasome)系统,由泛素化蛋白参与,主要降解短寿命蛋白;非选择性降解——由溶酶体介导的细胞自噬(autophagy)系统[1-4],是唯一可降解细胞器的系
李琴, 胡仁明,. 自噬及其在代谢中的作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 4(01): 80-82.
[1] | 苏长青.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应用谈肝癌的诊治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427-433. |
[2] | 张超, 王伟艺, 唐文皓. 自噬在胰腺癌及其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6): 555-559. |
[3] | 周学谦, 陈文生,. 胆汁淤积的分子机制与治疗靶点[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6): 388-393. |
[4] | 郑晴晴, 赵佑山, 常春康. 线粒体形态变化对线粒体自噬水平的影响[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4): 442-445. |
[5] | 孙一宇,戴婷婷,李圣利. 淋巴管内皮祖细胞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 12(3): 195-198. |
[6] | 王楠, 崔鸣, 张舒,. 自噬与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5): 322-326. |
[7] | 陆美玲, 王金龙, 施敏敏, 陈皓, 陈尔真,. 霉酚酸酯对脓毒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 21(01): 66-70. |
[8] | 卢孔渺, 王海嵘, 刘清华, 葛晓利, 刘宣, 沈勇, 潘曙明,. 高压氧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心肾组织自噬活性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 10(03): 193-198. |
[9] | 徐北惠, 陆君涛, 倪培华,. 自噬对肿瘤形成的双重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1): 75-78. |
[10] | 赵思达, 常春康,. p53与细胞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6): 636-639. |
[11] | 徐北惠, 梁璆荔, 倪培华,. 乳腺癌细胞自噬与相关miRNA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4): 429-432. |
[12] | 付志平, 杨卫平, 李科, 景晓乾, 汪炳瑞, 沈柏用, 彭承宏, 邱伟华,. 自噬在吉西他滨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 19(04): 329-334. |
[13] | 黄燕, 王娟, 李莉,. sFcεRI的特点及临床研究介绍[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6): 660-662. |
[14] | 佟辉, 杨卫平, 林大伟, 施敏敏, 沈柏用, 彭承宏, 李宏为, 邱伟华,. S腺苷甲硫氨酸对肝癌细胞急性缺血/缺氧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 18(05): 435-439. |
[15] | 王佳玉, 杨卫平, 邱伟华,. 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 18(04): 384-38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