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史曼曼, 王语欣, 马毓华, 王朝晖.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3): 267-272. |
[2] |
王斌,章雪晴. 脑靶向递送策略的挑战和机遇[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Sup.1): 62-64. |
[3] |
赵晴晴, 周金鑫, 潘昱, 琚卉君, 朱丽颖, 刘瑒, 张一帆. 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大鼠糖代谢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6): 397-403. |
[4] |
葛建华, 龚文, 施新明, 巩惠芸, 马龙新, 周劲峰, 石慧. ELISA法联合CLIFT法检测抗双链DNA-IgG抗体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6): 658-663. |
[5] |
奚慧琴, 金艳, 潘蕾, 沈晓炜.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性评估及监测[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5): 616-619. |
[6] |
扶琼, 吕良敬. 1971年到2017年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的发展和比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3): 249-253. |
[7] |
卢红娟, 吴歆, 周凌, 赵娟, 徐沪济.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报告1例[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 17(03): 341-343. |
[8] |
侯军, 张轶文, 施菊妹,. 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后置环磷酰胺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2): 110-112. |
[9] |
武丽君, 石亚妹,. 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应给予重视及正确管理[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39-342. |
[10] |
陈怡,.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急诊诊疗策略[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61-365. |
[11] |
滕佳临, 杨程德,.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56-360. |
[12] |
陈晓梅, 武丽君,. 性激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405-408. |
[13] |
杨敏, 范湄妲,. 狼疮肠系膜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43-346. |
[14] |
罗斌, 沈银忠, 王珍燕, 齐唐凯, 卢洪洲,.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1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2): 105-107. |
[15] |
沈思钰, 朱培元, 傅晓东,.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关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1): 6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