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16, Vol. 11 ›› Issue (01): 28-32.doi: 10.16138/j.1673-6087.a0378
储国俊, 周云, 康钦钦, 张莎, 阚通, 赵仙先, 吴弘,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检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住院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病例,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均行MSCT与TEE检查,搜集2种检查方法检测血栓的结果,比较2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MSCT与TEE诊断符合的为190例,其中6例2种方法均诊断为血栓,余184例均未发现血栓,诊断符合率为94.1%。MSCT检测血栓阳性或可疑阳性的8例患者,TEE则提示左心房及左心耳内淤血表现、云雾状影、絮状回声或未见明显血栓。另外4例TEE诊断为血栓者中1例为左心房前上壁附壁血栓、3例为左心耳少量血栓,而MSCT诊断未见血栓。以TEE为"金标准",MSCT检测血栓灵敏度60.0%,特异度95.8%,阳性预测值42.9%,阴性预测值97.9%,阳性似然比14.4,阴性似然比0.42。经过四格表配对χ~2检验,χ~2=45.936,P
储国俊, 周云, 康钦钦, 张莎, 阚通, 赵仙先, 吴弘,. 多层螺旋CT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对比[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1): 28-32.
[1] | 吴立群. 大道至简——肺静脉隔离新技术[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57-359. |
[2] | 陆林, 代杨, 王晓群, 吴立群, 张瑞岩, 沈卫峰. 心血管转化研究的若干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69-372. |
[3] | 朱淼, 顾健, 徐兴祥, 李田田, 沈连军, 桑琳莉, 赵蒙蒙, 丁平, 曹柳兆. 咯血伴凝血因子Ⅻ缺乏1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90-391. |
[4] | 尹翔, 郑良荣. 经皮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卒中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92-395. |
[5] | 费镇涛, 陈牧, 李毅刚.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后复发机制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96-399. |
[6] | 张芝, 汤学超, 黄新苗, 秦永文. 脉冲电场消融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400-404. |
[7] | 徐敏, 张京岚. 非心脏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临床分析[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4): 334-336. |
[8] | 白英, 刘心遥, 张溪林, 高兆芳, 史旭波, 邓可武. 规范抗凝对心房颤动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6): 409-412. |
[9] | 茅届齐, 徐多刚, 张米粒, 肖蕴誉, 明旭, 李雨哲, 曹灿, 于亮, 李继坤. 结肠直肠癌病人D-二聚体升高的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4): 361-366. |
[10] | 李圳, 徐志红, 胡家安.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1): 60-63. |
[11] | 孙芙蓉, 陈克敏, 潘自来, 徐敬慈, 饶敏. 枕动脉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不同重建方法间的比较[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1): 80-83. |
[12] | 刘彤, 王鑫. 心房颤动预后不良风险的评估策略[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6): 555-558. |
[13] | 张伯玮, 任静, 马睿, 门剑龙. D-二聚体在静脉血栓栓塞症诊疗中的应用临床实践[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5): 469-473. |
[14] | 罗晓颖, 许燕, 张建盛, 吴立群, 戚文航. N端脑钠肽前体预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价值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3): 303-307. |
[15] | 王晨琛, 杨文波, 华玮, 陈晔芬, 苏秀秀, 龚俊世, 方跃华. 左心耳解剖形态、功能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2): 151-15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