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理论与实践 ›› 2008, Vol. 3 ›› Issue (04): 283-285.doi: 10.16138/j.1673-6087.a0491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凌云, 陆志檬,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
  • 发布日期:2020-07-25

  • Published:2020-07-25

摘要: 半个世纪以来,Isaacs等20多位学者在干扰素(IFN)的发现和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发现了IFN及其亚型;阐明了IFN基因全序列;克隆并表达了人IFN-α蛋白和IFN-β蛋白,成为可用于治疗的重组基因产品;深入研究了IFN在免疫调控、抗病毒的分子机制及其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IFN剂型的修饰及制备,改变了药动学,延长了半减期,不仅使用更方便,而且增强了疗效。目前,聚乙二醇IFN已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肝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 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