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9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存的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周京敏, 崔晓通,
    2014 (01):  1-7.  DOI: 10.16138/j.1673-6087.a1572
    摘要 ( 221 )  
    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保存的心力衰竭(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一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心衰类型,发病率逐年升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目前在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之处,为当下心衰领域的研究热点。概念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有报道在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衰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到症状性心力衰竭的必经之路吗?
    戴秋艳,
    2014 (01):  8-10.  DOI: 10.16138/j.1673-6087.a1571
    摘要 ( 229 )  
    高血压作为症状性心力衰竭(心衰)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一直以来被学界所重点关注。有大量研究显示,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控制心衰的发生、发展。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从高血压到症状性心衰,整个疾病进展的机制一直并不是非常确切。有学说认为:症状性心衰包括收缩性心衰及舒张性心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尚存的心衰],左心室肥厚(LVH)作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表现之一,可能是链接高血压到LVEF正常心衰的重要环节。那么,LVH是高血压到症状性心衰的必经之路吗?本文仅就对LVH的认识浅谈其对高血压到心衰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策略进展
    马长生, 刘少伟,
    2014 (01):  11-15.  DOI: 10.16138/j.1673-6087.a1257
    摘要 ( 260 )  
    心力衰竭(心衰)和心房颤动(房颤)是21世纪心血管疾病领域2种新的流行病。我国房颤患病率约为0.77%,经标准人口构成标准化后为0.61%;而心衰在我国的患病率达0.9%[1]。据估算,目前我国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超过264万例。对合并房颤的心衰患者的治疗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心衰合并房颤的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心肌病与心力衰竭
    金玮,
    2014 (01):  16-20.  DOI: 10.16138/j.1673-6087.a1425
    摘要 ( 263 )  
    心肌病(cardiomyopathy)是指除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和肺源性心脏病等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1]。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工作组将心肌病定义为伴心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并将其分为原发性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病[2]。近年,随着对心肌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心肌病的分类也几经改动,我国2007年制定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机制及诊治进展
    刘铭雅, 魏盟,
    2014 (01):  21-25.  DOI: 10.16138/j.1673-6087.a1251
    摘要 ( 434 )  
    心肌梗死(心梗)后心力衰竭(心衰)是临床上心衰发生的常见类型。虽然心梗诊疗手段的进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且一些研究报道心梗后心衰的发生率有所减少[1],但是心梗后心衰的发生与患者的预后联系紧密,往往导致预后不良[2]。因此,有必要对心梗后心衰的发生机制及诊治进展加以阐述。心梗后心衰发生机制一、心室重构心梗后心肌和细胞外基质(ECM)发生适应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张凤如,
    2014 (01):  26-30.  DOI: 10.16138/j.1673-6087.a1255
    摘要 ( 208 )  
    心力衰竭(HF)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最大和最后的战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也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近30年来慢性收缩功能障碍性HF的治疗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各种复杂HF的高发病率和致死率仍使广大临床医师处理时面临困惑。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又有许多新的药物问世,尤其是针对急性HF(AHF)发作或慢性HF(CHF)加重时[1]。本文将简要介绍这方面的进展,希望能帮助广大医师救治更多的HF患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心肌病与心力衰竭
    陆林, 王芳,
    2014 (01):  31-33.  DOI: 10.16138/j.1673-6087.a1110
    摘要 ( 232 )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007年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为9.7%,而2010年已经上升至11.6%,由此带来的心血管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力衰竭、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等。Framingham研究发现糖尿病可以使男性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半乳凝素3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杨洁, 虞莹珺, 吴穷, 苏倩, 陆林, 张凤如,
    2014 (01):  34-38.  DOI: 10.16138/j.1673-6087.a0216
    摘要 ( 345 )  
    目的 :探讨半乳凝素3(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前脑钠肽(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相关性,以及Gal-3对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CHF患者(CHF组)22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1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Gal-3、pro-BNP及hs-CRP水平,并进行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平均随访1年,将患者全因死亡、猝死作为终点事件。结果:CHF组Gal-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10.01±5.68)μg/L比(2.74±0.98)μg/L,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pro-BNP、肌酐、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心房颤动病史是Gal-3水平的影响因素。Gal-3是CH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CHF患者血清Gal-3水平明显升高,与CHF严重程度(心功能分级)正相关,且Gal-3水平能为预测CHF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赵立杰, 刘铭雅, 沈虹, 魏盟,
    2014 (01):  39-43.  DOI: 10.16138/j.1673-6087.a1051
    摘要 ( 272 )  
    目的:评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STEMI患者50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NSE及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血肌酐(Cr)、肝功能和心肌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衰的情况。依据心衰Killip分级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NSE、NT-pro-BNP浓度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NSE与各临床因素间的关系;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住院期间STEMI患者发生心衰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SE和NT-pro-BNP对住院期间STEMI患者发生心衰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心衰组相比,心衰组患者NSE、NT-pro-BNP浓度高。随着患者心功能的恶化,NSE、NT-pro-BNP浓度逐渐升高(P<0.001)。结论:NSE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STEMI患者住院期间心衰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围术期死亡的临床特点分析
    黄慧, 刘夙璇, 朱天怡, 叶佳伦, 张文俊,
    2014 (01):  44-48.  DOI: 10.16138/j.1673-6087.a0767
    摘要 ( 297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死亡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3年我院行急诊PCI的中年(50~69岁)和老年(≥70岁)AMI患者755例,记录围术期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点及死亡原因。结果:老年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病死率显著高于中年AMI患者(P<0.05)。与死亡的中年AMI患者相比,老年AMI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P<0.05)。死亡的老年AMI患者冠脉病变主要累及多支血管、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中年AMI患者(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病死率高,死亡的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患病率高,冠脉病变主要累及多支血管、狭窄程度严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源性休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曹丽娟, 张小杰, 杨磊, 余琳, 沈祎珏, 杨克, 刘艳,
    2014 (01):  49-54.  DOI: 10.16138/j.1673-6087.a1100
    摘要 ( 308 )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GE-牛血清清蛋白(BSA)(0、25、50、100和200 mg/L)刺激大鼠骨髓MSCs 0、6、12和24 h后,其趋化因子配体3(Ccl3)的表达及分泌情况,以及Ccl3对MSCs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使用AGEs(25、50、100、200 mg/L)刺激可诱导Ccl3的过表达和过分泌[Ccl3表达浓度分别为(2 530±412)、(3 240±489)、(3 950±735)、(7 923±765)ng/L],与对照组(1 124±107)ng/L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且该效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R2分别为0.976和0.925)。结论:AGEs可能通过激活Ccl3表达而抑制MSCs迁移,推测MSCs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疗效不佳可能与高AGEs水平抑制MSCs迁移、进而减弱其组织修复能力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老年人静息心率升高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季宗文, 王本远, 孙继超, 孙婉婉, 徐佰慧, 徐瑜, 陆洁莉, 毕宇芳, 徐敏,
    2014 (01):  55-58.  DOI: 10.16138/j.1673-6087.a1497
    摘要 ( 312 )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静息心率升高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选取2 519名年龄4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以及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测量。以ba-PWV上四分位定义为动脉硬化。以ba-PWV作为应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心率及其他传统危险因素与ba-PWV的相关性。同时,将人群按心率四分位值分成4组,以心率上四分位组作为对照,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余3组人群动脉硬化的患病风险。结果:按心率四分位分组为≤73次/min组、74~81次/min组、82~90次/min组、≥91次/min组;ba-PWV与心率呈显著正相关(r=0.23,P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细胞肺癌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研究
    张悦民, 徐志红, 郁佳敏, 高蓓莉, 胡家安,
    2014 (01):  59-62.  DOI: 10.16138/j.1673-6087.a1236
    摘要 ( 415 )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明确诊断为SCLC患者180例,比较初治时血钠正常患者(A组)与合并低钠血症患者(B组)临床分期、血钠水平、临床症状、病情进展程度和疗效。结果:SCLC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12.2%。总体中位生存期是8.89个月,A组患者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7.8%(123/158)和22.8%(36/158),而B组患者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22.7%(5/22)和4.5%(1/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8)。2组SCLC患者血钠值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142.11±2.12)mmol/L比(111.22±2.67)mmol/L,P<0.05];B组出现胸腔积液和多部位转移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54.5%比9.5%和31.8%比8.9%,均P<0.05)。结论:SCLC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10%左右,并发低钠血症的SCLC患者可能预后更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及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1例
    冯杰莉, 韩江莉, 张永珍, 郭丽君, 高炜,
    2014 (01):  63-64.  DOI: 10.16138/j.1673-6087.a0619
    摘要 ( 278 )  
    患者:男,76岁。因"持续胸闷2 d,头晕15 h"于2013年10月收入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患者2 d前活动时感胸闷、乏力,休息10~20 min症状可缓解,未就诊。15 h前感头晕,胸闷逐渐加重来我院急诊。心电图检查示Ⅱ、Ⅲ、aVF、V7~V9导联ST段抬高,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50次/min。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93 U/L,肌钙蛋白(Tn)I 8.4μg/L,血清肌酐(Cr)252μmol/L。诊断为"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代理孟乔森综合征1例
    张竹霞, 徐馨, 王学峰,
    2014 (01):  65-66.  DOI: 10.16138/j.1673-6087.a0274
    摘要 ( 458 )  
    患者:女,45岁,个体经营者,高中文化,陪同其丈夫就诊,叙述其丈夫的病史如下:2012年4月其夫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发现其夫未吸氧,告知医务人员后给予相应处置,后痊愈出院。出院后患者发现其夫夜间睡眠时呼吸困难,伴鼾声及四肢不自主抖动,并可闻及肠鸣音,将其喊醒或翻身后上述症状立即消失,每晚如此"发作"10~20余次,但白天并无异常,自认为其夫是"麻醉后遗症、癫痫间",嘱其到麻醉科专家门诊就医,当时动态脑电图示右侧及双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左心室心内膜起搏行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吴琼, 金奇, 吴立群,
    2014 (01):  67-70.  DOI: 10.16138/j.1673-6087.a0708
    摘要 ( 240 )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显著改善心室不同步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预后[1]。通过常规途径,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电极存在10%的失败率,且30%左右患者发生CRT无应答[2]。最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通过左心室心内膜起搏行CRT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冠状窦起搏替代方法。本文对经左心室心内膜起搏行CRT的技术路径、优势和限制因素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浆利尿钠肽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青苗, 马长生,
    2014 (01):  71-73.  DOI: 10.16138/j.1673-6087.a1300
    摘要 ( 227 )  
    循环利尿钠肽家族由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C-型利尿钠肽(CNP)及树眼镜蛇属利尿钠肽组成。在正常状态下,ANP、BNP和CNP主要在心房产生,ANP和BNP合成和分泌的主要刺激是心室壁张力。就实验检测:ANP前体(proANP)与成熟ANP相比半减期更长,且由于其为激素前体物质、没有相关的作用受体、胞间或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小、分子量大、在血浆中的稳定性高,因此被认为是比成熟ANP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rc蛋白激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张小杰, 杨克, 刘艳,
    2014 (01):  74-78.  DOI: 10.16138/j.1673-6087.a0172
    摘要 ( 334 )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有关AS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大量证据表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与血管损伤后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有关,其病变始于动脉壁内皮损伤和由此引起的内皮功能紊乱[1-3]。AS的核心致病因素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血浆中LDL被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自由基氧化,形成oxLDL[3]。oxLDL升高可引起内皮中毒性损伤,还可改变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的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对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影响
    陈静, 陈宇红,
    2014 (01):  79-83.  DOI: 10.16138/j.1673-6087.a0398
    摘要 ( 164 )  
    鉴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渐进性下降的特质及各种不良反应,如低血糖、体重增加、水肿等导致抗糖尿病药物使用受到限制,且目前的降糖药物对餐后血糖的控制力度不足,在美国,不到半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能达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7%][1]。而有研究证明餐后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2],甚至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3]。长达20年的美国Framingham队列研究报道,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风险增加2~3倍[4]。糖尿病患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