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1999, Vol. 4 ›› Issue (03): 224-5.doi: 10.16139/j.1007-9610.a0224
张皓,张柏根,林鸿祥,杨玖生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了解肢体缺血和再灌注后肌纤维的损伤情况。方法:以手术暴露、银夹阻断制备髂总动脉平面(Ⅰ组,n=8)和股浅动脉平面缺血(F组,n=10)的兔模型。两组分别于阻断血流1h、3h、6h和再灌注后1h、3h、6h、12h及3周时切取大、小腿肌组织进行冰冻切片,ATP酶组化染色。结果: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再灌注后肌纤维肿胀程度逐渐加重,纤维间隙增宽,严重者可有肌纤维破坏。结论:Ⅰ型纤维对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反应较Ⅱ型纤维敏感;缺血较严重时,再灌注对两种纤维均可造成损伤,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
张皓,张柏根,林鸿祥,杨玖生. 缺血和再灌注后骨骼肌纤维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9, 4(03): 224-5.
[1] | 张晓艺 张浩. 泛醌对大鼠背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2, 18(4): 305-. |
[2] | 陆林, 代杨, 王晓群, 吴立群, 张瑞岩, 沈卫峰. 心血管转化研究的若干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 17(05): 369-372. |
[3] | 杨春雪, 许海敏, 笪倩. 胰腺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附5例报告)[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1): 52-57. |
[4] | 李倩玉, 姬果, 蔚青. CBL在病理科轮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初步探索[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01): 102-104. |
[5] | 雷静桃, 张悦文, 戴臻豪, 徐子力. 仿生气动肌纤维静态特性建模与实验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1, 55(5): 566-574. |
[6] | 黄少华, 梁宗辉, 童欢, 管雪妮, 郭瑛, 张雁, 曹宾, 孙育民. 心脏磁共振评估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患者心肌纤维化的临床价值[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4): 362-367. |
[7] | 郑捷. 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的发展看实验诊断学对提高皮肤病诊疗能力的重要性[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2): 144-148. |
[8] | 李芹芹, 金晓龙, 袁菲. 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一例及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1): 63-68. |
[9] | 金娇莺, 江潇, 徐昂, 张长宝, 李倩玉. 骨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10例临床病理诊断辨析及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6): 577-582. |
[10] | 闫冰, 王海飞, 曹云云, 牛建梅. 乳腺黏液腺癌超声声像图特征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对照及误诊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4): 386-390. |
[11] | 卢兴国. 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新认识[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4): 434-437. |
[12] | 胡克, 胡卫华,. 胸腔积液生物标志物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价值[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 15(01): 6-10. |
[13] | 李恒宇, 李嘉图, 林莹妮, 李红鹏, 李庆云,. 氢气医学研究中给氢方式选择及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 15(01): 53-56. |
[14] | 忻笑容, 吴云林, 陈平, 谢玲, 周郁芬, 俞骁珺, 罗方秀, 项明. 胃癌608例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04): 470-472. |
[15] | 朱佳芳,张紫旻,马刚,于文心,王天佑,蔡韧,林晓曦. 肥厚型葡萄酒色斑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分析[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2): 76-7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