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0, Vol. 5 ›› Issue (03): 138-139+142.doi: 10.16139/j.1007-9610.a0359
朱正纲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朱正纲. 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在胃癌外科综合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 5(03): 138-139+142.
[1] | 陈晨, 尹姗姗, 郭佳慧, 高丰厚. 微RNA-29家族降解PTEN mRNA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存活与淋巴结侵袭[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1): 37-44. |
[2] | 梅郁, 朱正纲. 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外科综合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1): 79-83. |
[3] | 张斌忠, 董来荣, 何春华, 王胤达.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化疗对照S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4): 341-343. |
[4] | 姜松耀, 赵良超, 严晓伟, 胡皆乐, 项明. 紫杉醇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转化治疗晚期胃癌(附1例报告)[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2): 152-154. |
[5] | 朱正纲. 晚期胃癌转化治疗的难点、焦点与要点[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1): 1-5. |
[6] | 严超, 陆晟, 燕敏, 朱正纲. 单纯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胃癌的诊疗策略[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1): 15-17. |
[7] | 李翔, 史志霞, 金永军,.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对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06): 520-524. |
[8] | 朱正纲,. 晚期胃癌转化治疗的理念与临床意义[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22(01): 1-4. |
[9] | 郑鹏茜, 刘立根,.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5): 479-482. |
[10] | 凌跃新, 童赛雄,.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 20(03): 217-220. |
[11] | 付志平, 杨卫平, 李科, 景晓乾, 汪炳瑞, 沈柏用, 彭承宏, 邱伟华,. 自噬在吉西他滨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 19(04): 329-334. |
[12] | 周韵斓, 窦敏, 杨蓉, 杨明,. 胃癌患者外周血细胞游离核酸标志物的检测和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 12(01): 57-61. |
[13] | 刘婷婷, 王琪, 舒时珍, 蒋荷, 姚静静, 王立夫,. 花姜酮对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3, 8(01): 15-19. |
[14] | 舒时珍, 王琪, 姚静静, 刘婷婷, 蒋荷, 王立夫,.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常氧及低氧状态下胰腺癌细胞的作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2, 7(04): 300-304. |
[15] | 潘洪涛, 艾志龙, 沈盛, 锁涛, 王越琦, 刘厚宝, 童赛雄,. 三氧化二砷诱导胆囊癌细胞凋亡涉及CD133表达下调机制的细胞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 16(06): 553-55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