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8, Vol. 13 ›› Issue (04): 380-382.doi: 10.16139/j.1007-9610.a2085
朱纯超, 邱伟华, 杨卫平,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是一种能够模拟正常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装置,是一种正在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肝脏疾病的手段,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其治疗意义在于:①清除重症肝炎病人血清中胆红素、细菌内毒素及各种细胞因子等有害物质,减轻肝脏损伤,并
朱纯超, 邱伟华, 杨卫平,. 人工肝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 13(04): 380-382.
[1] | 郭静, 沈银忠. HIV感染/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点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4): 401-406. |
[2] | 安晓宁, 魏兆楠, 沈艳, 史浩, 张文, 陈永熙. 耗竭巨噬细胞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肾脏及全身炎症损伤的作用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2): 195-200. |
[3] | 郭恩伟, 任大力, 章冰玉, 杨峰, 姚峪岚, 贾凌, 余琳, 冯刚. 创伤病人血清游离线粒体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4): 315-321. |
[4] | 王紫,孙婷也,陶筱婷,王昕,庄美婷,李海洲,李青峰. M2型巨噬细胞调控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3): 146-151. |
[5] | 宋阿会,佟琰,刘英莉. BK通道抑制剂对人脐带华通胶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1): 5-9. |
[6] | 李金平, 陈颖, 应晨, 张旭东, 季旻晔, 张凤如,. 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水平升高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 14(05): 308-312. |
[7] | 张安兴, 罗娟, 缪应雷,. 炎症性肠病的皮肤表现诊治策略[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02): 129-132. |
[8] | 王川,肖苒,曹谊林. 组织工程皮肤血管化研究进展[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 13(2): 106-108. |
[9] | 常会娟, 靳秀红, 张向峰, 李会娟. T细胞亚群及IL-6、IL-8、TNF-α水平与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相关性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6): 656-658. |
[10] | 杨文娟, 黄志寅, 唐承薇, 李静,. 脂联素、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4): 262-268. |
[11] | 凌媛, 王书鸿, 梁伟, 沈琳辉.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性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2): 199-203. |
[12] | 肖卫国, 刘旭东,. 应该认识和重视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6): 333-338. |
[13] | 刘亚群, 叶玲英, 吴歆, 徐沪济.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超适应证使用及其机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6): 632-636. |
[14] | 蔡凡, 王红艳, 王毅盟, 吴方,. 老年糖尿病患者对阿司匹林敏感性差异与炎症因子的关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4): 234-239. |
[15] | 强琬婷, 诸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中白血病细胞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及功能影响的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 15(01): 25-2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