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13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沉痛悼念裘法祖院士
    2008 (04):  280.  DOI: 10.16139/j.1007-9610.a2086
    摘要 ( 180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教授裘法祖院士因病抢救无效,于2008年6月14日8时46分不幸逝世,享年94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活体肝移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郑树森, 吴健,
    2008 (04):  285-287.  DOI: 10.16139/j.1007-9610.a2051
    摘要 ( 263 )  
    我国活体肝移植现状的分析活体肝移植是目前解决供肝短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前几年肝移植的飞速发展中,国内各肝移植中心主要专注于尸体肝移植的临床实践,活体肝移植的开展仍落后于日本、韩国和港台地区。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十五届国际乳腺病大会暨第三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将在上海举行
    2008 (04):  287.  DOI: 10.16139/j.1007-9610.a2047
    摘要 ( 369 )  
    第十五届国际乳腺病大会暨第三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将于2008年10月23日至10月26日在上海商城剧院/波特曼丽嘉酒店举行。国际乳腺病大会是由1976年成立的国际乳腺病学会(SIS)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是欧洲和美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视活体肝移植供者的评估和安全
    陈实,
    2008 (04):  288-290.  DOI: 10.16139/j.1007-9610.a2052
    摘要 ( 240 )  
    目前严重影响器官移植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可供移植的器官来源严重短缺,由于供移植器官严重短缺,加之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为拯救广大终末期疾病病人,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肝匮乏时代的肝移植——从劈离式到两供一受
    李宏为, 沈柏用,
    2008 (04):  291-293.  DOI: 10.16139/j.1007-9610.a2053
    摘要 ( 304 )  
    自1963年Starzl完成了世界首例肝移植之后,肝移植技术逐步成熟,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术后生存率也不断提高,目前病人术后1年生存率超过90%,5年生存率为7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证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供受体安全的策略
    严律南,
    2008 (04):  294-296.  DOI: 10.16139/j.1007-9610.a2054
    摘要 ( 206 )  
    活体肝移植是解决世界性供肝短缺的重要手段,儿童活体肝移植于1988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成人间活体右半肝肝移植则于1996年由香港范上达首次应用于临床,由于供体的安全性问题,直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肝中静脉的取与舍
    彭承宏, 陈拥军,
    2008 (04):  297-299.  DOI: 10.16139/j.1007-9610.a2055
    摘要 ( 308 )  
    1993年,日本的Makuuchi等[1]成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A-ALDLT);1996年香港的Fan等成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成人间使用扩大右半肝的活体肝移植[2]。活体肝移植有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活体肝移植的若干问题思考
    夏强,
    2008 (04):  300-302.  DOI: 10.16139/j.1007-9610.a2056
    摘要 ( 245 )  
    我国是肝病大国,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是众多终末期肝病病人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经过全国肝移植同道的不懈努力,我国肝移植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因此也被越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视肝移植受者的长期生活质量
    陈规划, 蔡常洁,
    2008 (04):  303-305.  DOI: 10.16139/j.1007-9610.a2057
    摘要 ( 255 )  
    随着肝移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的日趋成熟以及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率亦逐渐提高,因此如何加强和规范肝移植病人术后的中、长期管理,关注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综合防治策略
    樊嘉, 徐泱,
    2008 (04):  306-309.  DOI: 10.16139/j.1007-9610.a2071
    摘要 ( 207 )  
    肝癌是我国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目前肝癌肝移植约占我国每年开展肝移植的30%~40%,比例较国外明显偏高[1]。由于外周血中残存微转移灶在手术过程和术后免疫抑制情况下的加速转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及其不良反应的控制
    傅志仁, 施晓敏, 张晓君,
    2008 (04):  310-312.  DOI: 10.16139/j.1007-9610.a2058
    摘要 ( 395 )  
    器官移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临床应用以来,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器官移植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免疫抑制剂的发展与应用,仍是器官移植成败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防治
    朱志军,
    2008 (04):  313-315.  DOI: 10.16139/j.1007-9610.a2059
    摘要 ( 369 )  
    自1977年上海瑞金医院林言箴教授开展我国首例临床肝移植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肝移植已从最初的探索发展成目前针对诸多终末期肝病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1]。根据2008年中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供体行改良扩大右半肝切除的安全性
    陈拥军, 彭承宏, 沈柏用, 詹茜, 邓侠兴, 杨卫平, 陈皓, 申川, 严佶祺, 万亮, 李勤裕, 祝哲诚, 谢俊杰, 程东峰, 周光文, 李宏为,
    2008 (04):  316-321.  DOI: 10.16139/j.1007-9610.a2060
    摘要 ( 320 )  
    目的:探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A-ALDLT)供体接受带肝中静脉(MHV)的改良扩大右半肝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23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供体作了右半肝切除,其中15例为不含MHV的右半肝移植物(第1组,n=15),8例为含MHV的右半肝移植物(第2组,n=8)。选择供体作含MHV的改良扩大右半肝切除术,需满足以下条件:供体残留肝脏>35%,且脂肪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9例成人活体肝移植的肝动脉显微重建技术与其并发症
    徐宁, 张建军, 李齐根, 陈小松, 韩龙志, 罗毅, 沈从欢, 夏强,
    2008 (04):  322-325.  DOI: 10.16139/j.1007-9610.a2061
    摘要 ( 266 )  
    目的:回顾性总结79例成人活体肝移植肝动脉显微外科重建技术及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79例活体肝移植(76例右半肝,3例左半肝)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单支端端吻合重建肝动脉。结果:动脉平均吻合时间(55±16)min;吻合口内径<2mm者12例(15.2%),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经肝动脉造影证实3例(3.8%)有肝动脉血栓形成,2例溶栓后痊愈。结论:显微外科技术重建肝动脉可以降低成人活体肝移植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术后肝动脉造影及溶栓可以有效地诊断和治疗肝动脉血栓形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回顾性分析
    孙丽莹, 沈中阳, 朱志军, 饶伟, 张雅敏, 孙晓叶, 曾志贵, 曲伟, 薛芳箐,
    2008 (04):  326-329.  DOI: 10.16139/j.1007-9610.a2062
    摘要 ( 324 )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乙肝)复发的发病及防治情况。方法:对我院1994年5月~2003年3月因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其术前、术后乙肝相关检查及复发情况。结果:在351例病人中,围手术期(术后30d以内)因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各种原因而死亡的病人59例。生存>30d的292例病人中有19例出现乙肝复发,乙肝复发率为6.51%(19/292),其中未使用任何预防措施的7例病人中,复发率为71.43%(5/7);单用拉米夫定的15例病人中,复发率为13.33%(2/15),拉米夫定联合低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270例病人中,复发率为4.44%(12/270)。3组病人复发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乙肝复发时间在0.3~66.6个月(中位值为6.1个月);复发后采取加用或改用阿德福韦(Adefovir)或恩替卡韦(Enticavir)等措施,疾病得到控制。结论:核苷类似物联合低剂量HBIG的应用能有效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及时发现及治疗可改善乙肝复发病人预后。定期监测术后长期生存病人的乙肝标记物及HBV-DNA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移植综合技术的改进与体会
    江艺, 蔡志仕, 吕立志, 张小进, 蔡秋程,
    2008 (04):  330-333.  DOI: 10.16139/j.1007-9610.a2063
    摘要 ( 256 )  
    目的:总结本移植中心肝移植综合技术提高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两个阶段[1999~2004年和2005-2007年(后期)]因良性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术病人的生存率。结果:后期的肝移植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1.9%、85.5%和80.0%,明显高于前期的71.8%、66.7%和64.1%。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的病人较多,而术后中远期的生存率变化不大,本中心最长的生存病例已达102个月。结论:肝移植术式的改良、移植肝预先用血浆进行灌注、术后肠内营养的应用及免疫抑制剂的减量或个体化应用是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体细胞因子TGF-β1和TNF-α的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急性生物学排斥的关系
    邓侠兴, 沈柏用, 李勤裕, 汤耀卿, 陈皓, 杨卫平, 毛恩强, 邱伟华, 詹茜, 韩宝三, 祝哲诚, 施敏敏, 姜志宏, 彭承宏, 李宏为,
    2008 (04):  334-337.  DOI: 10.16139/j.1007-9610.a2064
    摘要 ( 226 )  
    目的:研究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调节区或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肝移植急性生物学排斥的关系。方法:取63例肝移植病人和60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2mL,加入400μL5%EDTA抗凝,用QIAamp DNA Blood Midi Kit抽提DNA。应用美国One-Lambda公司提供的细胞因子基因型检测盒,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行细胞因子基因调节区或启动子区多态性分析。结果:病人年龄、性别、Child分级、手术方式、肝脏原发疾病、血型不配对与急性生物学排斥无明显关系。TNF-α高表达型与低表达型的比例在排斥组中明显高于非排斥组(10/15vs5/33,P=0.016),排斥组中受体TNF-α高表达/受体TGF-β1高表达组合对其他表达形式的比例(9/16)显著高于非排斥组(4/34),P=0.015。结论:受体TNF-α高表达/受体TGF-β1高表达可能是急性生物学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ewis型至Brown Norway型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施晓敏, 傅志仁, 丁国善, 王正昕, 郭闻渊, 傅宏, 倪之嘉,
    2008 (04):  338-340.  DOI: 10.16139/j.1007-9610.a2065
    摘要 ( 342 )  
    目的:建立Lewis(LEN)型到Brown Norway(BN)型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并观察其排斥反应特点。方法:采用近交系雄性LEW大鼠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改良"二袖套"法建立模型36例,术后第3、7和10天分别随机解剖8只受体大鼠,检测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剩余受体大鼠观察生存时间。结果:受体大鼠术后第3、7和10天的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8.75±1.98)μmol/L、(21.12±2.03)μmol/L和(53.63±4.24)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分别为(291.88±6.83)U/L、(462.33±16.98)U/L和(906.25±68.55)U/L,两者术后均逐渐升高;受体大鼠术后第3天光镜下汇管区见混合性炎细胞浸润和静脉内皮炎,伴部分肝实质变性,排斥活动指数(RAI)为4~5;术后第7天排斥反应加重,并出现小胆管增生,RAI为5~7;术后第10天排斥反应最严重,出现明显汇管区结构破坏,肝小叶消失,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静脉内皮炎明显,肝实质桥接坏死,RAI为7~9分;受体大鼠的临床表现及生存情况与病理变化一致。结论:LEW到BN大鼠组合有助于建立稳定可靠的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且该模型的排斥反应特点与临床相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前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
    何凡, 陈知水, 陈孝平, 吴敏, 徐胜元, 蔡明,
    2008 (04):  341-344.  DOI: 10.16139/j.1007-9610.a2072
    摘要 ( 243 )  
    目的:探讨术前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搜集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在我院实施的32例肝癌肝移植病人术前外周血及肿瘤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FoxP3+细胞浸润的比例,以正常人的外周血、正常肝组织及肝硬化组织作对照。对32例病人随访18个月,观察肿瘤复发时间。分析术前Treg水平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时间的相关性,单因素回归判断术前Treg水平对肿瘤复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肝癌病人外周血及肝脏中Treg的水平较正常人为高;术前外周血Treg水平与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时间呈负相关(r=-0.87);术前Treg水平是影响术后肿瘤复发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高Treg组病人肝移植术后一年肿瘤复发率高于低Treg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调节性T细胞水平可作为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胰岛与神经生长因子共微囊提高异种移植胰岛存活率的实验研究
    吴钢, 蔡端, 张延龄, 马保金, 张倓, 肖强, 龚佳蕾, 李保国,
    2008 (04):  345-348.  DOI: 10.16139/j.1007-9610.a2066
    摘要 ( 357 )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大鼠胰岛共微胶囊对提高皮下异种移植胰岛功效的作用。方法:选取C57BL/6雄性小鼠皮下预血管化糖尿病模型20只,行微胶囊大鼠胰岛皮下移植。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①A组:NGF与大鼠胰岛共微囊组;②B组:微胶囊大鼠胰岛组;③C组:大鼠胰岛移植组;④D组:空囊移植组。观察受体小鼠的血糖和体重变化,移植后8周比较微胶囊内胰岛存活数。结果:A组和B组间各时间点小鼠血糖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间各时间点小鼠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C组和D组移植无效。移植后8周将糖尿病小鼠处死,两组间胰岛存活数有非常显著差异(F=19.84,P<0.01)。结论:NGF与大鼠胰岛共微胶囊移植治疗糖尿病小鼠可有效缓解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状态,NGF可显著提高囊内胰岛的功能和胰岛存活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治策略
    陈伟国, 尹路, 林谋斌, 黄梁, 张浩波,
    2008 (04):  349-351.  DOI: 10.16139/j.1007-9610.a2073
    摘要 ( 231 )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23例原发性骶前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骶前肿瘤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CT有助于明确诊断。本组病人中良性病变18例,恶性病变5例。肿瘤完整切除21例,2例仅作活检。经腹途径手术15例、腹会阴联合途径6例、经骶尾途径2例。获随访的19例肿瘤完整切除的病人中,复发6例,死亡4例。仅行活检的2例均已死亡。结论:原发性骶前肿瘤一旦确诊均冝首选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进路,并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胆管囊肿诊治经验(附80例报告)
    王伟, 耿小平, 朱立新, 熊奇如, 朱化刚,
    2008 (04):  352-354.  DOI: 10.16139/j.1007-9610.a2067
    摘要 ( 452 )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年来80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方法包括腹部超声、CT、MRCP及ERCP,术前误诊1例。80例中合并癌变者10例,癌变率为12.5%。与良性病变相比,恶性肿瘤组病例与男性、高龄、黄疸、高胆红素水平及引流手术史等因素相关(P<0.05)。行胆总管囊肿切除加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2例;囊肿外引流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囊肿并肝叶切除加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5例。80例均治愈出院。随访8个月~7年,良性病变组无严重长期并发症;10例合并恶性病变中8例于术后数月内死亡,2例生存至今。结论:先天性胆管囊肿合并恶性肿瘤者预后较差。肝功能差、有过引流手术史的老龄男性,应高度怀疑恶变的可能。术前确诊多有赖于影像学方法。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首选术式为囊肿切除加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补片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之评价
    朱浩杰, 陈俏峰, 王天翔, 宫天威, 林言箴,
    2008 (04):  355-358.  DOI: 10.16139/j.1007-9610.a2068
    摘要 ( 498 )  
    目的:两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比较和评价。方法:从1999年1月至2008年3月,为313例腹股沟疝病人施行无张力修补术,其中151例使用Lichtenstein术式,162例使用Trabucco术式。观察随访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统计复发率。结果:对313例病人的术后随访,发现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Trabucco组的并发症较Lichtenstein组略低。Trabucco组的复发率较Lichtenstein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rabucco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贝酯对ERCP术后全身炎症反应介质的影响
    闵志钧, 施建平, 叶敏, 徐明, 王建承,
    2008 (04):  359-362.  DOI: 10.16139/j.1007-9610.a2083
    摘要 ( 222 )  
    目的:研究加贝酯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炎症介质的作用,进而探讨其对ERCP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和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05年9月1日至2007年12月1日我科进行之ERCP120例资料,随机分为加贝酯组和安慰剂组。测定术后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CRP)和TNF-α的水平。结果:加贝酯组术后血清IL-6、IL-8的水平峰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血CRP水平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血清TNF-α值无法测出。加贝酯组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加贝酯能抑制ERCP术后病人血清IL-6、IL-8的水平,提示加贝酯可通过抑制促炎介质的产生而调节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可能具有防治ERCP术后胰腺炎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防治体会
    宋振顺, 曹大勇, 王琳, 窦科峰,
    2008 (04):  364-365.  DOI: 10.16139/j.1007-9610.a2069
    摘要 ( 410 )  
    目前由于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使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但真菌感染仍是主要并发症和死因之一。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发生率为6%~38%,而其死亡率高达40%~100%[1,2]。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肝移植术后的真菌感染,现就我院器官移植中心的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颈廓清术后双侧乳糜胸1例及国内外文献26例分析
    孙永亮, 刘洪沨, 刘跃武,
    2008 (04):  366-368.  DOI: 10.16139/j.1007-9610.a2074
    摘要 ( 247 )  
    乳糜漏是颈廓清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1%~2%[1]。而发生于颈廓清术后的乳糜胸极少,尤其是双侧乳糜胸就更为罕见[2]。大量乳糜胸能够直接压迫肺及心脏,导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心率失常等;大量乳糜液的丢失导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2例临床分析
    袁建明, 沈健康, 顾贤, 王天翔,
    2008 (04):  369-370.  DOI: 10.16139/j.1007-9610.a2075
    摘要 ( 305 )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stomach evacuating disturbance,FSED)亦称胃排空延迟或胃瘫,是胃癌手术后早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于术后4~10d出现,表现为上腹饱胀、反复呕吐,胃肠减压后胃液量可>800mL/d,持续时间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在41例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中应用体会
    刘小明, 吴小红, 张国强, 陆波, 洪岩, 龚伟达,
    2008 (04):  371-372.  DOI: 10.16139/j.1007-9610.a2076
    摘要 ( 273 )  
    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结肠癌一期切除行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biofragmentable anastomosis ring,BAR;美国SDG公司)吻合41例,其中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4例,横结肠一期切除吻合3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3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囊疾病并存胃肠道癌11例临床分析
    石瑜, 吴林军, 赵有国, 陈欣, 王巍松, 田斌,
    2008 (04):  372-373.  DOI: 10.16139/j.1007-9610.a2077
    摘要 ( 240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治疗症状性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手段之一,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公认,并因其微创、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而迅速得到推广和发展。与此同时,关于LC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也时有报道。然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房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蒋春晖, 汤佳音, 罗蒙,
    2008 (04):  374-375.  DOI: 10.16139/j.1007-9610.a2078
    摘要 ( 241 )  
    病例:女,61岁,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肿块,自觉逐渐增大且伴有压痛,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肿块,大小为4.0cm×3.0cm,其表面有一直径1.0cm血肿,有轻度压痛,活动度尚可,皮肤表面无红肿、无破溃,腋下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二指肠腺瘤一例
    鲁嘉越, 王坚, 陈涛, 何敏,
    2008 (04):  375-376.  DOI: 10.16139/j.1007-9610.a2079
    摘要 ( 181 )  
    病例:男,56岁。因排黑便2周而收入院,无发热、反酸、嗳气、呕血、腹痛、腹胀、消瘦和双下肢浮肿等情况。入院后予奥克、止血敏、止血环酸治疗后,病人排便转黄色。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巨大息肉,病理示十二指肠黏膜轻中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杂志更名启示
    2008 (04):  376.  DOI: 10.16139/j.1007-9610.a2048
    摘要 ( 299 )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原《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同意,正式更名为《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批准文号:新出报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
    张晓君, 傅志仁,
    2008 (04):  377-379.  DOI: 10.16139/j.1007-9610.a2070
    摘要 ( 199 )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由移植物中成熟T淋巴细胞识别宿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而致敏激活,进而增殖分化,攻击受体皮肤、消化道、骨髓等靶器官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多见于骨髓移植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三届上海国际胰腺疾病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内镜学术研讨会
    2008 (04):  379.  DOI: 10.16139/j.1007-9610.a2049
    摘要 ( 241 )  
    由上海市胰腺疾病重点学科、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二军医大学胰腺疾病研究所、《中华胰腺病杂志》、亚太消化内镜培训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上海国际胰腺疾病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肝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朱纯超, 邱伟华, 杨卫平,
    2008 (04):  380-382.  DOI: 10.16139/j.1007-9610.a2085
    摘要 ( 199 )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是一种能够模拟正常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装置,是一种正在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肝脏疾病的手段,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其治疗意义在于:①清除重症肝炎病人血清中胆红素、细菌内毒素及各种细胞因子等有害物质,减轻肝脏损伤,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细胞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记物研究进展
    谢峰, 范飞, 杨甲梅,
    2008 (04):  383-387.  DOI: 10.16139/j.1007-9610.a2080
    摘要 ( 165 )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术后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仅20%~30%。通过研究肝癌的基因、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等,已发现一些可作为肝癌手术预后判断的分子标记物,现将相关标记物的研究近况作一介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诊治进展
    李风, 周光文,
    2008 (04):  388-391.  DOI: 10.16139/j.1007-9610.a2081
    摘要 ( 190 )  
    胆管癌发病率占人类恶性肿瘤的2%,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约为1.5∶1[1]。其中58%~75%发生在肝胆管分叉处,称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又称Klatskim肿瘤。因其特殊的生长部位和生物学特性,如何早期诊断和处理这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伊立替康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杨立学, 项明, 朱正纲,
    2008 (04):  392-394.  DOI: 10.16139/j.1007-9610.a2084
    摘要 ( 233 )  
    伊立替康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结肠直肠癌、肺癌等实体瘤治疗,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总生存期,但因其毒性较大(Ⅲ~Ⅳ度腹泻和粒细胞缺乏),应用受到限制。伊立替康毒性与其主要的药物代谢酶UGT1A1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郑亚南, 朱正纲,
    2008 (04):  395-398.  DOI: 10.16139/j.1007-9610.a2082
    摘要 ( 351 )  
    目前对晚期结肠直肠癌病人治疗的主要措施为化疗,化疗药物有3大类,即5-FU及其衍生物、第三代铂类(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伊立替康,irinote-can)。化疗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能延长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