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10, Vol. 15 ›› Issue (06): 636-640.doi: 10.16139/j.1007-9610.a2597
杜海磊, 杨卫平, 陈聆, 施敏敏, 陈皓, 陈拥军, 严佶祺, 李勤裕, 匡洁, 邱伟华,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研究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对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诱导的肝癌细胞系HepG2存活率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MDC与DAPI双重染色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对自噬进行定性观察;以CCK8检测3-MA抑制剂自噬前后,经OX诱导的HepG2细胞存活率;并用RT-PCR检测自噬特异性基因LC3表达的变化,以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自噬特异性蛋白LC3及凋亡活化蛋白Caspase-3的变化。结果:OX可诱导肝癌细胞HepG2产生自噬,且自噬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增加;3-MA与OX联合作用可明显增强HepG2细胞的凋亡。结论:OX诱导肝癌细胞系HepG2凋亡的过程中自噬起到保护性作用;抑制自噬可明显增强OX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3-MA可能为提高肝癌对化疗敏感性提供新思路。
杜海磊, 杨卫平, 陈聆, 施敏敏, 陈皓, 陈拥军, 严佶祺, 李勤裕, 匡洁, 邱伟华,. 自噬的特异性抑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其相关机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 15(06): 636-640.
[1] | 陆伟辉, 刘威, 王聪, 王正林. CXCR2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及凋亡的影响[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5): 430-436. |
[2] | 吴冬梅, 吴丽莉, 陈佳, 刘坤. 淋巴上皮样肝细胞肝癌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5): 498-501. |
[3] | 常宇宸, 宋陆茜. 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在髓系肿瘤治疗中的机制研究及应用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4): 272-275. |
[4] | 朱莹莹, 张姣姣, 孙俊楠, 王海嵘. 氯喹对脂多糖诱导的Ⅱ型肺泡细胞损伤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3): 197-201. |
[5] | 李晓丽, 李为光, 钱爱华, 曹国良. 胰腺癌血清微RNA-486-3p的异常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2): 121-125. |
[6] | 查晴, 于晨溪, 刘亚, 杨玲, 叶佳雯, 刘艳. miR-1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1): 82-87. |
[7] | 汪楠, 郝风节, 王俊青. 肝细胞多倍体发生机制及其与肝细胞癌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6): 618-621. |
[8] | 王宁, 朱莹莹, 张姣姣, 周罗成, 康健, 王海嵘,. 氯喹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 15(02): 111-115. |
[9] | 张倜, 杨雪娇. 肝癌靶向治疗相关高血压的发生与处置[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1): 29-34. |
[10] | 荚卫东, 陈浩. 肝细胞肝癌精准外科诊治[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1): 15-19. |
[11] | 李相成, 江王杰. 解剖性肝切除的沿革[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1): 20-24. |
[12] | 叶枫, 马迪, 龚笑勇, 杨宇尘, 陈拥军. BCLC分期A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1): 40-44. |
[13] | 宋阿会,佟琰,刘英莉. BK通道抑制剂对人脐带华通胶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 15(1): 5-9. |
[14] | 张超, 王伟艺, 唐文皓. 自噬在胰腺癌及其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6): 555-559. |
[15] | 程燕咏,王佳怡,蒋云凤,孙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七氟烷所致的原代神经元凋亡及细胞活性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1): 24-2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