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13, Vol. 18 ›› Issue (03): 232-235.doi: 10.16139/j.1007-9610.a2993
邓先兆, 伍波, 樊友本, 刘溦薇, 康杰, 黄玉耀, 郑起,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在大切口疝中的运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腹腔镜切口疝修补病人20例(男9,女11)和杂交修补病人20例(男10,女10)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和杂交组病人的疝环大小为(150.10±13.45)cm2和(140.50±16.82)cm2(P>0.05),补片大小为(465.00±34.24)cm2和(450.00±34.41)cm2(P>0.05),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在两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但杂交组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缩短,为(102.80±4.22)min和(140.80±5.92)min(P<0.05)。随访3~63个月,腹腔镜组有3例复发,杂交组1例复发;腹腔镜组和杂交组病人发生浆液肿分别为3例和1例;发生补片膨出分别为3例和0例。结论:合理运用杂交手术能有效地综合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优点,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在大切口疝修补上有一定优势。
邓先兆, 伍波, 樊友本, 刘溦薇, 康杰, 黄玉耀, 郑起,. 切口疝的“杂交”修复技术(附40例报告)[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 18(03): 232-235.
[1] | 邵佳哲, 周国强, 郭健, 刘坤, 赵任. 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回顾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01): 70-75. |
[2] | 李健文, 乐飞, 张云. 腹腔内和腹膜外微创技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思考[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5): 377-382. |
[3] | 杨飖, 傅传刚. NOSES在结肠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4): 305-311. |
[4] | 杨盈赤, 宋建宁, 张忠涛. 中国腹腔镜结肠直肠手术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手术病例登记研究和数据库建立的思考[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4): 277-280. |
[5] | 张永, 赵甦, 崔卫东, 李晓勇, 陈艳军, 王俊青.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对比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3): 269-270. |
[6] | 孟建青, 蒋建龙, 顾剑峰, 顾秀文, 陶丹浩.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Dixon术的回顾性临床疗效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6): 517-519. |
[7] | 乐飞, 李健文. 微创腹壁切口疝的术式进展、争议和展望[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3): 198-201. |
[8] | 张绍鹏, 李伟, 所剑. 胃癌的内镜、腹腔镜治疗现状与发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3): 202-206. |
[9] | 张雅琦, 张弢, 宋子甲, 顾一非, 彭毅, 季晓频, 赵任. 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机器人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泌尿功能保护作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3): 245-251. |
[10] | 王丹, 倪燕婷, 吴德俊, 崔鹏, 徐明, 闵志钧, 王廷峰. 微创疝修补术后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左旋布比卡因切口浸润镇痛的对比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03): 259-262. |
[11] | 李军, 李佑, 施毅卿, 刘坤, 蒋奕玫, 宋子甲, 赵任.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24(01): 65-69. |
[12] | 沈佳慧, 杨珵璨, 王文越, 张雨翔, 徐华, 李昆, 戴谦诚, 王兵. 三孔法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中的应用[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 23(06): 515-518. |
[13] | 施翼, 赵任. 减孔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术的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 23(05): 462-465. |
[14] | 王平, 吴浩. A型肉毒素用于巨大切口疝修补的辅助治疗[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 23(04): 318-320. |
[15] | 李绍杰, 朱雷, 唐健雄. 切口疝修补术常见局部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 23(04): 321-32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