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0, Vol. 5 ›› Issue (03): 215-219.doi: 10.16139/j.1007-9610.a0398
吴文溪,吴肇光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吴文溪,吴肇光. 外科基本问题──休克(1):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学[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 5(03): 215-219.
[1] | 缪雅, 杨玉琳, 朱怡洁, 盛长生, 田景琰.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性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 16(06): 427-430. |
[2] | 芮文斌, 徐达, 祝宇, 吴瑜璇, 王浩飞, 汪成合, 袁菲.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乳头状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03): 265-370. |
[3] | 刘红枝, 林自国, 黄建龙, 周伟平, 程张军, 楼健颖, 郑树国, 毕新宇, 王剑明, 郭伟, 李富宇, 王坚, 郑亚民, 李敬东, 程石, 刘景丰, 曾永毅. 切缘宽度对单发肝内胆管癌预后影响的多中心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02): 130-137. |
[4] | 李伟伟, 吴迎, 周伟, 詹维伟, 周庆华, 陶玲玲, 杨雁雯. 超微血管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对BI-RADS 4类乳腺肿块血流显示及鉴别良恶性的价值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6): 583-587. |
[5] | 卢叶君, 陈卉, 张剑, 徐斌, 王冲, 贺烨. 超微血管成像、超声弹性成像联合高频超声在微小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及相关高危超声特征的筛选[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04): 391-396. |
[6] | 孙娜娜, 潘婷婷, 刘嘉琳, 瞿洪平,. 持续性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 15(02): 131-134. |
[7] | 李伟伟, 詹维伟, 周伟, 陶玲玲, 王怡, 樊金芳, 费圆欣, 况李君, 徐文颖. 超微血管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血流分布模式中的应用[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 18(2): 139-143. |
[8] | 张玉斌, 傅向华, 王文露,. 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1例[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1): 64-65. |
[9] | 何奔,.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异常的评判与存在问题[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1): 1-3. |
[10] | 何立芸,.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与心血管疾病预后[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1): 37-41. |
[11] | 傅向华, 肖宇杨, 李向明,.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药物治疗及防治现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1): 27-32. |
[12] | 刘学波, 叶梓,. 非缺血性心肌病微循环障碍的辨别与处理[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1): 21-26. |
[13] | 卜军, 王奇雯, 叶豪, 姜华,. 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机制与干预[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 12(01): 15-20. |
[14] | 张磊,付炜,张文,白洁,冯蓓,唐梓清,张海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内皮细胞平面共培养促进微血管网形成的初步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 12(5): 269-280. |
[15] | 葛毅萍, 谭凯, 陈福磊,. 前列腺素E_1对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的探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04): 246-24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