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 ›› 2003, Vol. 8 ›› Issue (03): 272-275.doi: 10.16139/j.1007-9610.a1007
蒋鸥
发布日期:
2020-07-25
Published:
2020-07-25
摘要: 目前,治疗血管疾病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支架植入、血管移植等手术是最有效的手段。但PTA及血管植入术。吻合术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管腔再狭窄,再狭率达30%~40%,严重地影响了手术的远期效果。再狭窄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膜损伤后导致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细胞外基质降减和合成,此过程与血管活性物质、细胞生长因子等因素的刺激有关。再狭窄实际上是血管壁调控失衡的自我修复过程。本文就有关问题做一综述。
蒋鸥. 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 8(03): 272-275.
[1] | 胡佳辰 金岩 刘文佳. 肝脏脱细胞基质微颗粒促进 HepG2 细胞球状体形成与肝相关功能分化的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4): 283-. |
[2] | 耿英楠,韦敏,毛豪丽. 大分子拥挤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及其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 14(6): 311-313. |
[3] | 王燕萍, 陈媛媛, 吴丽苹, 陈亚芬, 杨克, 刘艳. Toll样受体4参与调控脂质诱导的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5): 504-509. |
[4] | 蒋钻红, 陈孜瑾, 汪知玉, 陈秋静, 陆林, 马晓波, 俞海瑾, 陈晓农. Klotho在高磷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的表达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 16(04): 377-383. |
[5] | 周晓,盛小伍,曾勇.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问题[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 12(5): 319-321. |
[6] | 周仁鹏,王琛,王丹茹. miR-2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分泌及细胞增殖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 12(3): 167-190. |
[7] | 孟亮,高远,陈宾,马坚,刘永,王微,赵雅琳. 坏死细胞对周围正常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 11(2): 95-109. |
[8] | 刘欢, 吕安康,.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潜在作用[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 10(04): 312-316. |
[9] | 权薇薇, 吴春芳, 陆国平, 徐志红,.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 14(02): 155-158. |
[10] | 张奇,王琛. microRNA-21调控TGF-β通路促进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4, 10(6): 318-323. |
[11] | 左曹建, 陆晓兰, 余鹰, 吕安康,. 前列腺素受体在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3(03): 312-315. |
[12] | 张小杰, 杨克, 刘艳,. Src蛋白激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 9(01): 74-78. |
[13] | 王琛,郭芳芳,张昀,巩伦礼,崔磊. 应用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小口径血管平滑肌层的实验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2, 8(5): 249-255. |
[14] | 许志成,李宏,张群. 体外诱导毛囊干细胞成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实验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2, 8(4): 181-184. |
[15] | 李建忠,张志培,汪健,吴凡,金岩,韩勇,姜涛,闫小龙,倪云峰,赵晋波,李小飞. 酶洗法制备兔组织工程气管支架的周期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2, 8(1): 6-3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