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1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0-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论现代胆道学的基本观念
    黄志强
    2005 (04):  297-298.  DOI: 10.16139/j.1007-9610.a1436
    摘要 ( 2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执着追求胆石病的预防
    张圣道,韩天权
    2005 (04):  299-300+305.  DOI: 10.16139/j.1007-9610.a1437
    摘要 ( 1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胆管结石及相关疾病研究近况
    祝学光
    2005 (04):  301-303.  DOI: 10.16139/j.1007-9610.a1438
    摘要 ( 2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关胆道恶性肿瘤的合理治疗
    谭毓铨,王贵民
    2005 (04):  304-305.  DOI: 10.16139/j.1007-9610.a1439
    摘要 ( 2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道癌诊治的若干问题
    王炳生
    2005 (04):  306-308.  DOI: 10.16139/j.1007-9610.a1440
    摘要 ( 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治策略
    王秋生
    2005 (04):  312-314.  DOI: 10.16139/j.1007-9610.a1442
    摘要 ( 2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囊结石病的遗传特点及家系研究现状
    韩天权,张圣道
    2005 (04):  315-316.  DOI: 10.16139/j.1007-9610.a1443
    摘要 ( 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右肝管分支损伤的预防和治疗(附7例分析)
    王明亮,蒋渝,董峰,臧潞,毛志海,陆爱国,李健文,郑民华
    2005 (04):  320-322+328.  DOI: 10.16139/j.1007-9610.a1445
    摘要 ( 331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右肝管分支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4年LC术中发生之右肝管分支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及随访情况。结果:2001年5月至2005年4月,我院行LC术中发现或术后发生胆漏、经造影证实为右肝管分支损伤者共7例,其中男2例、女5例。7例均属选择性手术,其中6例呈胆囊周围慢性炎症,粘连明显,5例在术中放置了双腔引流管,术后发现有胆汁引出。另2例系在术中发现于胆囊管切断后,肝面有胆汁溢出;当即中转开腹,行术中造影,发现为右肝管分支畸形受损,直径分别为0.3cm和0.4cm,予对端吻合;置T管作为内支撑,经胆总管引出。5例在术中放置双套引流管的病例中,1例因每日持续有20~100ml胆汁引出,于术后3个月行右肝管鄄空肠Roux鄄en鄄γ吻合,吻合口直径达1cm;4例分别在术后引流1~3个月后自行闭合,并无任何临床症状,肝功能无异常。2例在术中放置内支撑者,于术后9个月拔除T鄄管,恢复良好。结论:右肝管分支的损伤往往与胆囊三角的慢性炎症程度、胆道系统的解剖变异、手术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对术后发现胆漏者,经通畅的引流治疗1~3个月后,大部病例可以治愈,不需进行第2次手术,对引流超过3个月不愈者,需再次手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联合肝叶切除及区域淋巴清扫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初步观察
    张永杰,俞文隆,黄立嵩,史嵩,杨珏
    2005 (04):  323-328.  DOI: 10.16139/j.1007-9610.a1446
    摘要 ( 311 )  
    目的:对联合肝叶切除及肝门区域淋巴清扫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实际效果作初步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5年间86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根治性切除的临床与随访资料。结果:全组男58例,女28例,平均年龄(51.0±9.4)岁。均行骨骼化淋巴清扫,根据是否附加患侧半肝和(或)尾状叶切除分为肝切除组(53例)和未切肝组(33例)。全组获R0根治34例,术后疗效明显优于非R0根治者。肝切除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切肝组,但术后生存期无明显差异。肝门部胆管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54.7%),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术后疗效明显相关。结论:肝叶切除及区域淋巴清扫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否能够达到根治性切除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应审慎决定是否施行肝叶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骨骼化淋巴清扫应成为操作规范,但何谓彻底的淋巴清扫仍待界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意外胆囊癌
    秦净,王炳生,韩天权,张柏和,沈铭昌,邓杰,Asif Rashid,Ann W Hsing,高玉堂
    2005 (04):  329-331.  DOI: 10.16139/j.1007-9610.a1447
    摘要 ( 365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意外发现胆囊癌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997~2001年1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意外发现的胆囊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4例意外胆囊癌中男2例,女12例。平均年龄66.1岁。术前诊断1例为胆囊息肉,余13例为胆囊炎胆囊结石(92.8%)。有7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因发现转移仅在腹腔镜下行腹壁肿块活检术,6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TNM分期:0期1例,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3例,Ⅳb期3例。至随访截止时,已有9人死亡,5人仍存活,存活期超过36个月者有4人,最长者已存活68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适用于胆囊癌病人。提倡腹腔镜术中对可疑病灶进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胆囊癌侵犯深度超过肌层者应中转开腹或术后再次开腹行根治性手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意外胆囊癌的临床分析
    毛志海,郑民华,李健文,王明亮,陆爱国,胡伟国,蒋渝
    2005 (04):  332-334.  DOI: 10.16139/j.1007-9610.a1448
    摘要 ( 369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后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处理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4年间术后意外胆囊癌病例26例,其中发现于LC术后10例,发现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OC)术后16例;结合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LC术后意外胆囊癌中,1例为pT2病人,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手术;1例为pT2病人,术后4月发现切口肿瘤种植。全组中位生存期17.5个月,各病理分期生存期在pT1者为(28.3±10.3)个月,pT2者为(14.8±11.1)个月,pT3者为(6.0±1.4)个月,与O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pT2病人中,行根治手术者生存期与未行根治手术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C术中怀疑为胆囊癌者,应行冰冻切片检查,并采取预防切口肿瘤种植的相应措施。发现意外胆囊癌后的根治手术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内胆管黏液腺癌的诊治分析(附5例报告)
    王坚,吴志勇,施维锦,季福,孙建华,陈涛
    2005 (04):  335-337.  DOI: 10.16139/j.1007-9610.a1449
    摘要 ( 610 )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黏液腺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例肝内胆管黏液腺癌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和预后。结果:5例中,2例行左肝切除合并邻近胃、脾切除,1例行U管外引流,1例行T管外引流,1例行肿瘤活检。存活最长的2年,最短者8个月。结论:肝内胆管黏液腺癌术前诊断困难。明确肿瘤部位,进行肝叶或肝段切除是主要的根治方法,U管外引流可适当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粒体82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胆囊结石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张宇,牛振民,韩天权,秦俭,姜志宏,张凯悦,张圣道,黄薇
    2005 (04):  338-341.  DOI: 10.16139/j.1007-9610.a1450
    摘要 ( 262 )  
    目的:研究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胆囊结石病的关系,探讨导致胆囊结石病的可能易感因素。方法:对上海地区96个来自不同家系的胆囊结石病人和204名年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ardner综合征的诊治(附一家系8例病人的报道)
    王建华,王小强,贡桑明久,闫立昆,纪宗正
    2005 (04):  342-344+348.  DOI: 10.16139/j.1007-9610.a1451
    摘要 ( 411 )  
    目的:通过对一个Gardner综合征家系的追踪调查,明确该病的诊断、治疗原则,使更多的临床工作者认识、了解该病,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利用查体、内镜(纤维结肠镜、纤维胃镜)、骨骼X线平片、病理活检等方法对一个疑似Gardner综合征家系的42位成员进行筛查。结果:通过筛查共确诊家系中患该病者8例(发病率19.0%),其中男女各4例;年龄12~81岁。病人中出现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变者8例(100%),其中发生恶变者为3例(37.5%),平均癌变年龄35.9岁。病人中出现硬纤维瘤病变者共3例(37.5%),均为已生育后的女性,3例的病变部位均位于腹部(2例单纯性腹壁硬纤维瘤,1例除腹壁外还有腹腔硬纤维瘤病变)。病人中出现骨损害病变者2例,皆为男性青少年,部位在颅骨及颌面骨,呈多发性。8例病人中死亡3例(死亡率37.5%),2例死于息肉癌变,1例死于腹腔内硬纤维瘤病。结论:Gardner综合征病人的诊断意义不仅在于对患病个体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对家系中其他成员的筛查、诊断,尤其是对无症状病人和尚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人。早期诊断的意义在于早期应用药物、放疗等方法阻止或延缓结肠腺瘤性息肉病的发展和癌变,从而推后手术时间,防止因手术创伤导致腹壁和(或)腹腔硬纤维瘤病的发生、发展。合理的控制和治疗结肠腺瘤性息肉及癌变,恰当的治疗腹部硬纤维瘤病尤其是腹腔和肠系膜硬纤维瘤病,是提高病人术后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初步探讨胆囊壁内泡沫细胞及其吞脂功能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许榕生
    2005 (04):  345-348.  DOI: 10.16139/j.1007-9610.a1452
    摘要 ( 351 )  
    目的:探讨胆囊壁吞噬功能与胆囊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统计分析我院连续2年胆囊手术病理切片。了解泡沫细胞在各种胆囊病变中的检出率。结果:326例胆囊病理切片中泡沫细胞的检出率在胆囊结石组为23.8%(64/276),胆囊结石合并胆固醇息肉组为66.7%(4/6),胆固醇息肉组为54.5%(6/11),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组为零,胆管结石组为零。泡沫细胞有向胆囊腔内排出的趋势。结论:泡沫细胞的存在及其排入胆囊腔的过程可能是原发性慢性胆囊炎、胆囊排空障碍、胆固醇息肉及胆囊结石形成的病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菌对模拟胆汁热力学平衡的影响
    朱雷明,李军,王学志,蔡端,张延龄
    2005 (04):  349-352.  DOI: 10.16139/j.1007-9610.a1453
    摘要 ( 217 )  
    目的:探讨细菌对模拟胆汁物理鄄化学平衡的影响。方法:观察加入大肠杆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生理盐水的模拟胆汁中胆固醇晶体形成的时间和胆汁成分析出黏附的时间,测量胆汁黏度值和胆汁类脂成分溶解度的变化。结果:加入粪链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的模拟胆汁,黏度值增加,试管壁上有黏附物质析出。加入大肠杆菌或生理盐水的模拟胆汁中,无类似变化。在不同的胆固醇饱和条件下,黏附物质析出的时间早于或等于胆固醇晶体形成的时间。胆固醇溶解度在加入粪链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的模拟胆汁中,低于在加入大肠杆菌或生理盐水的模拟胆汁;胆汁酸盐或磷脂的溶解度无显著差异。胆汁析出的黏附物质中胆固醇是主要成分之一。结论:粪链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增加模拟胆汁的黏度并有黏附物质形成,而降低胆固醇的溶解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复发
    周光文,肖卫东,吴伟顶,彭承宏,李宏为
    2005 (04):  353-355.  DOI: 10.16139/j.1007-9610.a1454
    摘要 ( 277 )  
    目的:初步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发的疗效。方法:35例HBV相关疾病病人接受肝移植后使用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复发,同时监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血清HBV鄄DNA、YMDD区变异及肝活检组织乙型肝炎标记物免疫组化。结果:本组病例平均获随访557d,结果5例(14.3%)出现了HBV复发:复发病例中2例HBV鄄DNA阳性,无YMDD变异。病人术前HBeAg状态与肝移植术后HBV复发间无明显相关(P>0.05),而术前HBV鄄DNA阳性的病人术后HBV复发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拉米夫啶联合小剂量HBIg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复发的近期疗效较为肯定。术前HBV鄄DNA状态是影响术后HBV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沈柏用,倪语星,彭承宏,陈皓,周光文,申川,李宏为
    2005 (04):  356-359.  DOI: 10.16139/j.1007-9610.a1455
    摘要 ( 237 )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病人细菌、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就74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针对感染进行各个系统的定期检测,观察感染发生时间、部位、病原谱及药物敏感性等指标。结果:74例肝移植病人中,术后并发感染者48例,感染率为64.9%;包括单纯细菌感染24例(32.4%),单纯真菌感染6例(8.1%),混合感染(细菌合并真菌)18例(24.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共占34.6%,革兰阳性球菌占34.1%。真菌占31.3%。感染大部分发生在术后1个月以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其次为尿道和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吡肟和美罗培南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结论: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是影响存活的重要因素,应重视移植术前后对病人的监测和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等措施。在处理感染病情时,应综合考虑病原菌谱、药敏结果、多部位复合感染及混合感染等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TEN抑癌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微小转移灶的关系
    朱丽,周永昌,李亚芬,鲁庆荣,朱正纲,李宏为
    2005 (04):  360-363.  DOI: 10.16139/j.1007-9610.a1456
    摘要 ( 254 )  
    目的:研究PTEN抑癌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病人的外周血、骨髓及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3例乳腺癌病人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肿瘤PTEN蛋白的表达;用定量RT鄄PCR法测定原发肿瘤PTENmRNA的表达。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外周血和骨髓中的微小转移灶;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前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灶。结果:外周血、骨髓及前哨淋巴结中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分别是24.5%,56.6%,26.4%和41.5%。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呈丢失者占35.8%,后者与外周血和骨髓微小转移灶间无显著关系,而与前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密切相关(P≤0.001)。PTENmRNA的表达与外周血、骨髓及前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灶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的丢失与前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作为预测其早期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腺内分泌肿瘤术前影像学定位诊断方法的选择
    宋琦,方文强,潘自来,吴达明,张华,陈曦,诸琦,陈克敏
    2005 (04):  364-369.  DOI: 10.16139/j.1007-9610.a1457
    摘要 ( 261 )  
    目的:评估经腹部超声(TAUS)、内镜超声(EUS)、CT、MR、选择性血管造影(SAG)及动脉钙刺激静脉采血测定胰岛素(ASVS)在胰腺内分泌肿瘤(PET)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ET的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PET的定位结果,并探讨PET的影像学表现和特点。结果:各种检查方法术前定位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TAUS为47.4%和41.5%,EUS为90.0%和75.0%,CT为86.9%和82.8%,MR为85.7%和77.4%,SAG为16.7%和16.7%及ASVS为83.3%和83.3%。结论:PET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应从易到难,先行非侵入性的TAUS、MSCT或MR检查;如仍为阴性,则考虑EUS或ASVS;最后为手术探查及术中超声检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腋窝肿块58例外科诊疗经验
    章勇,李吉,陈江,张华云
    2005 (04):  370-371.  DOI: 10.16139/j.1007-9610.a1458
    摘要 ( 2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后延迟性出血的防治探讨
    张紫平,陈胜,龚彪
    2005 (04):  373-374.  DOI: 10.16139/j.1007-9610.a1460
    摘要 ( 2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关意外胆囊癌的问题
    姚成汉,蔡珍福,郑成竹,刘洪涛,张永杰,施维锦,杨超,石景森,张延龄,张圣道,韩天权
    2005 (04):  376-381.  DOI: 10.16139/j.1007-9610.a1462
    摘要 ( 324 )  
    学术期刊除应记录科学发现的新成果、新观点外,也应该试着记录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某些问题、经验和教训,并提出讨论。近年,意外胆囊癌已成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甚至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此,我们约请有关专家就相关问题发表各自观点。本刊愿为讨论的展开提供必要的平台,欢迎广大临床医师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飨读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高强,邱双健,樊嘉
    2005 (04):  382-384.  DOI: 10.16139/j.1007-9610.a1463
    摘要 ( 2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带蒂全层小肠肠瓣覆盖直肠后壁瘘一例报道
    张浩波,赵任,尹路
    2005 (04):  388.  DOI: 10.16139/j.1007-9610.a1465
    摘要 ( 2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